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摘 要】通過對專科類學生學習現狀的分析,結合基礎類力學課程的特點,提出了以實踐教學為主、將行動引導教學的理念和方法滲透融合到專科學生的基礎力學教學中,重點培養專科學生的基本專業知識和高級技術實用技能。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性,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緊密結合的重要性。
【關鍵詞】基礎力學課程;專科類;實踐教學;行動引導教學;學習興趣
0 引言
近些年,隨著全國擴大招生規模和提高普遍教育水平,大學教育已漸成為大眾教育,專科學生入取分數較低,同時由于地區差異,同類考生入取分數相差較大,水平差異顯著,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專科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學習能力較差等問題,尤其在學習理論知識很強的力學基礎類課程時,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狀態較差,學習效果不理想,因此專科類基礎力學課程教學的改革是有必要的。
目前國內外各大高校對教學方法都在進行改革,世界知名高校先后向全球學習者推出了開放課程項目,引入MOOC進行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索,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方法已經演變為世界范圍內高等教育教學的一種全新方式,我國包括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也已經開始課堂教學與MOOC交叉混合進行的新嘗試。省內高校燕山大學教務處長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中提到了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起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積極開展CAI教學。其他高校也一直在教學改革上下功夫,包括教學思想、方法、教學內容、考核方式在內的全面改革新模式。現代的教學方法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講授法、談論法、演示法、練習法和讀書指導法,而是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
隨著多年來教學方法的改革和不斷進步,教學方法和教學新模式大部分是針對本科學生來說的,對于專科生特定的教學方法改革還是很少。本文提出了在力學基礎課程中以行動引導教學的實踐教學方法,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結合學生專業將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將專科生培養成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中、高級人才、技術實用型人才。
1 基礎力學課程的特點
基礎力學課程是高等院校理工類專業不可缺少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程,尤其對于土建和機械相關專業來說非常重要,應用力學所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分析和研究機械運動規律、研究建筑結構中構件在各種條件下的力學性能等,為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理論基礎。基礎力學課程的特點是概念多、公式多、假設和推導多,內容繁雜、抽象、枯燥,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學好這門課程需要良好的數學、物理基礎,同時基礎力學課程邏輯性強,系統性強。這對于基礎知識較差,理解問題不透徹的專科學生來說學習掌握好基礎力學課程存在難度,學生普遍感到教學內容枯燥、晦澀難懂,提不起興趣,接連幾次聽不懂后就感覺這門課程沒有收獲而產生厭學情緒,基礎知識都掌握不了,就更不用說發揮創新,活學活用了。
解決和協調專科學生在基礎力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是迫切的。專科教育與本科不同,本科教育培養學生扎實的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當專門技術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級人才,專科教育則是培養某種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中、高級人才、技術實用型人才,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因此專科生的教學方法,不能與本科生相同,如果老師講授知識過深,理論性過強,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就會似懂非懂,枯燥無趣,上課不認真聽講,甚至逃學曠課。
基于基礎力學課程和專科學生現狀的特點,為了讓學生在三年的時間內實現專科教育的目標,學習能力得到整體提高,必須為實踐而教,行動引導教學,有目的的去教學,重視實踐應用,重視和專業課的聯系。
2 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教學方法重教不重學,按照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從概念、定理、推導公式等方面授課,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在學生掌握、接收程度上關注少。傳統的教學重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中是被動的,對老師依賴性很強,老師講什么就接收什么,頭腦不轉,缺少思考,學習能力很難得到提高。傳統的教學中老師是主體,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很少,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很少,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差,學習的興趣調動不起來,做不到活學活用,發揮創新。傳統的教學中通常以期末閉卷考試給出成績,考核形式單一,僅考核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不考核理論知識的應用。傳統的教學中很多不同的專業使用相同的力學教材,專業側重點不突出,導致學生不能將力學和專業課緊密的結合起來。傳統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做出改變和調整。
3 教學改革的具體方法
