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 要】面對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新形式,分析我省科技監督和評估管理的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加強和完善我省科技項目監督評估的對策,構建我省科技監督與評估體系。
【關鍵詞】科技項目;科技監督;評估體系
科技項目監督是在科技項目管理中的重要的核心問題,不僅會影響科技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關系到政府的財政支出是否合理,為促進科技項目順利有效的推進,必須建立一套嚴密的科技監督和評估體系,否則容易造成管理失當甚至是影響整個計劃和專項的效率效果,導致整個專項失敗、財政資金大量流失。因此,加強科技項目監督和管理,既是政府公信力和管理效率的重要內容,也是保障科技項目經費的合理、高效使用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
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中要求“建立統一的評估和監管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的監督檢查和責任倒查”。面對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新形勢,我省整合原有科技專項體系,全力推進科技陽光再造行動,構造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權力平衡模式,建立痕跡管理、責任到人、暢通公眾、公開公示的透明業務流程。結合科技陽光再造行動部署,我省出臺了一系列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文件,如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監督檢查管理辦法(試行)等。因此,現代科技管理從控制型管理向監督型管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建構法治科技的重要內容。盡管我省的科技監督評估體系在不斷完善,但在目前的科技管理工作中仍面臨諸多的困難和挑戰,與國家重大專項的目標和要求相比還有不足。本文圍繞國家科技計劃管理和監督評估工作部署,分析我省科技專項監督評估工作的困境和挑戰,提出加強和完善我省科技項目的監督評估體系的對策和建議。
1 國內外科技計劃和專項監督評估
1.1 國外科技專項的監督評估
科技項目監督管理是科技管理中的核心問題之一,各國政府都予以高度重視。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在科技項目監督管理方面的有益經驗,對我省在完善科技項目監督管理方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1 美國科技經費的監督審計作為世界頭號科技強國,美國是實施國家重大科技計劃和專項最多的國家,其對科技計劃監督是全方位的,目的是在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督促各方管好用好資金。監督評估不僅納入立法機構以及聯邦系統常規的監督評估體系,而且依法指定專門機構進行專業評估,有利于與各方溝通以獲取監督評估所需信息,使得監督評估結果具有可靠性、權威性和效用性。在科技重大專項實施過程中,管理層比較注重項目信息的獲取和信息溝通的管理,利用管理信息系統,加強信息溝通,提高監管效率。
1.1.2 日本政府政策評價
日本政府的政策評價制度形成是以一系列法律體系建設為基礎的,對政策評價的對象范疇、實施主體、評價的視角和評價方式作出具體規定。為提高政策評價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日本政府于2002年正式實施《政策評價法》。該法律的框架清晰,結構合理,系統而完整地規定了政府政策操作的規程,為日本政府的政策評價制度建構確立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1.2 國內科技計劃項目監督管理現狀
科技計劃是政府支持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方式,目前國家正以體制機制創新為著力點探索推進科技經費管理改革,以構建統一、高效、透明、規范的科技監督評估體系和工作機制為目標,一體化部署計劃管理監督評估工作。制定了《科技監督和評估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啟動了《科技監督工作通則》和《科技評估工作通則》的研究起草工作。實現“有決策、有選擇就要有評估,有授權、有委托就要有監管”,“中央財政科研資金流動到哪里,監督評估就跟蹤到哪里”,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現代科技治理體系。根據五類科技計劃性質和特點,分類開展監督和評估,包括實施科技計劃管理全過程監督、對關鍵節點和重要環節的重點監督評估、建立統一的監督評估信息平臺、對科技計劃的綜合績效評價及強化監督評估結果的應用。
2 我省科技項目監督評估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綜合發達國家和我國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監督管理的先進經驗和方法,我省在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然而,與國家的科技監督評估體系制度相比,我省的科技監督管理機制尚在起步階段,還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
2.1 完整的監督評估體系尚待形成
完整的科技監督評估體系應該是由內部和外部兩個系統組合而成的,一個是政府系統內部的自我監督評估,另一個是政府系統外部的監督評估,所謂政府系統外部監督應是獨立于政府外的第三方中介機構的監督評估,目前,我省科技項目監督評估主要依賴于政府系統內部的監督評估系統,而作為第三方中介機構往往依存于政府系統內部,無法發揮應有的影響力,獨立第三方監督評估的虛位容易導致“監管失靈”,影響監督評估的公正性。
2.2 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不完備影響監督評估的有效性
2013年底啟動實施的“陽光政務平臺”盡管解決了以往的制度建設不完善、財政科技專項配置不合理、科技項目和經費管理模式傳統單一等問題,但在監督評估信息系統的跟蹤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我省的科技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功能還未能足夠支撐科技評估的要求,信息報送存在不規范、不及時、不完備等問題,不能及時反饋項目進展情況,使監督評估得不到有力的信息支撐,影響監督評估整體效果。
2.3 缺乏專業的監管機構及人才
現階段我省的科技項目主要由項目牽頭領導及部門負責,但存在管理人員編制緊張、管理經費不足,加上現有的管理人員缺乏大型科技項目的監督管理能力,一直沿用傳統固化的科技管理模式,沒有使用現代創新的項目管理手段來進行有效的監管,導致項目監管力度不足。
3 對我省科技項目監督評估的建議
我省的科技項目監督評估盡管已經開展多年,但目前的科技管理體制尚缺乏明確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無法充分發揮監督評估的作用,以監督評估來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仍然是是目前亟需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有必要借鑒發達國家及我國的做法,結合我省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科技項目的監督評估體系。
3.1 發展獨立的第三方監督評估組織體系
專項評估按評估主體可分為內部評估和外部評估,但目前的監督評估還僅限于內部評估,也就是政府部門“包打天下”的局面,各種監督評估的形式均依賴政府內部進行監督,既當運動員又作裁判員,往往導致監督評估失去了其根本的意義。
3.2 構建內部控制與外部監督的管理體系
構建符合我省實際情況的科技監督和評估體系,將監督和評估工作內容融入科技工作重點環節和計劃管理全過程,明晰各主體職責,并注重內部控制與外部監督相結合。政府內部形成科技項目決策、執行、評價相對分開、相互制衡的監督運行機制,對外邀請特邀監察員、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參與,加強科技項目全過程的監督,使監督工作更加完善。
3.3 完善監管信息化平臺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
依托廣東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結合科技計劃項目監管全過程的痕跡管理,提高監督與評估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在項目實施初始階段就建立信息系統追蹤制度,動態全面的傳遞項目監督評估所需要的信息,實現項目進展與監管信息同步,進一步提升監督管理質量水平,促進監督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
【參考文獻】
[1]顧雁峰.美國政府科技經費監督與績效評價[J].全球科技經濟嘹望,2011(6): 58-67.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