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消防工作越來越重要。近些年大量發展的工業園區,給地區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工業園區的消防現狀卻不容樂觀。本文針對現階段工業園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工業園區 消防 現狀 對策
工業園區的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其責任涉及到市政、發改、通信等多個政府主管部門,必須由當地政府牽頭組織實施才能更好的落實。針對各級政府如何建立消防工作責任制,推進工業園區消防安全工作落實,筆者有如下建議:
一、把工業園區消防規劃納入總體規劃,確保公共消防設施建設與工業園區建設同規劃、同建設、同實施
依據《消防法》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編制既符合實際又適度超前、既關注重點而又照顧全面的消防規劃,使工業園區內功能布局合理,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到位,公安消防站裝備建設能符合撲救重特大火災災害事故的要求。對已經建成的園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要求,本著“適度整改、全面完善、重點防范”的基本原則,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施消防站、消防通信、消防道路、消防水源、消防裝備建設等的落實工作; 對新建的園區,堅持從源頭把關,嚴格依照消防規劃要求,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抓好建設,確保消防站、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基礎設施與其他市政設施同步建設; 對公共消防設施不能滿足滅火救援需要的,增建、改建、擴建消火栓、消防水池、天然水源取水設施等消防設施,滿足實戰需要。
二、全面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制,規范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工作是實行“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依照這一法定原則,市政府也出臺了《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對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社會各單位和廣大公民都規定了相應的法定消防職責。各級黨委政府、鄉鎮政府、街道辦應加強對工業園區消防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層層簽定消防安全責任書,把對企業的消防安全工作納入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年度工作考評中。建設部門對企業消防設計未經審核或者審核不合格的,不予核發施工許可證;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經營、使用的標準廠房改、擴建時未通過消防驗收的,不予相應的安全生產行政許可; 園區內企業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要求開展消防安全工作,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法定
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消防安全工作負全面責任,依法承擔本單位消防安全的法律、經濟和行政責任,規范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單位防火安全領導機構,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做好對本單位火災隱患的自查自改,建審、驗收和開業前檢查的主動申報等工作,配備必要的器材,制定滅火預案并加強演練等。
三、依法行政,明確將消防審核、驗收作為前置條件
針對有些企業未辦理消防行政審批的情況,政府應下發有關加強入園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企業、單位及時補辦消防審批手續。消防部門要為企業把好審核、驗收關并積極參與園區消防規劃和建設工作。要從加強建筑防火工程審核人手,從源頭上堵住火災隱患。消防監督管理人員要主動出謀劃策,把好建筑物的耐火等級、防火間距、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等審核關,杜絕先天性火災隱患的產生。
四、嚴格執法程序,強化隱患整改督查力度
作為消防執法部門,在關系到企業消防安全,涉及到人的生命的大是大非面前,就是要體現出執法如山、誓不罷休的執法力度。依據消防法律,嚴格執法程序,該關的必須關,該停的必須停,該申請人民法院執行的必須及時申請,強化跟蹤監督力度,直至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加強對企業的專業指導工作,對工業園區內存在隱患而有條件整改的單位,提供一切便利措施,按規范要求督促企業抓好整改。
五、規范企業的電氣設備和消防器材的配備
電氣設備應設置短路保護、過載保護等,安裝保護罩,防止粉塵進入電氣設備引起短路而發生火災。單位應設專職電工,經常對電氣設備進行檢修,保證用電安全。要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修建可靠的消防水源,并設立室內外消防給水系統。對單位較小或確有困難單獨設立的,可以按照“共同出資、互助互利”的原則,共同設置消防水池,不斷增加消防基礎設施投入。對廠房內的滅火器材的配備設置應嚴格按《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要求進行配置。
六、強化消防法制意識宣傳,提高各級人員安全意識
政府應積極與消防部門、安監局、質監局等相關部門配合,開展法制宣傳,利用“安全生產月”等活動深入企業進行《消防法》、《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使企業負責人真正認識到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和發生事故應承擔法律責任。消防部門應強化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的消防安全意識和素質,為達到處罰是手段、教育是目的的效果,在消防案件的調查處理中應突出傳喚法人代表的法律程序,使其真正認識到對自身企業火災隱患整改不力的違法事實、應負的法律責任和進一步整改中所要履行的職責,既維護了消防法律的嚴肅性,強化了消防行政處罰的震懾力,同時也消除了頂著不改、蒙混過關的僥幸心理,從而使其明確法人代表在企業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法定責任。
七、結語
工業園區的迅猛發展,給社會和經濟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發展的同時卻不能忽視消防安全工作,更不能人為的制造隱患而忽視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消防安全工作責任重于泰山。做好消防工作非一日之功,做好園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滴水穿石,重在堅持,只有堅持不懈,始終把握住園區企業這個責任主體,建立長效機制,同時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構筑開發區工業園區良好的消防安全屏障。
參考文獻:
[1]辛璐君,陳婷,葉凡,勞世琦,翟慧泉,易春良.柳州市工業
園區環境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6(10)
[2]鄭穎,蔣廈,楊康年,廖瑞雪.淺析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
跟蹤評價[J].四川環境.2016(05)
[3]李瑛.我國工業園區的發展問題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
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