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都建
【摘 要】高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是高校進行科學研究、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在教學和科研中需運用大量儀器設備和試劑藥品,因此,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尤其重要,本文針對本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指出存在的安全隱患并提出對策,為實驗教學的有效進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安全隱患;安全管理
21世紀,生命科學迅速發展,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作為聯系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重要學科,是醫學院校學生的必修課,而實驗課則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隨著一些高校教育模式的轉變,對學生動手和科研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中涉及到的儀器設備日益增加,易燃、易爆、有毒試劑藥品的使用越來越多,實驗過程可能伴隨高速離心、高溫、高壓等特點,實驗廢棄物的處理不當,使得實驗室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因此,加強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建設和安全管理對實驗教學和科研活動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意義[1]。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需要在發展中不斷的進行改進和完善,我們針對本實驗室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的準備和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總結并提出防范措施,以確保實驗教學順利進行。
1 實驗室不安全因素分析
近年來我校的招生規模逐漸擴大,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工作量急劇增加,實驗儀器設備、試劑藥品的使用量越來越多,實驗室的安全面臨以下幾方面問題。
1.1 儀器設備因素
基礎生化實驗中常用儀器設備包括高速離心機、恒溫水浴鍋、高壓滅菌鍋等,這些儀器在使用時未按操作規程如使用時離心機沒有配平、水浴鍋溫度異常、電路老化仍在使用等會造成儀器設備的損壞從而引發安全事故。分子生物學實驗中經常用的二氧化碳、氮氣等壓縮氣體容器在搬運使用時發生碰撞極易引起爆炸的事故。此外一些需要在紫外燈下操作的實驗若防護不當會引起人體眼部和皮膚的不適,長期接觸會誘發癌癥。
1.2 試劑藥品因素
基礎生化實驗中用到的危險試劑藥品如易燃易爆的乙醇、甲醇、三氯甲烷等,強腐蝕性的濃硝酸、濃鹽酸、苯酚等存放不當或保管不善都會使其發生變化,降低使用效果,有的甚至會引發重大事故。分子生物學實驗中經常用到丙烯酰胺、溴化乙錠、TEMED、DEPC等試劑會對實驗人員的身體健康有很大危害。
1.3 實驗廢棄物因素
在基礎生化實驗中會產生一些有毒、強腐蝕、有刺激性的化學廢液或氣體,分子生物學實驗后廢棄的菌液、移液槍頭、離心管、使用過的組織樣品等,這些廢棄物如果未經處理隨意丟棄,會造成病毒傳播或環境污染,直接或間接的危害人體健康。
1.4 安全防范意識薄弱
部分學生安全觀念不強,不按操作規程操作儀器設備,常見的現象如將早飯帶進實驗室;隨意接觸毒性試劑藥品;在實驗課堂上吵鬧嘻戲,造成課堂混亂等,這些行為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2 防范措施
為了避免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實驗室安全事故,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處理解決好實驗室安全的問題,防止事故發生,需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2.1 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為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加強師生的安全意識,防止實驗事故,我們制定了相應的規章條例,并要求所有進入實驗室的師生嚴格執行,儀器設備的使用要建立嚴格的工作責任制度,儀器設備要責任到人,加大對實驗技術人員的基本操作培訓,特別是大型精密儀器應實行專人負責[2]。對違反儀器設備操作規程者,實驗技術人員有權要求其停止使用。對實驗室內的儀器設備應按精密程度分級使用,在實驗開始前檢查儀器裝置是否完整穩妥。
2.2 加強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管理
實驗室常用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是保證儀器設備量值穩定、可靠的常用手段。特別是對大型儀器設備要注意防塵、防潮、防霉、防曬。做好儀器設備的分類,根據各自的特點要求進行維護保養對故障儀器設備及時登記報修。同時建立各種儀器的操作規程,在學生初次使用儀器時實驗技術人員應事先講解,并隨時注意給予必要的指導,讓每位學生都能標準、規范、合理的使用儀器。例如高速離心機在使用前應配平,恒溫水浴箱和高壓滅菌鍋在使用前應檢查是否有水,并且在使用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儀器狀況不得離開崗位[3]。在實驗結束后,實驗技術員應切斷實驗室所有儀器電源同時檢查水龍頭是否關閉以防引起火災水災。
2.3 試劑藥品的安全管理
實驗室設立專門的試劑藥品室,依據試劑藥品自身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分門別類存放,并設置編號。易燃易爆強腐蝕的試劑藥品應要專人、專門儲藏室、專柜存放,實行雙人雙鎖管理制度,同時建立易燃易爆有毒試劑藥品的領用登記制度。規范管理危險化學藥品包括藥品的合理定購、合理存放、合理使用。
2.4 加強實驗人員安全防范意識教育
有危險的實驗在操作過程中應使用防護眼鏡、口罩、手套等防護設備,如產生刺激性氣體或有毒氣體的實驗應在通風櫥內操作,可產生含生物因子的氣溶膠的實驗應在相應的生物安全柜內操作。
2.5 廢棄物的處理
絕大多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實驗中,實驗后都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各種廢物、廢液、廢氣、有毒有害的包裝容器和微生物污染物,均應按屬性分別妥善處理,以免對環境及人體造成污染、損害。例如蛋白質硝酸纖維薄膜電泳后的漂洗液可經活性炭吸附后回收利用,試驗后的動物尸體應統一于焚燒爐內焚燒,分子生物學實驗后的腫瘤細胞、細菌等應經過滅活和消毒處理。
實驗室安全問題是一個涉及多方面的問題,我們應充分了解并熟悉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建立安全制度、培養安全意識,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把安全教育納入到正常的教學工作中,按照相應的對策去做好防范工作,使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課堂真正成為輔助教學中培養人才的重要平臺。
【參考文獻】
[1]孫莉麗,李榮華.高校生化實驗室的安全管理[J].學術論壇,2010(2):281-282.
[2]李丁,曹沛,王萍,等.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構建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3):274-277.
[3]鄧鳳,扈瑞平,薛昕,等.醫學院校生物化學實驗室安全問題淺談[J].中國實用醫藥, 2012,7(33):272-273.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