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梅+李嫣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迅猛發展,我國教育也由以前的精英教育全面步入大眾教育的軌道,全民素質和受教育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與此同時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成為政府、高校和社會亟待解決的難題。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同時還可以為和會經濟帶來新的發展引擎,進一步拉動就業,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因此采取適當措施促進高校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尤其是在科技領域,具有很高的積極意義。本文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創業問題,從政府、高校和社會三個角度提出了相應的引導促進措施。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創業;措施
一、引言
我國在1999年開始將高校招生的規模進行擴大,近年來高考招生的規模已經持續增長了近20年的時間,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畢業生離開學校走向職場和社會。同時我國的就業機制也從“國家分配”向“雙向選擇、自主擇業”轉變[1],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目前從高校畢業生整體的就業去向來看,非公有制企業是當前高校畢業生的最主要的去向。據相關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高校畢業生會走向民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工作崗位。國家統計局的普查顯示,我國每千人所擁有的企業數目僅為2.5個,而普通發展中國家的這一數值比我們多22~27個[2]。由此看來我國非公有制企業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這就為高校畢業生來進行自主創業,尤其是高科技產業技術創業,提供了可行性較好的現實經濟環境。
促進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是一個社會化的大問題,不僅僅高校應該對之進行引導,政府和社會也應該采取相應的舉措。
二、政府應加大對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作為調控高校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的核心機構,應該出臺積極的扶植政策,特別是相關的資金鼓勵政策以及貸款金融政策等。
(一)強化政策制定,完善創業機制
政府應當針對高校畢業生的自主創業制定詳盡可行的激勵政策,同時應該建立健全相關的職能部門,引導高校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同時應該完善一整套政策體系,并制定每項具體落實單位的職能,強化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每個環節的監督管控[3]。
(二)創建自主創業網絡平臺
組織搭建針對高校畢業生的自主創業網絡平臺,針對高校畢業生綜合素質強、信息處理能力強的特點,建立區域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新網絡平臺,以方便就業政策的發布,方便學生進行政策解讀[4]。另外各級人力資源保障單位應適時組織相關專家,對高校畢業生進行創業教育,避免出現盲目創業以及創業水平低的現象。網絡平臺還可以起到很好的信息發布的作用,為高校畢業生了解當前經濟環境和市場動向提供一個優質的信息。
(三)重視高校畢業生創業金融政策制定
由于高校畢業生剛剛要從學校步入社會,資金缺乏是這個群體面臨的最為現實的問題,政府職能部門應該重視高校畢業生創業的金融扶持政策制定,健全金融服務體系。應該從這幾個方面重點著力:采取積極的財政補貼政策、提高小額貸款額度、降低注冊資本限制、積極的稅費減免政策等。為高校畢業生營造良好的創業金融環境[5]。
三、高校應加強創業教育
高等學校是畢業生的具體培養單位和就業創業直接職能機構,高校對畢業生創業行為的影響是最為直接的。高校應該加強高校畢業生的創業培訓、優化創業服務并加強自身師資建設。
(一)強化創業培訓,優化創業服務
高校應該定期組織社會知名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對目前市場環境以及自身成功的經驗等,高校應當優化目前教育模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高校畢業生的創業意識。
同時,為了促進畢業生的高效的進行創業,高校應該將畢業生的創業水平納入日常管理教學計劃。為畢業生創業提供一站式的服務,減少中間環節,并將其納入高校就業部門工作績效進行考核,切實提升高校對畢業生創業的支持力度。
(二)建立專門的創業孵化基地
目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面臨創業項目水平不高的問題,因為大學生對市場需求等信息缺乏,對創業項目的探索能力還不足夠好,高校應該積極的建立專門的創業孵化基地,引導學生結合區域經濟和區位特點,創業需求情況,進行積極且有針對性的創業項目孵化,此外還可以為畢業生提供免費的創業風險評估和指導,并給出建議意見,從而保證創業具有社會價值和發展潛力[6]。
(三)提高創業教育師資力量
目前高校教育在日常教學、科研教育等領域的師資力量基本已經得到了較好的保障,但在創業領域許多老師都存在眾多的不解之處。在當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日趨普遍的情況下,高校應切實加強自身在這一領域的師資力量。積極組織本校老師進行一些創業教育培訓,可以適度聘請一部分企業成功人士親自進行相關經驗的講解,從而擴大大學生創業知識的匱乏。同時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創業,相關指標應該納入老師的績效工資,全面提升教師創業輔導的專業化水平和工作熱情。
四、社會應該營造良好的氛圍
高校畢業生無論選擇就業抑或進行自主創業都將步入現實社會,良好的社會氛圍將更加有利于高校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這就需要廣大媒體工作者加大宣傳力度,制造良好的社會輿論,切實改變人們對創業問題的保守看法,從而從精神層面間接促進了高校畢業生的創業行為。
另外社會還應該為高校畢業生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積極投資高校畢業生的創業項目,為高校畢業生提供社會資金支持,進一步彌補資金來源單一的不足,從物質層面促進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
五、結束語
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因為高校擴招的影響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加上往年為就業畢業生的擇業,就業競爭壓力大,就業形勢嚴俊。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實現高水平就業。同時我國的非公有制經濟水平與其他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諸多不足,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這些都為高校畢業生投身自主創業提供了現實基礎。促進高校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不僅僅只是學校的責任,政府和社會都應采取積極措施,引導高校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以提升G高校畢業生的自主創業水平。
【參考文獻】
[1] 聶怡婷. 上海市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支持體系的有效性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 2012.
[2] 新華社.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N] .中國青年報, 2008 -01 -08(4).
[3] 安光. 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問題研究[D]. 江西農業大學, 2012.
[4] 曹麗娜. 當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探微[J]. 教育教學論壇,2016,11:34-35.
[5] 鐘強,姜崢. 影響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社會因素作用模式研究[J]. 學理論,2011,11:300-302.
[6] 竇繼來. 構建高校畢業生創業服務體系的思考[J]. 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0,03:96-9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