為了能讓專科學生既能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又能與實踐緊密相結合,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強調學習者實際工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必須對傳統的以“老師為主”的課堂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自學基礎知識,有目的性的去學習,減少授課時間和教師講授內容,以實踐應用為導向,以與專業課程聯系為基礎的學習重點,以課堂學習為系統的課程內容,課本知識為引導,實踐應用為主線的行動引導教學活動。講授注重基本原理和核心思路,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將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和探究。
3.1 結合專業設置,重視教材的選取
基礎力學課程是一門與工程技術聯系極為廣泛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程,為后續的專業課提供力學分析。結合專科學生的特點和培養目標選取教材必須有針對性,應結合專業知識,教材的內容應該有所側重。選取教材必須有實踐性,為實踐而教,為實踐而學,教學做合一的目標就是教會學生做事,教會學生應用。選取教材必須有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選取教材必須有系統性、科學性、連貫性。
3.2 重視緒論學習,課程引入過程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介紹力學科學發展史來激發學生學習力學的興趣。介紹力學發展史、力學家的傳記、機械和建筑工程中力學的應用等,使學生對力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意識到學習基礎力學的實用性和重要性。講述我國錢學森、錢偉長等力學家的故事,可縮短力學課程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覺的到力學知識和工程實踐的密切關系,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及創新,使學生覺得學有所用,學有所長。
3.3 課前自主學習,主動獲取知識
提前布置下節課的學習內容和要點,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自習,可通過課本理論知識的講解,觀看課程講解視頻,閱讀參考文獻書籍、分析典型案例講解等。對于基礎較差的專科生來講,課前預習是非常必要的,對于力學課程中涉及到的數學、物理等基礎知識可以提前在課下翻閱資料學習,避免了課堂上的跟不上、聽不懂,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獲取不同學科知識的能力。
3.4 課堂輔助教學,行動引導教學
在學生課前預習基礎上,課堂中只針對重點知識點詳細講解,采用提問式、啟發式、討論式、實例式等多種教學方法綜合使用。根據專業特點,和專業及工程實踐密切相關的知識和內容反復的循環講解,提問、分組討論,并介紹如何應用到工程實踐中去,如何與工程問題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意向,明確指明學生學習所達到內容和目標,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學習方式進行授課。作為現代專科教育的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轉換教師角色,把重點轉變到學生的“學”上邊,做到“教、學、做”的完美組合,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將枯燥的課堂變成有趣而實用的學習場所,把學生放在重要位置上,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工作能力,設計一堂有意思的好課。
3.5 多樣化作業形式,重在實踐
專科學生作業可分為三部分的內容,首先是重要知識點的總結,需要掌握的內容和理論知識歸納總結并記憶;第二部分是課后的理論練習題目,要求抄寫題目,尺規作圖,利用第一部分總結的知識做題,掌握理論知識的直接應用;第三部分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題目,老師針對學習的內容,在工程實踐生活中尋找密切相結合的題目,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間接的應用到建筑工程和機械工程中去,這是對前兩部分內容的推廣,增長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樣的作業形式,強調了理論—實踐的研究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專科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3.6 多種考核方式
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方法。傳統考核方式是平時成績、實驗和期末考試相結合核算學生的總評成績。可以嘗試傳統的考核方式結合課前預習情況、課堂表現情況、課程設計等給出最終成績,同時鼓勵學生參加周培源力學競賽、結構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基礎力學實驗競賽等各類學科競賽。
4 小結
以實踐為主,將行動引導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滲透與融合到專科學生的基礎力學教學中,通過對教學方法的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達到理論知識夠用、實用,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高級技術應用性人才,服務地方,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楊健.教學方法改革重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J].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3):50-52.
[2]陳靜,黃良斌.探索力學難學根源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科技信息,2009(25):111.
[3]趙春玲,孫作風.創新力學課程新思維新方法[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2,29(4):49-51.
[4]劉漢義.工程力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J].鷺江職業大學學報, 2002,10(4):47-50.
[5]宋艷平,韓佳玲.加強對在職學生學習工程力學方法的指導[J].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5(8):35.
[6]郭劍,張福明.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建筑力學的興趣[J].山西建筑,2007,33(2):223.
[7]王淑瑜.力學教學應重視傳授學習方法[J].曲靖師專學報,1991,10(1):38-39.
[8]雷支容.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工程力學的興趣[J].科教文匯,2011(12):60.
[9]劉泓,王維信,張金果.理工類專科學生學習方法淺談[J].職教論壇,2004(7):23.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