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霞
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日益提高,計算機作為高科技的產物,它正廣泛地滲透到我國的各行各業,儼然已成為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力工具,是我們學習以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一定程度上,我們必須要了解和掌握計算機最基本的操作與應用,作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如何有效的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便是不容忽視的。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政府以及相關機構在計算機的教育方面制訂了一系列的教育方針,這些政策為中學計算機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而目前所有的中等學校均開設了《計算機技術》這門課程,并且納入學業水平考試。操作題是初中教學中最基礎的部分,它的地位如語文中讀和寫、數學中的一樣重要,成為我們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基本技能。
一、中學開設計算機課程的意義
初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包括三個大題,第一題:選擇題(30分),第二題:判斷題(10分),第三題:操作題(60分,包括:word2003、excel2003、powerpiont2003三個部分)。初中信息技術的操作課主要是練習使用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和應用軟件的基本操作。一方面,信息技術操作課是以培養學生初步掌握應用軟件的基礎操作為目的,提高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操作課一直堅持著實踐性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將基礎知識與操作技能緊密結合,同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提高對教與學的雙邊過程的重視,這樣既能鞏固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又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精講多演多練,加強上機練習,使學生們在上機訓練過程中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積累一些操作經驗,將書本知識與實際操作能力密切聯系起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應用操作能力,提高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二、如何有效進行計算機操作題教學
(一)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才能學好這門課程。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僅是學生們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的認識傾向,更是學生們學習活動中的重要動力。剛接觸信息技術課時,學生們往往會滿懷好奇和興奮,但是為了打好接下來信息技術學習的基礎,因此,很多的操作內容都需要不斷地進行重復練習,這種做法,降低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積極性。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教師應該慢慢轉變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播者逐漸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協助者,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復習所學的基礎知識以及操作技巧,同時及時提出相關課程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入本節課將要學的新內容。同時,學生們只有明確學習的任務,提高學習的興趣,才能滿懷高漲的求知欲望從事學習、思考和操作。比如講word2003制表這一節“建立并設置表格”的內容時,如果單單憑教師的口述或是教師的演示,這遠遠是不夠的,只有讓學生們通過親手制作和反復調試,才能使他們更好地把握操作要領,真正理解并熟練運用這一方面的知識。
(二)分解演示,明確要領和步驟
教師在講解操作示范過程中,還要注意如何演示,關注學生的基礎差異。如有的學生小學沒有接觸過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操作起來比較困難,甚至找不到從何下手,所以要將所學的相關知識點按照操作的具體步驟進行細分,并將詳細的操作過程按順序、按步驟展示在學生面前。然后,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操作示范進行練習,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記憶和理解,體會操作的要領。針對這一環節,我會將操作步驟在課前準備好,展示在大屏幕上(我們計算機教室有電子白板),為學生提供參考。就這樣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在練習中,要包括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同時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采用類比的教學方式
例如,在講office基礎知識時,經常用到對比教學方法。如講授word2003工具欄時,可通過觀察“excel2003和powerpiont2003”工具欄來進行對比,比較兩者工具欄界面的不同,來加強學習的效果。再比如講“復制”、“移動”文件或文件夾時,運用對比教學法,教學效果不錯。另外,在信息技術知識方面有許多“相似”的知識點,在備課過程中,我注意對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善于歸納知識要點。具體說來要注意做到將“相似”的知識點合起來講,操作方法“相同”的挑一個來講。例如,在講解Word2003中“圖文混排”一節時,我將圖片、藝術字和文本框的插入方法和格式的設置合在一起來講,只給同學們講解并演示了圖片的插入和格式的設置方法,而藝術字和文本框的插入與格式設置留給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和小組內的合作學習自己去完成學習目標。
(四)掌握方法,拓展知識
知識擴展,要求教師必須熟練掌握基本的操作知識和技能,有較強的操作能力,以及對操作掌握的熟練性和準確性。首先,教師要提前認真備課,做好講解準備和操作練習,還要備好學生,備好教材。以便在上課的時候帶領學生歸納、總結、擴展,形成綜合性技能。最終掌握方法,讓學生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如,在學習了word2003的插入圖片、藝術字、剪貼畫等一些內容后,在powerpoint2003里面要會應用。
總之,計算機技術是當今社會學習和生活中都需掌握一定的技巧與能力,但是對于不斷更新換代的計算機技術,教師應當與時俱進,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實用型的知識,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其次要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不被淘汰。作為一名計算機學科的教師,首先要與時俱進,注重改革,轉變思想,改變教育模式,充分運用教師的智慧,選適合的教學方法,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譚浩強,林定基.計算機基礎教育叢書出版說明[M].清華大學出版社,1988.
[2]田楓.關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J].商業經濟,2009,(06).
(作者單位:內蒙古烏海市第二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