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敏 李 衛 劉 偉 陳 英 肖興春 盧瑞云 王園園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普外科,河北 石家莊 050031)
中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癥狀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
孟麗敏 李 衛 劉 偉 陳 英 肖興春 盧瑞云 王園園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普外科,河北 石家莊 050031)
目的 探討中老年功能性便秘(FC)患者癥狀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方法 FC患者120例為觀察組,另取120例健康體檢人員為對照組。制定便秘癥狀調查表對FC患者癥狀進行調查統計,采用生活質量調查量表簡表(SF-36)評價兩組生活質量。結果 FC患者臨床癥狀統計結果顯示,排名前3的癥狀依次為排便用力,經常排便急迫,Bristol糞便分型為1、2、3型。觀察組SF-36中生活質量8個維度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排便用力與社會功能呈負相關,大便性狀與總體健康呈負相關,排便次數與情感職能、軀體疼痛呈正相關(均P<0.05);經常腹脹與生理職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呈負相關,排便時長與總體健康、社會功能呈負相關(均P<0.05)。結論 FC患者主要表現為排便用力、排便急迫、排便不盡、腹脹等癥狀,且其生活質量明顯低于健康人群,對FC患者進行治療及護理的過程中,應從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及精神心理等全方位進行干預。
功能性便秘;生活質量
我國約有3%~8%的人群會受到便秘的困擾〔1〕。導致功能性便秘(FC)的因素較多,包括生活習慣、精神壓力、飲食習慣、藥物不良反應等〔2〕。持續便秘導致肛周病變、直腸脫垂、肛裂、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增加〔3〕。研究表明,FC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低于健康人群〔4〕。目前對FC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報道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FC患者癥狀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FC患者120例。納入標準:年齡≥50歲;符合FC羅馬Ⅲ診斷標準〔5〕,滿足以下2條以上的癥狀:排便不盡、排便用力、腹脹、便硬、糞便為塊狀。排除標準:肛直腸、結腸器質性疾病;并發影響腸道功能者。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齡50~69〔平均(57.25±3.15)〕歲,病程3~7 d,平均(4.21±1.14)d。另取120例健康體檢人員為對照組,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齡51~71〔平均(56.35±4.43)〕歲,病程3~7 d,平均(4.54±1.04)d。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意配合本次研究。
1.2 癥狀調查 制定便秘癥狀調查表,內容包括:排便時長(<5 min、5~15 min、>15 min),排便次數(1 d 1次、2~3 d 1次、>3 d 3次),排便不盡(沒有、偶爾、經常)、排便用力程度(輕松、比較用力、很用力)、糞便性狀(采用Bristol糞便分級標準〔6〕)、腹脹(沒有、偶爾、經常)、排便急迫(沒有、偶爾、經常)。
1.3 生活質量調查 采用生活質量調查量表簡表(SF-36),包括總體健康、生理職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及活力8個維度。得分采用百分制轉換,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調查方法 由我科護士經過系統的培訓進行調查,采用面對面的調查方式,由護士逐一用方言或普通話將問題及選項讀出,記錄患者的答案并統一回收備案。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和Spearman相關分析。
2.1 FC患者癥狀統計 排便時長>15 min 47例(39.17%),排便次數>3 d/次51例(42.50%),經常排便不盡89例(74.17%),排便很用力108例(90.00%),Bristol糞便分型為1、2、3型共計98例(81.67%),經常腹脹95例(79.17%),經常排便急迫102例(85.00%)。
2.2 兩組生活質量調查結果比較 觀察組SF-36中生活質量8個維度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 FC患者癥狀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分析 如表2所示,排便用力與社會功能呈負相關,大便性狀與總體健康呈負相關,排便次數與情感職能、軀體疼痛呈正相關;經常腹脹與生理職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呈負相關,排便時長與總體健康、社會功能呈正相關(P<0.05,P<0.01)。


組別總體健康生理職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活力觀察組48.33±20.3759.23±29.4469.16±17.3261.45±29.6575.78±14.2870.55±16.6661.34±14.2160.43±13.59對照組67.73±21.5979.35±34.4785.23±18.3176.45±38.2590.18±15.5182.34±21.5273.25±15.2771.34±15.48t/P值7.159/0.0004.862/0.0006.984/0.0003.395/0.0017.482/0.0004.745/0.0006.254/0.0005.801/0.000

表2 便秘癥狀與生活質量相關性分析(r值)
1)P<0.05,2)P<0.01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壓力變大以及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導致FC的發病率呈明顯增長趨勢。目前對FC的發病機制尚不確切,目前研究認為FC與以下因素有關:(1)遺傳因素,有研究顯示,有直系親屬患有FC為導致FC的危險因素〔7〕。(2)飲食習慣,飲食結構不合理,水的攝入量不足、纖維素攝入量過低等都可能導致便秘。(3)心理壓力過大,有研究證實焦慮、心理壓力過大等不良情緒都會導致FC〔8〕。(4)腸道功能失衡,腸道微生態的穩定性被破壞,影響了腸道正常功能導致大便干結。影響FC的因素較多,并且國外與國內地區差異較大,本次研究中制定的便秘癥狀調查表,參考了羅馬Ⅲ標準,具有較好的客觀性及實用性。生活質量為人體在生活中功能及感覺的體現,同時涵蓋了生物醫學與心理學的內容。SF-36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量表,可有效反映被調查者生理及心理兩個方面的狀態。有文獻報道〔10〕,在歐美地區采用SF-36對FC患者調查發現總體健康與社會功能方面得分明顯低于健康人群。
