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思藝
【摘要】技術創新讓融資方式出現諸多變化,使得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實現結構轉化,出現眾多的衍生品。當前,金融行業呈現的衍生品的等級較低,隨著金融發展形勢出現一定的轉化。雖然衍生品的發展種類較多,但是因為其發展等價較低,就導致在發展過程中出現諸多的信用風險。這些風險的出現,讓整體金融發展呈現很多的發展不穩定性,為此要實現有效的解決,提升金融行業發展的質量。本文在此基礎上對該項內容進行一定的研究,并提出一些解決的意見。
【關鍵詞】商業銀行 金融衍生品 信用風險 管理分析
一、前言
金融行業中的衍生品是指金融在創新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產物,屬于一種新型的產品,能夠讓行業實現較高質量的發展。同時,衍生品也是全球在進行金融研究工作中的一項主要工作和板塊。可以說,金融行業的衍生品是當前實現金融推動建設的一項主要的力量,影響著市場發展的具體程度和質量,是商業銀行在實現有效競爭中的一項產物。為此,要對其進行有效的研究,讓整體工作的開展更加具有科學性和研究性,讓商業銀行實現健康的發展。
二、商業銀行在發展中出現的衍生品存在的信用風險種類分析
(一)流動性
出現流動性這種風險主要是因為從事具體工作的人員,未能在合理或者是規定時間中,以比較合理價格將工具進行出售工作,以此對銀行造成數額較大的損失。出現這種風險對銀行所引起的影響是最大的[1]。也是對銀行發展呈現較為嚴重的制約性,讓銀行不能實現較高的經濟發展。同時,流動性這種風險也是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風險,資金在實現流動的過程中存在較高的風險。
(二)法律風險
商業銀行在具體的發展中,不僅會出現因為資金流動而出現的風險,同時也會因為違反國內法律的一些規定而出現的風險——法律風險。衍生品出現法律風險很大程度是一些合約的具內容和法律內容出現相違背的現象,而出現的經濟損失問題。可以說,從某種層面講,這種風險對商業銀行在市場環境中的影響很大[2]。因為是違反法律規定出現風險,是不可進行翻轉的。但是,基于市場發展的具體狀態說,出現這種風險主要是法律建設存在不完全性而導致的,為此要重視法律方面的完善。
(三)操作風險
商業銀行出現操作風險的誘發因素較多,系統失誤,人為主觀層面的因素,以及不受系統操控的外部事件。這些因素的影響,都會讓衍生品出現一定的風險,主要是交易損失[3]。一般這種損失是可以通過有效的決策實現避免。在面對操作風險時,要利用參數分布的方法對風險出現的具體概率實現科學的計算,實現明確形式的操作風險具體參數分布的情況掌握。
三、衍生品在金融行業發展中存在的管理缺點
(一)法規建設存在缺失性
上文中提到,金融行業呈現的衍生品的等級較低,在法律層面雖然實現一定的法律建設,但是硬性的建設存在很大的缺失性。國內在進行金融監管的時候,主體發展方向存在很大程度隨意性。出現隨意性的主要原因為衍生品在發展環境中的對待性不夠嚴謹[4]。糾紛解決需要利用法律進行解決,提升整體法制建設保全性。可以說,未能實現法律建設就會讓風險存在發展的外部空間,制約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的穩定運行程度。
(二)信息披露力度不夠
金融市場實現較高的發展是和具體金融公司實現有效的聯系,通過這種聯系讓行業實現健康、有效的發展。金融行業中的衍生品是指金融在創新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產物,屬于一種新型的產品,能夠讓行業實現較高質量的發展。國內在進行商業銀行發展和主體建設的時候,整體信息存在不透明的環境中,就使得諸多的衍生品在實現信息披露中,存在很多的不足,整體針對信息披露的實際力量不夠。這一現象就讓衍生品在實現透明信息建設的成果不好,出險一系列的信息問題,不利于整體行業的發展。
(三)信用監控不足
在建設信用監控的時候,主要是利用國外模式進行套用。這樣雖然能夠讓監控模式現實國際發展,但是也會讓系統分析的時候,存在不全面的問題。這樣的發展模式也不能讓在進行交易的過程中對風險進行責任的承擔,不利于整體風險管理工作實現較高質量的發展。總體講,國內在開展衍生品具體信用風險監控的時候,存在較多的局限性,不能讓商業銀行實現完全風險的管理和具體舉措制定。
四、提升衍生品在商業行業發展中的風險管理程度的策略分析
(一)對法規實現一定完善
可以說,要讓整體市場實現高度發展,呈現較好發展效果,需要利用法律進行一定的完善。利用法律讓衍生品在具體管理的時候,解決潛在的管理和發展風險。也就是說,法律在實現管理建設的時候,要針對衍生品所具有的特征和環境實現有效的保護。健全整體市場發展環境中的穩定性,讓衍生品實現較高的風險管理。
(二)開展規模化的信息披露
經過研究表明析,可以對操作風險實現一定的預防和避免,讓衍生品實現健康的市場運行。所以在發展過程中要開展規模化的信息披露,讓流動風險實現較高程度的解決。衍生品影響著市場發展的具體程度和質量,是商業銀行在實現有效競爭中的一項產物,必須要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和信息披露。可以選擇統一較強的程序對企業會計記賬行為實現初步性的規范,也可以將投資模式實現多元發展,讓流動風險實現有效的監管。
(三)強化金融市場信用監控
衍生品在金融環境中實現加高的發展,要實現高度的信用監控工作,提升金融行業發展中的科學性和監控功能。應該在研發和具體市場推廣過程中實現高度的監管,讓其實現良性的發展[5]。所以,在發展的環節中,要強化金融市場信用監控,讓市場實現健康的發展,讓衍生品能夠實現較高質量的信用監控,提升整體風險管理的質量。
五、結論
商業銀行在實現經濟促進和增加的同時,也出現一些衍生品。如果不能對這些衍生品實現較高的信用管理,就會出現較多的信用風險,讓商業銀行呈現限制發展的因素和問題,不利于整體行業發展。為此,要針對這些問題和管理過程中的不足,開展有效的解決,提升整體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可以從對法規實現一定完善,開展規模化的信息披露,以及強化金融市場信用監控等途徑實現有效的信用風險解決。
參考文獻
[1]仲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6,(14):22-23.
[2]易小卜.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信用風險管理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02):32-33.
[3]王巧燕.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管理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5,(06):318.
[4]張夢瑤.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風險管理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06):59.
[5]楊丹丹.探討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管理[J].中國集體經濟,2014,(1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