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婧媛
摘 要:歷史地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十分重要,其身兼歷史和地圖雙重身份。通過對歷史地圖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態度來看待歷史,了解歷史事件的發展和變遷,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地理空間意識。該文簡要分析了歷史地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原因及策略。
關鍵詞:歷史地圖 高中歷史 原因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c)-0170-02
歷史地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十分重要,其身兼歷史和地圖雙重身份。通過對歷史地圖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態度來看待歷史,了解歷史事件的發展和變遷,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地理空間意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在講授高中歷史知識時穿插進歷史地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而且隨著教師對教學的鉆研,歷史地圖的呈現方式也更加多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歷史地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學校忽視歷史學科,不給歷史學科足夠的課時,這就使得教師在講解歷史知識時課上時間緊張,甚至課本內容都講解不完,更別提講解歷史地圖了;另外學校也忽視了對歷史地圖授課方面的資金投入,不重視歷史地圖授課,導致相關的教學資源落后,跟不上時代等。雖然歷史地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但是將其應用到高中歷史授課中卻是不爭的事實。下面就來分析下歷史地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原因及策略。
1 歷史地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原因
1.1 可以夯實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
歷史學科中有很多容易混淆的地方,例如中國歷史上的武昌起義和南昌起義,由于這兩個事件的名稱很相像,學生在學習之后容易混淆,往往將武昌起義認為是打響了武裝反抗反動統治的第一槍,而將南昌起義認為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能講解很多遍學生都區分不了,這個時候教師將歷史地圖展現給學生,從地域為準上給學生區分這兩個地方,武昌位于湖北,南昌位于江西,就很好區分了。此外,筆者在教學中還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即讓學生舉亞洲反抗殖民掠奪的戰爭,學生說印度民族大起義不是,該學生認為印度位于非洲,問他原因的時候,他還很理直氣壯地說因為印度人比較黑,這就是沒有結合地圖進行世界歷史講解產生的惡果。
1.2 高考發展趨勢的需要
在當前高中歷史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根據地圖信息準確判斷出該地圖反映的是什么時間、什么地區的什么事情,然后根據所學過的歷史知識結合地圖來完成高中歷史的解題。在原來的高考歷史試卷中,歷史題更多是以文字形式出現,學生通過閱讀材料提煉有用的歷史信息,從而來完成整個試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一味地死讀書、讀死書的學生時代已然一去不復返了,歷史試題更多的是考察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和綜合能力,而歷史地圖試題就能更好地體現學生這種能力的高低,例如在考察美國兩次資產階級革命時,可以給學生出兩幅美國地圖,其中圖標不一樣,讓學生進行區分,這就是將學生的死讀書變成了歸納辨別知識能力。
1.3 可以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對于我們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我們的悲歡榮辱都和我們的國家緊密相連,我們要以我們是一個中國人而自豪,學習歷史就可以充分發揚學生的這種榮辱觀念。自古以來,我們的國家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民族關系對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不同的歷史朝代,我國的疆域變化是不一樣的,尤其到了近代歷史,由于清政府的軟弱,我們的領土被大量割占,教師單純地依靠語言敘述可能不會給學生強烈的震撼,利用歷史地圖則不然。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給學生展示我國在近代領土如何被一點點割占,直觀的視覺沖擊,更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 歷史地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在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地圖的使用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很多學生在學習歷史時將關注的焦點放在課本的文字內容之上,而對于課本上出現的歷史地圖則不甚關心。歷史地圖的學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戰爭戰役,而且對學生學好世界史也至關重要,那么怎樣才能用好高中歷史課本中的地圖呢?
2.1 樹立歷史地理相結合的觀念
歷史學科是一門跨學科的產物,囊括歷史和地理兩部分知識,教師在利用歷史地圖開展授課時,一方面要讓學生掌握夯實的歷史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還要讓學生樹立地理觀念。例如在學習某地區歷史時,利用歷史地圖授課,一方面要講解出在該地區發生的歷史事件的背景、時間、經過、結果、影響和啟示,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知道該地區民族的遷徙、地名的更改、行政區劃的更改、河流名、湖泊名、海名的更改等,這些元素既是歷史元素,同時也是地理元素,因此在利用地圖講解時要樹立歷史地理相結合的觀念。
2.2 豐富教學手段和方式
教學方式和手段指的是教師為了實現某一教學目標、順利講解某一教學內容而采取的教學方法。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歷史地圖能夠配合教學方式的靈活運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幫助教師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在傳統的歷史地圖教學中,教師只是干巴巴地進行知識的指點,告訴學生在這個地區發生過什么樣的事情,毫無新意,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這時候教師不妨換一個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在講解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示意圖時,教師可以將戰爭爆發前的“三國同盟與三國協議”圖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進行填充,之后再給學生展示一戰爆發后“同盟國集團和協約國集團”圖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更能區分一戰前和一戰中兩大軍事集團名稱的變化。
2.3 在練題中掌握地圖
歷史地圖試題是檢測學生掌握歷史信息最佳的練習形式,同時也是考察學生能否從歷史地圖中整合歷史信息的最直接的檢測形式,不管是平時的各個階段性的檢測還是大型的考試,乃至高考,這種類型的試題都越來越多。通過對近些年來各地區歷史測評試題的整理可知,試題中對歷史地圖內容的考查越來越多。一般來說,歷史地圖類型的試題給做題人提供信息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文字信息還有一部分是地圖信息,這種類型的試題將抽象性的歷史知識與形象性的圖片結合在一起,更符合高中生的認知水平。此外,這種類型的試題更能體現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原來讓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顯然不適應這種試題,故而應當讓學生在掌握知識之后,多練習,以鞏固對歷史知識的學習。
總之,歷史地圖應用到高中歷史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大問題,不管是教師和學生的重視程度,還是教師在講解歷史時操作地圖方面都有待提高。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歷史課程資源,歷史地圖的運用應該得到加強。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師授課時應當從學生的需求出發,了解學生的意愿,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去應用歷史地圖,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愛上高中歷史,重視歷史地圖。
參考文獻
[1] 吳偉.歷史學科能力與歷史素養[J].歷史教學:中學版,2012(11):3-8.
[2] 劉文濤.關于歷史地圖在高校歷史學研究和教學中的作用的幾點思考[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9(8):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