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再瑩
摘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是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當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程學習當中,同時注重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采用激勵方式促進學生政治學習健康開展。本文結合初中政治教師日常工作及學生心理特點,分析學生學習的基本狀況,研究激勵理論在教學當中起到的作用,促進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激勵教學 初中生 政治教學
一、當前初中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階段學生的特殊性導致課堂教學困難
由于現在初中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識強烈,人際關系處理不夠完善,容易給學習造成影響。同時由于初中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不強,課堂氣氛不高,學生回答問題也不夠積極,思維死板,大都是回答書本上的原話,甚至還會有學生認為政治課程不重要,曠課的現象。同時很多教師教課的方式死板,內容缺乏創新,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率低下。
(二)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客觀要求
教師專業化指的是教師個體專業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師為爭取自身專業能力提升而進行努力的過程。其中包括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師社會地位的提升。教師是課堂活動的主導者,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目前我國教師隊伍環節較為薄弱,教師整體素質不高,教學觀念陳舊落后,因此教師應當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以及專業技能的提高,通過對課程內容的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改變自己固有的舊式教學理念,促進自己專業水平的提高。
二、初中政治教學激勵理論實施的方法
(一)情感激勵法
在課堂教學當中,情感是影響教學活動最活躍的因素,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感受,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用飽滿的熱情來喚起學生的活力,在教學實施的環節中,教師應當仔細觀察學生的情感變化,當學生提不起興趣的時候應當適當放松或者提高語調提醒學生。同時在實際交往當中,教師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學生之間產生情感的共鳴。
(二)目標激勵法
目標激勵法指的是通過設定一定的目標進而激發人們的積極性,進行行為的一種鼓勵的方式,教師在進行目標激勵的時候應當考慮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設置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目標,而不應當過高或者過低。進而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三)評價激勵法
教學評價激勵要求教師通過贊揚學生肯定學生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在課堂當中的表現進行評價,進而指導學生往更好方向轉變。教師的這種評價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讓學生心里獲得滿足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榜樣激勵法
榜樣給一個人帶來無窮盡的力量,初中生模仿能力強,行為往往都是模仿身邊的人,教師是學生接觸的很近的人,因此要注意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教師也可以在班級中選出那些優秀的學生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有了榜樣就會有目標,進而提高學習效果。
(五)自我激勵法
學生通過自己對自己鼓勵,給自己做暗示,進而完成學習目標的一種激勵方式。教師在此時應當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當學生遇到挫折的時候,教師應當鼓勵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的心態,然后學生通過自我激勵,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
三、初中政治教學激勵理論實施的策略
(一)改革傳統的評價考試制度
由于傳統教學大都是采用考試評價教學結果,因此初中政治教學很多老師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取得高分。盡管通過激勵理論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很多教師采用的還是原有的激勵模式。同時還有教師迫使學生犧牲自己的課外活動時間進行政治科目的學習,盡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未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激勵的效果也相應弱化。
(二)加強政治教學活動的多樣性
由于政治教學對于青少年的成長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政治教師在學生成長和學習的過程當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初中的政治教師通過課程的講授,教育學生做人的道理,在實際教學活動當中,由于受到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很多家長認為政治科目不屬于重點科目,對其不夠重視,教師在此時應當和家長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讓家長正視政治科目的重要性,同時還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到學生的政治課外活動當中,引導家長從根本上意識到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三)爭取學校,教師和家長多方支持
由于教學活動屬于綜合性的內容,因此需要各個方面加大配合,只有學校、教師和家長三方面共同支持,才能夠確保教學活動沒有后顧之憂。在激勵理論實施的過程當中,有些課堂活動氣氛十分活躍,而有些課堂活動氣氛卻比較沉悶。對于那些課堂氣氛比較活躍的班級,學校和家長應當大力支持,這樣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才不會有心理壓力,勇于嘗試。同時為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也應當和家長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方式,及時和家長反應學生在校表現,從而尋找出更加適合學生的激勵方法,有效激勵學生。
(四)從實際出發進行激勵
對于學生的激勵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切合實際的方式進行激勵。比如對學生進行物質激勵,由于一些地區財政收入不高,教學資源有限,因此部分地區采用物質激勵得不到有關部門的財政支持,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因此在采取激勵的時候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
(五)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由于長久以來,教學活動當中都是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聽從教師安排,缺乏主體意識和積極主動性,這就導致激勵理論的實施受到制約。師生之間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和平等的關系,才能夠實現有效的激勵。因此教師應當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還有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便于激勵理論更好的實施。
四、結語
由于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長期性和持久性,因此要不斷加強對于學生的激勵,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教育激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不管是哪種方式的激勵都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因此,在教育當中要善于運用激勵理論,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丁紅禮.淺談激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教師,2010,(29).
[2]李健.激勵理論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0,(27).
[3]徐涌金,白瑞.試析激勵理論在高校教師激勵工作中的運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01).
[4]陳述華.教學中如何調動成績差生的學習積極性[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8,(10).
(作者單位:貴陽市第三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