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白金
【摘 要】《英語課程標準》賦予了英語課堂教學新的生機與活力,它強調(diào)參與、自主、合作、探索。因此一堂課成功與否,從某種意義上要看其是否組織了有效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而課堂“靈魂”——“教學主脈”的精心創(chuàng)設,恰好為小組合作學習提供了一個載體。筆者在參加大量的聽評課的基礎上,同時不斷總結經(jīng)驗,不斷探索,對于創(chuàng)設英語課堂“教學主脈”,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有了更深的了解。
【關鍵詞】英語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教學主脈”
一、創(chuàng)設英語課堂“教學主脈”的必要性
一個精彩的故事,必須要有一條線索貫穿始終;一堂以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為目標的英語課同樣離不開一條精心設計的“教學主脈”。因為:
1.“任務型”教學倡導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學習語言。它所提倡的任務是與目標密切聯(lián)系的活動,這些任務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從事的有目的的活動。它來自生活,有一定的真實性,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如各任務之間聯(lián)系微小,或根本沒有聯(lián)系,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精心組織的課堂活動肯定也是松散而非有效的,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需要一條“教學主脈”把所有聯(lián)系甚少或者根本沒有聯(lián)系的任務串接起來,以連貫方式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8B Unit 1 Past and present這整個單元的處理上,尤其在教授本單元Main task這節(jié)課時,筆者采用了以“My hometown”為載體,設置一系列任務,以“我的家鄉(xiāng)的過去和現(xiàn)在”為主脈,把各個看似不太相關的任務串接起來,在落實教學目標的同時,激起學生對家鄉(xiāng)過去的懷念、對家鄉(xiāng)現(xiàn)在的珍惜以及對家鄉(xiāng)美好未來的憧憬,使學生懂得將來在改造和開發(fā)家鄉(xiāng)的同時,也要好好愛護環(huán)境。
2. 現(xiàn)行的英語教材雖然給出了許多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材料,我們可以根據(jù)這些材料有目的地設計任務,并串接任務,從而達到課堂結構完整,步驟連貫,但從美感角度上看,這樣的英語課還欠精彩,成功的英語課堂不僅需要連貫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更需要有藝術美感的小組合作學習,而一條提綱挈領,立意新穎的“教學主脈”將會賦予一堂英語課以藝術美感。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Unit4 Wild animals——Integrated skills(Helping wild animals)一課處理上,筆者以“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為主脈,圍繞“分享和諧之美——告別不和諧因素——創(chuàng)造和諧的人與動物關系——創(chuàng)造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串接一系列任務,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給這節(jié)課一個新穎的立意和較強的美感,同時進行了充分的發(fā)散與拓展。
3.任務型教學體現(xiàn)了人本主義,使語言學習者從某種意義上真正地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不再只是把教學內(nèi)容按規(guī)定好的學時做好微觀計劃,然后傳授給學生;教師必須確定語言交流的主題和教學的目標以及根據(jù)語言和學習需要設計與實施任務,包括設計任務的實施過程和決定檢測的方式與手段等。而一條主題鮮明的“教學主脈”,將會很好的體現(xiàn)語言交流的主題,并引導學生參與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從而達到教學的目標。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8B Unit2 Main task課的處理上,筆者在“My best holiday”的基礎上提煉出“旅游”話題,設置了“準備踏上旅游之途——登上旅游之路——尋找旅游之美——分享旅游之果”這條“教學主脈”,很好的體現(xiàn)了語言交流的主題,成功地開展了小組互動活動,使學生在“旅游”中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如何創(chuàng)設英語課堂 “教學主脈”,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一節(jié)成功的英語課要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離不開一條主題鮮明的“教學主脈”,“教學主脈”就好比是一堂課的“靈魂”,各項課堂活動將圍繞它開展并通過它進行發(fā)散與拓展。那么,如何賦予一堂好課以“靈魂”,或者說如何創(chuàng)設“教學主脈”來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呢?筆者認為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深入了解教材在教學中的作用、編寫思想、教學目標及要求,提煉“教學主脈”。在透徹分析了教材之后,教師對于課堂的各個階段甚至同一階段有不同的設想,但是教師不應該急于設計課堂活動的各個“子任務”,而應先提煉教材內(nèi)容,教師要抓住能起主導作用的關鍵詞或詞組、主要句型、中心句、中心話題和語言功能來設計課堂教學主脈,使教學內(nèi)容清晰明確,要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學習活動,開展有意義的語言交流。比如在牛津初中英語7B Unit5 Abilities整個單元處理上,很多人就會以中心詞brave and helpful貫穿整個課堂活動,設計教學主脈。
2.深入了解學生的現(xiàn)有外語水平,創(chuàng)設符合實際的“教學主脈”。“教學主脈”設計的難度必須符合學生現(xiàn)有的語言水平,不要拔高難度,不要偏離課程目標。Jeremy Harmer(1998)在《How to teach English》一書中提到:成功教學的最大敵人之一就是學生的厭煩心理。而教學主脈設置過難或過于容易,都容易引起學生的焦慮情緒甚至厭煩心理。
3.深入挖掘生活中真實的有價值有趣味性的信息,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主脈”。任務型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任務的設計,而任務的設計首先需要遵守真實性原則。因此,“教學主脈”的創(chuàng)設也應該遵守真實性原則;其次,“教學主脈”創(chuàng)設要符合趣味性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再次,“教學主脈”創(chuàng)設還應具有多樣性的特點,Jeremy Harmer就指出,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能使學生猜測到在接下來的課堂中將會發(fā)生什么,這種情況不僅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而且也無法組織有效的互動活動。
因此,教師應該努力尋找生活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比較有趣味性有時代性的材料來創(chuàng)設“教學主脈”。比如近幾年中,學生較為熟悉的話題有“超級女生”、“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奧運吉祥物福娃”等等,這些話題都可以成為我們一堂課的載體,圍繞這些載體,我們就可以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并最終由這條“教學主脈”升華為一個有意義的主題。
總之,在我們的教學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必須努力鉆研、積極探索,尋找新穎的“教學主脈”,賦予英語課堂以“靈魂”,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使我們的每一堂英語課都成為有美感有意義的英語課。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尹世寅,趙艷華.《新課程——中學英語課堂如何改革與創(chuàng)新》,教育科學出版社
[3]韓剛,王蓉. “英語教師對任務型教學的準備”. 《中小學外語教學》,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