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莉
【摘 要】本文以佛山市圖書館(以下簡稱佛圖)為例淺述了微信公眾平臺(簡稱微信平臺)的傳播特點及其在圖書館閱讀推廣中的作用,并就佛圖微信平臺現有的問題及今后的發展進行了思考與建議。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閱讀推廣
閱讀推廣工作是圖書館的核心工作,微信平臺憑借獨特的優勢繼QQ、微博之后成為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新途徑、新方式,在圖書館閱讀推廣中作用突顯。
1 微信平臺在閱讀推廣中的傳播優勢
1.1 低成本:背靠騰訊公司強大的技術支持,因成本低廉、性價比高而成為圖書館最好的閱讀推廣平臺。以佛圖微信平臺為例,年推送信息約千條,除交納300元認證費外,微信宣傳成本為零,但從讀者閱讀與反饋量來說卻效果良好。
1.2 巨量的潛在讀者群。佛圖微信平臺從2014年3月運營以來,關注的讀者人數已發展為4萬余人,這個數字仍在穩定上升中。這是圖書館獨立開發APP移動服務所無法比擬的。
1.3 更強的互動性。相較于微博,微信具有更強的粘性和溝通性。讀者與圖書館之間通過發送信息實現同步即時的在線交流;已關注讀者利用平臺的自動回復功能可根據指定關鍵字,輕松獲取所需的閱讀活動信息,如只要在佛圖微信平臺上回復“jt”“zl”即可得到佛圖講壇及展覽信息。
1.4 即時閱讀。隨時隨地利用手機閱讀已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生活習慣,已關注讀者在收到圖書館微信推送的信息后便可即時即地進行閱讀。
1.5 較好的用戶體驗。眾所周知,無論是微信注冊還是關注公眾號,其方式都非常簡單,能在很短時間內能串聯起大規模用戶群體的社交網絡,便于圖書館閱讀服務的推廣。
2 充分利用微信平臺,促進圖書館閱讀推廣
2.1 推送閱讀推廣活動信息
微信平臺的群發消息功能可以將活動信息主動、快捷、精準地送達每一位關注讀者,送達率100%,即佛圖的每一條活動信息可一次傳送給4萬已關注讀者。這種傳播力是傳統海報(讀者經常視而不見)及微博、官網無法具備的。
活動信息主要有:品牌活動的預告、重大節日及讀書節系列活動預告、讀者服務類通知/公告及其它精彩活動推薦等。
2.2 線上互動活動的組織開展
利用微信平臺,配合各部門實地開展的各類閱讀活動開展線上活動,加強與讀者的微互動、活躍微信平臺氣氛、調動讀者的熱情、增加讀者粘性。如線上進行的活動報名、角色募集、微信搶票、微信投票、讀者薦書、圖書評選活動、征文比賽等互動性活動。
2.3 建精品欄目,推經典閱讀
精品欄目,可以使讀者對微信內容有一個清晰地認識,選擇性打開自己喜歡的欄目,同時形成一定的品牌模式和微信風格。佛圖微信平臺的“畫·閱讀”欄目:文與畫與經典著作的推薦為內容;新推出的“南風悅讀”是一檔有聲欄目,播出佛山本地作家的小說、散文等作品,還能聽到佛圖品牌活動“蜂蜂故事會”的精彩內容。深受讀者們喜愛,也豐富了讀者的微生活。
2.4 注重館藏資源的推送
佛圖微信平臺注重館藏資源的推薦:一是,推送活動信息時增加與活動相關的延伸閱讀推薦以提高傳統紙質館藏文獻利用率,如借閱部如需發布其“佛圖群英會”活動時,還需為讀者進行相關原版原外文圖書等推薦;二是,重推館藏數字資源,如學習類軟件的使用培訓、數據庫使用說明、數據庫功能介紹、論文數據庫推薦等。
2.5 即時回復讀者咨詢
關注讀者可以用文字或語音等方式直接與管理人員對話,提出問題及建議。一對一的交流方式保留了讀者的私密性,使讀者的提問暢所欲言。館員也可以隨時隨地接收讀者咨詢、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況進行多層次反饋。常見的問題可以通過自動回復功能進行解答;較為復雜的問題則通過圖片、語音、截圖、視頻進行回答或講解,使咨詢服務更實時、生動。佛圖設有專職人員每天進行咨詢回復。
3 對微信公眾平臺在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運用中的幾點思考與建議
3.1 加大宣傳,提高關注度
微信用戶是自愿關注。擴展用戶群、積聚關注度方可提高圖書館閱讀活動的影響力。