本文結果提示,本次研究中的患者為慢傳輸型便秘概率較大。目前公認的治療慢傳輸型便秘的方法為攝入足夠的纖維素及水。通過飲食中增加纖維素可促進腸胃的蠕動,有助于改善排便用力及排便急迫的癥狀。而攝入足夠的水可縮短糞便通過結腸的時間,改善糞便的性狀。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對FC患者進行治療及護理的過程中,不能只重視生理功能的恢復,還應當重視社會功能及精神心理的恢復。腸道功能受到自主神經系統與神經內分泌的調節,而這兩個神經中樞與情感中樞處于統一解剖位置,因此,抑郁、焦慮或負性生活事件均可導致人體出現條件反射障礙,影響腸道功能的穩定。文獻報道〔10〕,對FC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可從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及精神心理等全方位的對FC患者進行干預,與常規的治療相比,SF-36量表中8個維度指標均有明顯提高,以社會功能及情感職能的提高尤為明顯。因此在對FC患者實施治療中,應重視心理護理,保持患者良好的精神健康。
相關性分析結果提示經常腹脹會嚴重影響FC患者的生活質量〔11〕,這與相關報道相似。導致腹脹的原因較多,如腸道產生的氣體較多、小腸內微生物過度繁殖、氣體潴留等,并且導致腹脹可能有多個機制的參與〔12〕。目前臨床中使用較廣的為生物反饋治療,可顯著改善腹脹的癥狀,并且生物反饋治療可重塑患者盆底肌肌肉的肌力及協調功能,促進意識性排便,與藥物治療相比,具有穩定的長期療效〔13〕。排便很用力、排便次數也與生活質量具有相關性,同時兩個癥狀又密切相關,排便次數的減少導致糞便干結,進而導致排便很用力,但導致的因素不盡相同。排便很用力可能是因為肛管內、外括約肌協調性降低,盆底肌功能異常,肛管壓力升高,導致排便動力障礙。而Farahmand等〔14〕研究證實盆底肌功能異常與抑郁、焦慮、壓力過大等精神健康因素有關。排便次數減少則可能是由于飲水量少、進食量小或大便干結引起,因此在治療時,應對FC患者進行詳細的詢問,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同時給予相應的檢查,對FC患者進行細致的分型。
1 沈 峰,周惠清,陳光榆,等.上海市社區成年居民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2;33(3):296-300.
2 孫向平,李培潤,曹羿堃,等.寧夏銀川市社區中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患病情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4;36(12):1402-4.
3 Emami Alorizi SM,Fattahi MR,Saghebi SA,etal.Assessment of the impacts of traditional Persian medical scheme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functional chronic constipation compared to a classic medicine lactulose,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 Complement Integr Med,2015;12(4):325-31.
4 Yu T,Qian D,Zheng Y,etal.Rectal hyposensi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defecatory disorder but not delayed colon transit time in a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population〔J〕.Medicine(Baltimore),2016;95(19):e3667.
5 Neri L,Iovino P.Laxative inadequate relief survey(LIRS) group.bloating is associated with worse quality of life,treatment satisfaction,and treatment responsiveness among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functional constipation〔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16;28(4):581-91.
6 Kim SE,Choi SC,Park KS,etal.Change of fecal flora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hort-term VSL#3 probiot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J〕.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15;21(1):111-20.
7 Iqbal F,Thomas GP,Tan E,etal.Transcutaneous sacr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J〕.Dis Colon Rectum,2016;59(2):132-9.
8 王 永,梁永峰.西醫手術聯合中醫辨證治療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療效評價〔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13):1385-7,1446.
9 Dehghani SM,Moravej H,Rajaei E,etal.Evaluation of familial aggregation,vegetable consumption,legumes consumption,and physical activity on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versus children without constipation〔J〕.Prz Gastroenterol,2015;10(2):89-93.
10 Bellini M,Gambaccini D,Usai-Satta P,etal.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chronic constipation:fact and fiction〔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5;21(40):11362-70.
11 Malowitz S,Green M,Karpinski A,etal.Age of onse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16;62(4):600-2.
12 陳 璐,孫建華,吳曉亮,等.電針深刺對女性嚴重功能性便秘患者自主排便次數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2(1):10-3.
13 關麗嫦,徐麗姝,鄧 罡,等.生物反饋聯合乳果糖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2769-71.
14 Farahmand F,Abedi A,Esmaeili-Dooki MR,etal.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for paediatr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J〕.J Clin Diagn Res,2015;9(6):SC16-SC17.
〔2016-11-10修回〕
(編輯 袁左鳴/滕欣航)
河北省科技廳醫學科技計劃項目(152777177);2015年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0150632)
王園園(1982-),男,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普外科學研究。
孟麗敏(1978-),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普外科學研究。
R574.62
A
1005-9202(2017)07-1754-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