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
【摘 要】隨著經濟的增長與社會的進步,逐漸發展起來的公共事業管理具有很強的全局性,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公共事業管理對于促進社會整體層面的前進越來越重要。城市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主要場地,如果城市止步不前,停止發展,那么社會乃至全球都會面臨嚴重的危機。公共事業是以城市為主體,服務于城市,并且只有健全公共事業管理才能保證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城市危機和其他相關問題,這也讓很多城市管理者逐漸意識到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健全公共事業管理已經成為城市發展必須解決的難題。
【關鍵詞】公共事業管理;城市;可持續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的規模越來越大,公共事業管理也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漸地受到人們的重視。長久以來,人們對于公共事業管理制度都有著很深的研究。城市是人們在進步過程中匯聚而成的集中生活場所,我國的城市化發展正在飛速地完善。城市自古以來都是文化、政治、經濟以及人們生活的主要地方,但是,隨著城市的空前進步,給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了一些負面的效果,比如人口聚集度太高、交通嚴重堵塞、環境逐漸惡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惡化、城市管理不到位、資源漸漸短缺等等,這些都給我國公共事業管理帶來了嚴重的挑戰。尤其我國正處于發展階段,在資金、技術與管理制度方面都存在不足與欠缺。當出現了這些問題時,如何能順利解決這些問題,讓我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走向正確的道路,已經成為我國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相關基本概念
(一)公共事業管理的基本概念
公共事業管理是指在正確的社會責任觀的形成下,充分實現社會的公共事業功能與義務,高效治理社會運轉對社會以及環境的制約,盡最大努力地保證社會、環境以及經濟的公共價值的管理方式。公共事業管理也可以被稱作是社會價值目標管理方式,將社會作為公共事業不同層次主體的載體,實現多元化的價值追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將公共事業的意識灌輸入管理的過程中,在不斷進步的科學責任觀的影響下,產生了新型的公共事業管理責任。
(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
城市依賴于自然卻又獨立于自然,它完全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產物,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但是它的存在卻又離不開自然,整體來說城市是一個人工生態環境,自身的調節與生存是由人類決定的,經濟的運轉與文明的進步也決定著城市本身是否統一,規劃建設是否合理。但是由于每個國家之間的發展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因此每一個城市的發展也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這就使得城市可持續發展沒有確定下來的公式可以讓所有的城市直接套用,不一樣的城市與國家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制定詳細的可發展戰略。比如一些發達國家由于先進的生產技術與高超的生產水平導致某些城市的環境污染嚴重,資源浪費過度,因此這些國家將這些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定義為“綠色城市”,對于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城市是沒有必要模仿這樣的發展戰略。城市的管理者應該根據城市本身的特征、發展階段以及最終要實現的目的,實施詳細的方案,對城市原本的環境進行改進,創建一個新型的城市人工系統。就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我國的城市正處于經濟的快速發展中,但是一定要注意經濟增長的質量,注重環境的維護,不斷地提高人民生活的質量。當發現城市進步的軌跡發生不正常的變化時,應該敏捷地找出錯誤的地方進行方案上的更替,特別是針對一些比較落后的地區,首先要解決的便是人類生存的問題。可持續發展城市規劃的進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和人們的經濟政治文化息息相關,這個戰略的實施要求人們必須制定詳細的計劃與維護體系,幫助管理者和決策者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運轉。
二、完善公共事業管理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一)公共事業管理服務于城市主體
城市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城市居民的基本要求,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基本思想。城市的管理對象是人,最終服務的對象也是人,城市與人的關系是密不可分也是不可分離的。很久以前就有人意識到人與環境的關系就好像是母與子的關系,既是人創造了城市,也是城市創造了人。城市發展的重要途徑就是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完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地優化人們的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的整體素質。當然在城市中生活的人類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各有不同,所以城市的管理者或者政府應該從各個層次的居民的要求出發,重視各個層次要求的不同之處,將公共事業管理的重點放在城市環境的改善上面,重視城市的基礎設施設備等公共建設方面,例如修建道路、修筑花園、綠化環境等,而不僅僅是吸引投資者、幫助城市的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等等。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在于避免交通阻礙,改善交通問題,優化居民居住環境,只有對這些公共事業做好相關管理措施,才會有更多的百姓愿意居住在這個城市中,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愿意將資金注入這個城市的進步中。唯有城市賺了錢,才會保證居民的生活質量,這才是真正的公共事業管理的價值所在。
(二)公共事業管理保證了城市的正常運轉
在前些時候,我國城市內部產生了一系列的消費者維權活動、保護環境活動、維護人權活動等等其他的城市活動,城市在這些活動的壓力下,必須重視消費者權益,重新建立城市成立的根本目標,增加自己城市存在的合理性,采取正確的措施解決上述活動產生的暴動,這時公共事業管理就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公共事業管理的意識將人們聚集在一起,對社會壓力做出盡可能地回應,將大家的目光集中在公共事業上。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這類問題并沒有得到徹底地改變,社會問題與環境問題愈演愈烈,很多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只追求經濟利益,完全喪失公共事業管理的責任意識,導致出現產品品質惡劣、環境污染等大量問題,城市形象一去不復返,社會問題和公共事業管理問題開始成為城市在運轉過程中不可推脫的責任。此時的城市要對可能面臨的責任進行有效的管理與控制,采取有效的公共事業管理制度,避免出現因這些城市問題發生意外和風險,風險管理強調預防與融入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把公共事業管理融入城市管理戰略中,幫助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獲取獨特的競爭優勢,同時可以保證經濟利益能夠成功獲取。
(三)公共事業管理是幫助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法
公共事業管理的實施是比較緩慢的,但是能夠在正確實施之后立馬見到成效,可是這并不意味著公共事業管理包括城市的所有管理,和政府其他的管理措施比如行政管理相比,公共事業管理更加偏重于社會自愿管理的模式。不過這種自愿形式的管理需要建立更加快速有效的評價制度。在城市中進行公共事業管理時要重視公平理念的貫徹,維護公共利益,保證社會的公正,從整體上實現社會的價值,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實現共同富裕。在真正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管理主體是政府,而處于不同層次的政府擔任著不同的社會責任與管理職責,政府在實施自己的管理職責時,要保證公民共同參與,強調公平公正公開。因為只有城市發展,人們的物質水平才能提高,人們才有更多的注意力滿足精神上的需求,才能自覺保護公共設施,維護公共事業。從自覺愛護花草樹木、不亂仍垃圾,到自覺撿起地上的垃圾,關愛弱勢群眾,積極參加節約社會資源的活動,維護城市正常運轉等等,只有人們提高了自己的精神素養,才能共同完成公共事業管理。
【參考文獻】
[1]邱魯軍; 呂華;完善公共事業管理 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9-15 .
[2]王世俊.淺談公共事業管理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意義[J].黑龍江史志, 2010-10-08.
[3]王育.完善的公共事業管理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J].海淀走讀大學學報, 201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