3.1.1 各服務窗口、圖書館網站、宣傳手冊以及各類培訓與講座信息中輔以二維碼的隨手訂閱方式,擴大讀者對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關注度。
3.1.2 通過佛圖品牌活動如南風講壇、蜂蜂故事會、群英會等帶動微信的關注人數增長。
3.1.3 利用節日如讀書節、國家公眾假日,寒暑假等聚人氣的時段舉辦現場閱讀推廣活動,推廣微信公眾平臺。
3.1.4 可通過微信的“找朋友”、“搖一搖”等功能,向圖書館附近的微信用戶推送問好及圖書館活動信息,讓其感受到圖書館的存在及對其可能形成的幫助。
3.2 加強管理,提升微信內容品質
3.2.1 信息內容當以讀者體驗為重。推送的信息不該成為對讀者的一種騷擾,在整理編輯信息時無論從內容選擇及編輯形式上都應保證整體內容的質量,當以讀者體驗為重。垃圾的、商業的、不實的以及缺乏新意的信息都會造成已關注讀者取消關注。
3.2.2 推送的內容具有可讀性。一是,內容不宜過長和過深。微信閱讀是淺閱讀、碎片化閱讀、快餐式閱讀,過于冗長的文章只會被讀者一刷而過;二是,選材、編輯時要融合知識性、趣味性、創新性、藝術性等特點來吸眾,并產生想閱讀的欲望;三是,推送的信息要考慮到大多數讀者的接受度,普及面較窄的信息盡量不發,或以制定個性化信息服務發送。
3.2.3 避免推送無用信息。一些如圖書館內部會議、總結大會、年底表彰大會、圖書館學會活動信息、圖書館工作紀要等,這些與廣大讀者關聯不大的內容要盡量避免推送,以免引起讀者的厭煩。
3.2.4 繼續打造更多深受讀者喜愛的品牌欄目,提升平臺質量。
3.2.5 推送時間及頻率要適宜。信息推送的頻率過密會對讀者造成壓迫感、厭煩感而拒看;推送頻率過疏會使讀者忽略圖書館微信平臺的存在。應采取定時定期推送消息的方式,一方面,可使微信閱讀推廣服務有規律可循,有利于其作為一項常規性、制度化工作持之以恒地開展下去;另一方面,可以培養讀者定期閱讀圖書館微信信息的習慣,長期以往可使讀者產生對圖書館微信產生閱讀依賴,從而加強讀者的黏性。
3.3 重視對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二次開發
微信公眾平臺自身正在逐步完善,其各種功能也日益開放、強大。但目前佛圖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所能提供的服務還很有限,未能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實現圖書館服務的最大價值,故微信平臺的二次開放理應得到重視。
3.4 綁定讀者需求,提供高質量服務。在國外,很多圖書館向公眾提供大量的如就業信息、處理電商事務、學生課外輔導、車票預定等服務。佛圖微信平臺可借鑒此服務舉措,推出與讀者切實相關的移動服務,將讀者的訴求與平臺服務緊密關聯,以達到推廣(下轉第317頁)(上接第307頁)圖書館品牌與服務的目的。
3.5 注重數據分析,開展個性化定制閱讀信息服務。微信平臺具有數據統計功能,包括用戶分析、圖文分析、消息分析、接口分析等,這些指標不僅反映此平臺的運營基本效果,同時可獲取關注讀者的信息及喜好,通過對其進行多維度、交叉分析,進行更精準的個性化定制閱讀信息服務。例如根據讀者的年齡、職業、所在位置、社交關系、使用行為等數據,分析出該讀者相較于金融時政,對風士民俗、旅游等信息更感興趣,圖書館公眾平臺可根據上述分析結果,對該讀者推送他感興趣的個性化書目信息。
【參考文獻】
[1]周蕾.微信廣告傳播力研究[J].東南傳播,2012(1):22.
[2]張秋,楊玲,王曼.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發展現狀及對策[J].圖書館建設,2014(2):61-65.
[3]蔣琦琦.微信服務在圖書館應用的探索與實踐[J].數字技術與運用,2013(7):201-202.
[4]韋敏革.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圖書館創新服務研究學[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3(5):46-49.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