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鵬程



【摘 要】高原立井鑿井速度慢、工期長,原因復雜。通過QC活動,對主要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最終確定了主要因素,采取針對性措施,保證了工程質量和進度,提高了作業人員的責任心和質量管理意識,學到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為提高高原地區施工效率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QC活動;高原;立井施工;提高進度
立井施工地質條件復雜、斷面積大、工序多,高原立井施工受高寒氣候、地理位置因素影響。提高鑿井速度,縮短井工期難度大。QC作為質量管理的一部分,QC小組是以改進質量狀況,提高小組人員素質、降低消耗、提高經濟效益為出發點,應用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而開展的活動[1]。我們決定通過QC活動,分析影響高原立井施工的因素,提高施工進度。青海煤業集團魚卡二號井是青海省能源重點建設項目,設計生產能力300萬t/a,礦井回風立井工程具有典型的高原立井施工特點。
1 工程概況及課題目標
青海煤業集團魚卡二號井回風立井工程,井深624.381m,井筒凈徑6.0m,井筒鎖口段長28.6m,采用雙層鋼筋C40混凝土砌碹支護,鋼筋間排距為300mm,支護厚度為800mm。井筒基巖段長595.781m,采用C30素混凝土砌碹支護,支護厚度為450mm,井筒設有壁座4個,每個長3100mm,鋼筋混凝土支護。此外還包括:馬頭門20m,半圓拱斷面,雙層鋼筋C30混凝土砌碹支護;休息硐室2個,每個深3m。
工程項目開工來,施工進度20~30m/月。施工安全、質量、進度未達到預期合同要求,極大地影響創優工程目標。選定施工進度提高到70m/月以上,成立QC活動小組。
2 原因分析
以井筒隱蔽樁號+3143.1~+3125.1m分析,組織全體成員開展調查收集資料、召開綜合分析會。工程進度影響調查統計見表1,按4M1E,即Man(人)、Machine(機器)、Material(物)、Method(方法)、Environments(環境)現場管理五大要素進行剖析[2],繪制影響高原立井施工進度分析關聯圖,見圖1。
分析工程進度影響原因:
1)施工傘鉆(多臂鉆)需要由多年施工經驗工人操作,然而鑿井工人普遍文化素質較低,高原地區環境艱苦人員流動性大,培訓不及時,工人綜合技能差。
2)立井作業空間狹小,各種設備管線較多,工序復雜,交叉作業頻繁。施工采用手持式風炮打眼、掛圈背板、螺旋砌石的方式勞動強度大,加之高原作業工人體力消耗快。
3)地處高寒偏遠地區,物資供應極為匱乏,電力、水源時常中斷,對施工影響較大。尤其是凍期,施工更加困難,設備故障頻發;砂、石等材料凍結成塊,井壁混凝土凝固速度慢。
4)立井施工電氣設備多,高原地區地理位置偏遠,維護保養不及時,設備易損件、材料供應滯后。空壓機、絞車、穩車、傘鉆、大抓、風機等設備備用數量不足。
5)井筒施工,需要穿過多個含水層,高原地區地質資料不健全,制定防水計劃措施、安排探排水工作,占用工期較多。
3 制定措施
根據確定出的主要原因,QC小組進一步的研究分析,制定措施:
1)加強各個崗位操作技能培訓。對絞車、攪拌機、抓巖機的司機和重要工種(如設備維修工、鉆眼工等)的操作人員,定期舉行技能培訓和行業交流,保證他們的技能水平。
2)實行設備承包制。對重要的機電設施,如絞車、攪拌機、抓巖機等,實行設備責任承包制,責任具體到人并設立獎罰制度。
3)提前做出計劃,聯系好由廠家直接發貨,合理分配好資金問題。做好職工使用零配件的意識教育工作,在需要的情況下并要求廠家安排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指導。
4)對如絞車、攪拌機、抓巖機等重要設備,在不影響正常作業的前提下進行定期的全方位檢修,對懸吊設備、天輪平臺等大型設備則強化日常保養檢修。
5)做好礦區的地質水文普查摸底,優化制定立井檢查孔施工方案,提高井檢孔的質量,確定最優治水規劃[5]。
4 效果檢驗
QC小組通過PDCA動態循環實施后進行考察,每模實現3.6m成巷,工期控制在36小時內,驗收合格率達100%,達到預期70m/月以上,施工進度調查統計,見表2。在單循環時間大大降低、進度加快、節約大量工期,成本節省構成,見表3。工期節約計算:624m÷30m/月=21月,624m÷70m/月=9月;在人工費和設備費用上節約大量成本。相同的一個月時間所創造的利潤價值=174.7萬元-37.7萬元=137萬元,且提前11個月完成合同工程量。
5 取得成績
經過QC小組PDCA循環活動工取得了預期效果,團隊成員充分認識到全面質量的科學性、群眾性和有效性的意義,在QC知識、個人素質、解決問題能力、團隊精神、職工意識方面能力均有顯著提高。活動前后QC能力對比,見圖2。經濟方面,極大地提高工程進度,減少了人工費、材料費,降低了成本。為企業打造優質精品工程打下堅實基礎,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推廣前景
6 結論
通過QC活動,較好的解決了高原地區立井施工進度慢的問題,分析出影響高原立井施工進度的因素及解決措施。促使企業不斷探索管理方法,創新管理模式,運用現代管理手段,結合工程實際,在細節處追求卓越的施工理念,提高工程質量和工藝水平,創建優質精品工程。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
QC活動不僅增強團隊協作精神,充分發揮了成員積極性和創造性[3]。提高了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增強了質量管理意識,掌握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為企業今后在施工中解決類似問題和開展QC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羅宇偉.應用QC小組降低混凝土色差[J].山西建筑,2015,41(23):252.
[2]李景元.現代企業現場管理行為[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1.
[3]張小燕,吳婉玲,等.開展QC小組活動改善病房的空氣質量[J].護士進修雜志安全,2001,16(11):820.
[4]馬海居,張學兵,等.提高高原立井施工進度[R].2011.
[5]胡功全,崔利中.青藏高寒地區立井快速施工實踐[J].建井技術,2009,30(1):14.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