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時代要求產生,也是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效性的現實要求。本文從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方法三個方面對教育模式進行構建,在此基礎提出路徑,以便完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系。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路徑研究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黨的十八大中提出,其內容從國家層面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個人層面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從國家層面對社會大眾的要求。富強,是對國家經濟的要求,即“國家綜合實力強、社會發展良好、人民生活富裕。”民主,是對國家政治的要求,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最美好狀態。文明,是對社會中人的要求,是人素質提高到理想狀態的表現。和諧,是對社會的要求,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保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大眾的要求。自由,是指人的身心自由,生存和發展的自由。平等,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公正,指社會公平、正義,在對待人和物上堅持公平。法治,是依法治國的基本方式。通過法律法規來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利益,以及規范公民行為。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從個人層面對大眾的要求。愛國,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也是各個國家永恒的主題,要求我們自覺報效祖國,維護民族團結。敬業,是公民基本的職業操守,要求我們的公民有干一行愛一行的職業情感,對職業有廣泛的認同感,克己奉公,忠于職守。誠信,即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規范。誠指人的內在道德,信是外在的舉止,這就要求我們都要誠實守信。友善,是人際交往的基礎,強調胸懷他人,包容他人,互相尊重和理解。
二、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模式
1、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的內涵
查有梁在其著作《教育模式》的前言中寫道:教育模式就是在教育理論指導下,對教育過程組織方式的概括,是教育實踐選擇的對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是教育者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理論指導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圍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把大學生培養成符合國家價值觀,適應時代需求的合格人才,所形成的穩定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結構理論框架。以此用以指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實踐。
2、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模式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該模式必須要包括教育目標的確立,教育內容的確定,教育方式方法的制定三個方面。
(1)確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目標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目標是教育者依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結合大學生,通過各種教育活動,使學生在教育者期望的時間內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內化為自己的內在修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目標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提供了方向,對培養大學生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進行了規定,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最終落腳點和歸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目標要結合現有教育環境,教育水平及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和大學生雙向互動,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2)確定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本內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在大學生身上主要為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極強的政治信仰,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愛國熱情,有較高的道德修養、行為操守,有誠實守信,待人真誠友善的可貴品質。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道德修養和行為準則等三個方面。
(3)制定定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式方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也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當然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評價指標也會不斷修正、調整,使評價指標更完善、更科學。同時,評價的手段和方法也是變化的,要隨著教育活動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所以,要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各項指標放在過程中去量化,要重視對教育過程的評價和對未來發展的評估。
三、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
1、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事物的發展是由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自我教育是推動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部動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引導大學生發揮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以達到良好的效果。對于大學生而言,除了要將所學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東西,還要主動學習,做到自我教育。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其一,大學生應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學習。其二,大學生應努力學習專業知識。
2、組織校內文藝活動
通過理論學習,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性、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認識。理論和實踐結合,是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校園是大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于實踐的平臺,也是大學生自我展現的舞臺。校園里有著各種文化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能展示自我風采,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第一,大學生平時要利用課余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第二,在人際交往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三,大學生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用到課堂上。
3、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大學生也不例外。大學生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不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有義務將這一價值觀帶到千家萬戶,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者,并用自己的能力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感染每一個人。第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進社區。第二,積極參加社會組織的宣講、交流活動。第三,積極在偏遠地區支教。
4、正確發揮網絡作用
網絡正迅速發展起來,每個大學生都離不開網絡。然而,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很多不好的聲音和錯誤的信息也不斷在網絡中蔓延滋生。大學生不僅要在現實生活中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不斷踐行,更有責任有義務來凈化網絡世界中的不和諧聲音,在網絡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一,加入網絡辟謠隊伍。大學生群體應團結起來,不斷組織和號召周圍的同學加入到破除各類網絡謠言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隊伍中。第二,充分發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優勢。作為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在網絡中傳遞正能量,還要對一些思想偏差、言論偏激的網民進行有力有理有節的說服規勸,將正確的思想傳遞給他們。尤其是西方一些敵對勢力對“和平演變”不肯死心,對我國進行了無孔不入、防不勝防的文化滲透,一些文化糟粕充斥著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2] 胡錦濤.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 馬克思, 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作者簡介】
梁宏亮(1988—),男,漢族,甘肅平涼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單位:天水師范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學科教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