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偉 廖芳
【摘 要】人文素質教育是醫學生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途徑有多個方面,而在醫學基礎課程教學中有意識有組織地穿插滲透人文素質教育是其中一條重要的途徑,本研究以《藥理學》課程為例,詳細探討了在基礎醫學課程教學工作中如何對醫學生有效地進行人文素質教育,以滿足社會需求和醫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醫學基礎課程;人文素質教育;藥理學
人文素質是醫學生應具有的一項基本素質。人文素質是指由情感、知識、觀念、能力、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個人的內在品質,是人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個人文化修養、精神道德與價值觀念[1]。而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人文科學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使之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相對穩定的內在品格[2-3]。人文素質教育是醫學生職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在培養醫學生健全的人格、樹立醫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增強醫學生的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
1 醫學生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一百多年前美國的一位醫生特魯多的一句名言,它很好地向我們顯示了醫生工作的本質,醫生需要依靠精湛的醫術醫治病人,但是醫術不是萬能的,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這時人文關懷就顯得至關重要,所以優秀的醫生不僅需要具備高超的醫術,而且還要具有高尚的人文道德情操。醫學生作為未來的醫務工作者,在其職業教育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習和掌握全面的醫學知識和技能,而且需要經歷人文素質的培養,使其具備深厚的人文素養。然而在當今社會,受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很多醫學生只重視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不重視人文素質的培養,人文知識普遍缺乏,人文品質缺失,從而可能會給其今后的職業生涯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所以在醫學院校對醫學生開展和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是當今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也是促進醫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2 醫學基礎課程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是人文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1998年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4]指出,“我們所進行的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工作,重點指人文素質教育。主要是通過對大學生加強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教育,同時對文科學生加強自然科學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體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該意見向我們指出了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而如何對醫學生進行和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其途徑有多個方面,包括根據培養目的和要求在相應的培養階段對醫學生開設人文社會科學如歷史、法律、倫理、哲學等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利用節假日組織醫學生開展義診、慰問、社會調查、參觀愛國主義基地等社會實踐活動、創建適合醫學生發展的校園人文環境等。而在醫學專業課程,包括醫學基礎課程和醫學臨床課程中穿插滲透人文素質教育也是對醫學生進行和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醫學生在醫學職業教育中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各門醫學專業課程,掌握各種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從事醫學專業課程授課的教師應充分利用好這樣的機會,在努力提升醫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利用各種措施對醫學生實施人文素質教育,不斷地促進醫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
3 醫學基礎課程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藥理學》課程屬于醫學基礎課程,這里以《藥理學》課程為例,對醫學基礎課程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措施和方法進行探討。
3.1 追溯發展歷史
《藥理學》是一門介紹藥物的課程,在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可適當介紹藥物發現的歷史,特別是我國中醫藥的發展歷史和我國科學家所做的貢獻,一方面,讓學生感受科學家堅持不懈、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另一方面,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凝聚力。
3.2 理論聯系臨床
《藥理學》是一門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在學習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藥物與臨床疾病的診療過程聯系在一起,向學生介紹藥物在臨床上可以用于哪些疾病的防治,為什么可以用于這些疾病的防治,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不良反應的發生。這里需要特別強調藥物的不良反應,我們用藥的對象是病人,一旦發生不良反應,病人的身體健康就會受到威脅,甚至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所以一定要在顧及病人安全的情況下使用藥物。可向學生介紹歷史上一些有名的藥物不良反應事件,如“反應?!笔录鰪妼W生使用藥品的安全意識,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
3.3 加強自主學習
在理論教學中,可就某些專題適當增加分組討論,讓學生自己針對相應的專題提出問題,通過查閱資料,相互分析和討論,最終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教學中,組織學生以分組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各項實驗任務,不斷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團結合作、堅韌不饒的素質和品質。
3.4 愛護實驗動物
《藥理學》實驗中需要使用多種實驗動物,如小鼠、大鼠、家兔等,這些實驗動物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我們應教育學生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善待實驗動物,不能戲弄和虐待動物,盡量減輕動物的痛苦,對動物給予人文關懷,培養學生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懷。
3.5 嚴肅學習紀律
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嚴肅課堂紀律,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公共道德意識水平。
3.6 引入考核機制
《藥理學》考核成績包含有平時成績,在平時成績中加入人文素質的考核因素,對學生在課程教學中人文素質表現進行評定,促使學生主動地加強自身人文素質修養的培養,促進人文素養的提升。
4 結語
在醫學基礎課程教學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是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其方法與途徑有多個方面,以上所探討的是目前在課程教學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當然這些方法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也需要進一步的挖掘其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另外授課教師作為在醫學基礎課程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倡導者和組織者,自身也需要加強人文素養的培養,以自己道德風范去感染學生,同時也需要有意識地精心地組織教學,結合學校的其他教育途徑共同促進醫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以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唐宏貴,周細琴,黃靖,等.高校體育教師人文素質結構與社會評價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38(2):119-122.
[2]趙降英,鄭飛云.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模式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2(1):50-51.
[3]崔玉江,周葉芹.融人文素質教育于專業課程教學的實踐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2(26):120-121.
[4]教育部.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Z].1998.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