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萱
【摘要】中國目前已經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也已經成為繼歐盟和美國之后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東盟之間的雙邊貿易已經越來越重要,但是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存在著逆差。本文通過分析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服務貿易發展狀況,以及計算貿易互補性指數和貿易競爭性指數來分析造成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減少我國服務貿易逆差的建議。
隨著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全面開啟,中國與東盟之間的雙邊貿易關系日益緊密,截止到2016年1月,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已經達到2959億美元,中國目前已經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也已經成為繼歐盟和美國之后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本文通過分析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研究形成中國與東盟五國服務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提高中國與東盟雙邊服務貿易的相關對策于建議。
【關鍵詞】互補性 競爭性 貿易逆差
一、中國與東盟國家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近年來,服務貿易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部分,服務貿易的發展程度影響著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國相較于東盟國家而言,服務貿易的起步較晚,服務貿易占貿易總額的比重要低于發達國家,服務貿易的發展速度也要低于貨物貿易的發展速度。
2015年中國的服務貿易出口額為2854.76億美元,進口額為4663.30億美元,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增長率分別為3%和2%,占世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的份額為10.11%和6.0%。服務貿易進出口全球排名分別為第3位、第2位。
從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東盟國家中服務貿易的發展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有服務貿易發展較快的國家,例如新加坡的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分別為1432.68億美元、1393.35億美元;馬來西亞的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分別為398.14億美元、347.59億美元。也有一些服務貿易剛剛開始發展,發展還較為落后的國家,例如文萊的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分別為18.85億美元、5.77億美元;老撾的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分別為5.54億美元、7.90億美元。2015年,中國與東盟各國中很多國家在服務貿易中均呈現貿易逆差狀態,其中處于服務貿易逆差的東盟國家有: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越南。
二、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結構分析
中國與東盟都是世界經濟體中重要的經濟體,且在對外貿易中中國與東盟的服務貿易結構存在相似性,運輸服務貿易和旅游服務貿易均占較大的比重。中國與東盟各國的資源稟賦、產業結構以及商品均具有本國特色,但是因為各國服務貿易的基礎不同,發展水平也不同,服務產業的優勢也各不相同,正是這些因素使得中國與東盟之間形成服務貿易互補。
從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國與東盟代表國的服務貿易出口部門中所占比重較大的為運輸服務、旅游服務以及其他商業服務。
從上述關于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進口結構的表格可以看出,中國的服務貿易進口中所占比重最大的為旅游服務貿易,除此之外,運輸服務貿易業占有較大的比重。就東盟代表國而言,服務貿易進口中所占比重較大的也是運輸服務和旅游服務,除此之外,其他商業服務也占有較大的比重。
三、中國與東盟國家服務貿易的互補性與競爭性分析
中國和東盟國家在服務貿易中發展各有所長,優勢領域各有不同,但是由于部分要素稟賦的相似性以及服務發展的相似性,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服務貿易方面還具有較強的競爭性,下面將通過計算貿易互補性指數以及貿易競爭指數來觀察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服務貿易的互補性和競爭性。
從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中國對東盟六國的出口貿易互補性均比較大,尤其是通訊、金融、計算機與信息、專利與特許費等服務部門。其中對于旅游服務貿易,中國對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的互補性較大。建筑服務方面,中國對柬埔寨、馬來西亞的出口互補性也很大。東盟各國對中國的通訊、金融、計算機與信息等部門出口貿易互補性也不小。
從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中國在建筑、計算機與信息以及其他商業服務部門的競爭力較強,而在運輸服務、保險、專利與特許費等服務部門的競爭力較弱。對于東盟國家,新加坡作為發達國家,在金融、建筑、其他商業服務部門的競爭力都比較強。其他東盟國家在旅游、計算機與信息以及其他商業服務部門的競爭力較強。
通過計算中國與東盟六國的貿易互補性指數和貿易競爭力指數可以看出,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貿易互補性較強,因此,中國在對外進行服務貿易時,由于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較多,中國會選擇貿易壁壘較少的東盟國家作為貿易對象,這也進一步加速了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服務貿易的逆差。
四、中國對東盟國家服務貿易逆差其他產生原因
中國與東盟之間服務貿易存在較大的逆差,造成這些逆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過去中國的產業結構中所占比重較大的為第二產業,也正是因為中國第二產業的發展,促進了中國貨物貿易的發展,使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相對于中國的貨物貿易,中國的服務業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發展起來,相對于發達國家服務貿易一直穩定發展,中國的服務貿易增長速度較快,但是對于整體的國民經濟貢獻度還是較低的。
第二,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服務業主要涉及市場拓展、科技研發等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消費性服務業知識輔助,而對于我國而言,主要是依賴支持貨物貿易發展的勞動密集型服務部門,如運輸服務。這樣的服務業結構使得我國需要對一些創新型的服務大量進口,而東盟國家中新加坡、馬來西亞在金融、知識、技術管理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也是影響我國與東盟雙邊服務貿易逆差的原因之一。
第三,隨著近幾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內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大的生活壓力,為了能夠在生活之余放松自己,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選擇出國旅游來放松身心,相對于歐美國家而言,東盟國家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具有優勢,而且辦理手續更為方便,因此大部分中國人出國旅游會首選東盟國家。同時出國旅游必然伴隨著消費,因此,中國的旅游服務進口額不斷增加,旅游服務又是服務貿易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服務部門,這樣必然或導致我國對東盟的旅游服務貿易出現逆差。
五、建議
通過上述研究可以得出造成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逆差的原因,為了減少我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貿易逆差,我國必須采取有效的隋策促進雙邊貿易的發展。第一,要采取積極的態度和平地解決我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政治糾紛,維持雙邊的政治穩定,改善雙邊關系,為雙邊服務貿易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第二,我國應當增加科研的投入,提高我國在技術、知識方面的創新性,減少我國對高技術含量服務的進口。第三,完善我國與東盟國家的交流平臺,能夠讓東盟國家更好的了解中國,發揚中華文化,宣傳我國豐富的旅游資源,促進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的出口。第四,加強我國服務貿易的監管工作,通過相關的信息平臺發布政府的相關政策和信息,促進我國與東盟的雙邊服務貿易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娟.中國與東盟國家國際服務貿易壁壘研究[J].學術論壇.2009年,第10期:111-116.
[2]吳喜齡,陳萬靈.中國與東盟服務貿易經濟貢獻度的比較分析[J].國際經貿探索.2012(2).
[3]陳萬靈,何傳添.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給予東盟經濟共同體藍圖的戰略構想[J].東南亞縱橫.2013(1).
[4]杜興鵬,黃勇明.中國—東盟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現代商貿工業.2014(8).
基金項目:貴州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