回學軍 孫 冬 李志彪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吉林 長春 130041)
慢性腎小球腎炎與細胞因子含量表達的相關性
回學軍 孫 冬 李志彪1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吉林 長春 130041)
目的 探討慢性腎小球腎炎發病與機體內細胞因子含量表達的相關性。方法 應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雙抗體夾心法檢測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血漿中轉化生長因子(TGF)-β、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1β及IL-6的含量表達。并進行腎臟B超檢查,詳細記錄腎臟形態學改變。結果 TGF-β、TNF-α、IL-1β、IL-6含量表達水平明顯升高,與腎功能損害程度呈正相關。結論 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血漿中炎癥細胞因子含量表達水平與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臨床上通過阻斷炎癥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效應可改善或減輕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腎功能損害。
慢性腎小球腎炎;炎癥細胞因子
慢性腎小球腎炎是由各種細菌、病毒等感染通過免疫機制、炎癥介質因子等引發的腎臟疾病〔1〕。該病以中青年多見,是導致慢性腎衰竭的首位病因。因此,尋找慢性腎小球腎炎診斷治療的特異性生物標志分子,并進行早期干預治療對提高患者的預后有重要意義。
1.1 材料 收集2014年1~12月吉林大學第二醫院腎病內科收治的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168例,均符合1992年中華腎臟病學會制定的原發性慢性腎小球腎炎的分類標準。腎功能損害程度根據血清肌酐水平分為3組。
血清肌酐水平均高于正常人,但<450 μmol/L為腎衰竭早期74例,450~750 μmol/L為腎衰竭期55例(中期),>750 μmol/L為腎衰竭晚期組(尿毒癥期)39例。
所有患者均進行雙腎彩超及空腹抽取靜脈血4.0 ml,肝素抗凝,分離血漿待檢。正常對照組血漿40例,由血站獻血員提供。
轉化生長因子(TGF)-β、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1β及IL-6等4種細胞因子試劑盒購于北京晶美生物技術公司。
1.2 方法 血漿中4種細胞因子檢測應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雙抗體夾心法,嚴格按照試劑使用說明書進行。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軟件進行t檢驗。
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血漿中4種細胞因子總體水平活性均高于對照組(均P<0.01),見表1。組間細胞因子含量比較尿毒癥期>腎衰竭期>腎衰竭早期組(P<0.01),見表2。腎臟B超結果,腎臟二維超聲結果顯示,隨著腎功能的惡化,腎臟輪廓逐漸不清,梯級逐漸縮?。荒I實質變薄,回聲增強,集合系統分界不清等。


組別nTGF-βTNF-αIL-1βIL-6實驗組16832.6±6.145.6±9.239.4±6.630.9±3.9對照組4012.4±3.614.1±2.19.6±3.28.2±1.6P值<0.01<0.01<0.01<0.01


組別nTGF-βTNF-αIL-1βIL-6腎衰竭早期組7419.5±3.21)24.6±3.11)21.8±2.52)16.9±1.72)腎衰竭期組5534.3±4.12)47.1±4.82)38.3±3.72)34.5±4.32)腎衰竭晚期組3955.1±6.42)85.9±10.42)74.3±5.22)51.1±5.62)對照組4012.4±3.614.1±2.19.6±3.28.2±1.6
與對照組比較:1)P<0.05,2)P<0.01
慢性腎小球腎炎病變呈緩慢不可逆進展,最終進展至終末期腎臟疾病(尿毒癥)〔2〕。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人們對慢性腎小球疾病的病因有更深刻的認識。尤其是慢性炎癥誘發的細胞因子在發病機制中的作用備受關注〔3〕。TGF-β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物學活性的細胞因子,在調節細胞外基質代謝、參與炎癥反應和間質纖維化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可誘導間充質干細胞向成熟細胞轉化〔4〕。已證實TGF-β及其他多種細胞因子均由腎小球系膜細胞、上皮細胞等分泌,從而促進細胞分裂、增生及細胞外基質的合成和分泌,最終導致腎小球硬化、腎功能減退。而TNF-α主要由巨噬細胞產生,生物學作用廣泛〔5〕,具有炎癥介質、免疫調節等多重生物學功能。研究證實TNF-α參與腎小球腎炎的病理過程。TNF-α誘導內皮細胞釋放IL-1β、IL-6和趨化因子,通過IL-1β、IL-6受體信號通路有效促進其他炎癥介質的產生。因此,IL-1β、IL-6被認為在代謝紊亂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IL-1β、IL-6和TNF-α以一種協同的方式導致慢性炎癥的產生,參與疾病的發生發展,從而導致炎癥細胞浸潤,促進系膜細胞增生,造成腎小球直接和間接損傷〔6〕。本研究結果提示4種細胞因子可能參與腎小球腎炎的病變進程。常規檢測可作為判斷腎小球腎炎的病情和預后的指標。
此外,對所有病人均反復進行腎臟B超檢查,一般情況下如果腎臟體積變大,見于腎臟水腫和細胞浸潤性病變為主。如果腎間質纖維化或瘕痕收縮,而腎臟體積則縮小。由于腎臟B超具有操作簡單,無創傷廉價等優點,被臨床常規用于判斷腎臟的大小、形態結構及功能的客觀指標。隨著對其病理生理機制的研究,提示臨床上通過阻斷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效應,用于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的治療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1 張連云.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血清凝血酶激活的纖溶抑制物和腫瘤壞死因子的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0;20(15):2359-61.
2 鐘 瑜,陳 欽,魯 盈,等.310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辯證規律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2;13(11):967-9.
3 馬 宇,劉 意,周利曉.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癥患者血漿炎癥細胞因子和乳鐵蛋白水平的變化及意義〔J〕.海南醫學,2012;23(15):12-3.
4 Li C,Wang Q,Wang JF.Tr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 induces the expression of chondrogenesis-related genes through TGF-β receptor Ⅱ(TGFRⅡ)-AKT-mTOR signaling in primary cultured mouse precartilaginous stem cell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4;450(1):646-51.
5 Gupta V,Gupta A,Jafar T,etal.Assoaation of TNF-α promoter Zene G-308A polymorphism with metabolic syndrome,insulin resistance,serum TNF-α and leptin Ie,rels in Indian adult women〔J〕.Cytokine,2012;57(1):32-6.
6 蔣 濤,劉國元,趙仲華,等.TGF-β1對醛糖還原酶在大鼠系膜細胞及人腎小球腎炎中表達的影響〔J〕.復旦學報(醫學版),2004;31(6):565-9.
〔2016-11-12修回〕
(編輯 袁左鳴)
1 舒蘭市中醫院
孫 冬(1979-),女,講師,主要從事醫學倫理學研究。
回學軍(1968-),女,副教授,主要從事腎臟疾病診斷治療研究。
R692.6
A
1005-9202(2017)07-1737-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