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青
【摘要】傳統的供應鏈模型都假設供應鏈成員的資金是充足的,事實上資金約束問題普遍存在于供應鏈各節點的中小企業中,真真切切的影響著供應鏈成員的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農業生產環節的資金約束問題尤為嚴重。本文將資金約束納入模型中,對存在資金約束的蔬菜供應鏈系統進行建模,通過仿真對比分析蔬菜種植合作社存在資金約束和無資金約束兩種不同情況下供應鏈的運作狀態,并對兩種情況下供應鏈的績效進行定量分析。
【關鍵詞】蔬菜供應鏈 資金約束 系統動力學
一、引言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產國和消費國。在整個種植業中,蔬菜是除糧食以外栽培面積最廣、經濟地位最重要的農作物,蔬菜產業也已成為我國種植業中第二大農作物產業,成為了增加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在促進國家經濟增長、農業增效、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種植業結構優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些年來,我國涌現了一大批以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代表的新型農業合作組織,這些組織吸收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戶參與到農業產業化的鏈條中,依托農業生產訂單、合同等與下游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展開合作,現代化的農業供應鏈逐漸形成。國家農業部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我國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興經營主體超過250萬個,生產經營范圍集中在蔬菜水果、畜禽水產以及糧棉和一般經濟作物。毛飛(2013)選取了全國9省25縣115家組織結構和規章制度健全、運作模式成熟的農業合作社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從經營的產品類型看,蔬菜水果類合作社數量最多,共57家,占被調查合作社49.6%。
生產環節是農業供應鏈中公認的風險最高、最薄弱的環節,一是因為農業生產前需要采購大量的農資、設備,二是具有強勢地位的核心企業先發貨后付款的要求給農業生產者帶來了大量的應收賬款,資金壓力不斷加劇,又因為缺乏抵押擔保、經濟實力薄弱等問題,農業生產者很難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因而資金短缺問題最為突出。中國金融年鑒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末,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81.68萬億元,其中農業貸款余額為3.34萬億元,占比約4%,而金融機構約20%的存款來自農村。基于此,本文以蔬菜供應鏈為研究對象,運用系統動力學的方法,建立由蔬菜種植合作社和蔬菜收購加工核心企業的二級供應鏈模型,通過仿真對比分析有資金約束和無資金約束情況下的供應鏈績效。
二、資金約束下蔬菜二級供應鏈模型的建立
(一)建模目的及系統邊界
項朝陽(2015)等人跟蹤調查了“海南青椒到北京”以及“長陽蘿卜到廣州”兩條典型蔬菜收購加工企業主導的蔬菜供應鏈,發現在這兩條蔬菜供應鏈中,農戶實際上獲得了鏈條中絕大部分的利潤,但是農戶總體收益仍然不高,問題的根源在于農戶的種植規模太小;而制約農戶擴大種植規模的關鍵因素則是資金。建立資金約束下的蔬菜供應鏈系統動力學模型,旨在研究供應鏈上游蔬菜種植者資金短缺對蔬菜供應鏈績效的影響。
目前,我國蔬菜產業總體的生產格局是“農區為主、郊區為輔”,出現了一批規模大、實力強的蔬菜收購加工企業,這些蔬菜加工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根據需求預測向農戶直接下訂單,實現“訂單式蔬菜生產”。憑借與上游眾多菜農、蔬菜合作社以及下游眾多經銷商、批發市場的合作關系,這些企業往往成為蔬菜供應鏈中的樞紐和主導。該模式的主要構成形式為“合同農戶(或蔬菜種植合作社、生產基地)+核心企業(蔬菜加工企業)+批發市場+零售市場+消費者”,本文建立一個由“合作社-核心企業”組成的二級供應鏈,對供應鏈上游的蔬菜供應子系統進行仿真研究。
(二)模型基本假設
第一,蔬菜供應子系統模型由蔬菜種植者(根據農業生產規模化的發展趨勢,這里的種植者指的是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大規模的生產主體)以及下游的核心企業(蔬菜加工企業)二者構成;
第二,蔬菜種植者的期望種植面積由下游核心企業對蔬菜的需求量以及生產者自身的生產規模以及資金水平共同決定;
第三,蔬菜種植者初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種植能力,并且之后可以根據核心企業的訂單需求擴大種植規模;
第四,蔬菜種植面臨資金約束時,除了直接影響農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的產量外,還會影響到下游核心企業的缺貨量;
第五,蔬菜種植者與核心企業的契約關系較穩定,種植出的蔬菜全部由核心企業到期按照合同約定價格收購,無其他銷售渠道,且蔬菜價格在模型模擬期間內無大幅波動;
(三)存量流量圖
下面繪制更加具體、系統的存量流量圖,并給出系統各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
資金約束下蔬菜供應子系統存量流量圖如圖1所示,模型的方程如下:
核心企業蔬菜庫存=INTEG(采購速率-發貨速率)
采購速率=蔬菜種植面積*單位面積產量
合作社蔬菜種植面積=INTEG(種植面積增長率)
最大可擴大種植面積=MAX(INTEGER(合作社現金量/單位面積投資),0)
面積缺口=MAX(期望種植面積-種植面積,0)
期望的種植面積=期望的生產速率/單位面積的產量
期望的生產速率=庫存調節速率+期望的銷售速率
庫存調節速率=庫存缺口/庫存調節時間
庫存缺口=期望的庫存-庫存
期望的庫存=期望的銷售速率*庫存周轉率
期望的銷售速率=市場需求速率
銷售速率=MIN(市場需求速率, 核心企業蔬菜庫存)
缺貨率=市場需求速率-銷售速率
市場需求速率=400+IF THEN ELSE(Time>=1,RANDOM NORMAL(-20,20,0,5,0),0)
銷售收入=采購速率*銷售單價
合作社現金量=INTEG(現金流入-現金流出)
現金流入=DELAY1(銷售收入,應收賬款收款期)
現金流出=其他成本費用+直接生產成本+擴大規模費用
直接生產成本=(農藥+化肥+灌溉+種子)*合作社蔬菜種植面積
其他成本費用=其他成本費用率*合作社蔬菜種植面積
擴大規模費用=單位面積投資*種植面積增長率
有資金約束時:種植面積增長率=IF THEN ELSE(MODULO(Time,擴大規模所需時間)=1,MIN(最大可擴大種植面積,面積缺口),0)
無資金約束時:種植面積增長率=IF THEN ELSE(MODULO(Time,擴大規模所需時間)=1,面積缺口,0)
(四)模型仿真及結果分析
用Vensim進行仿真,相關變量及參數設置如表1所示:
蔬菜種植合作社存在資金約束和無資金約束情況下系統運行結果如圖2所示:
a.核心企業銷售速率 b.核心企業缺貨率
c.合作社蔬菜種植面積 d.合作社現金量
圖2 無資金約束與資金約束下蔬菜供應鏈系統運行結果對比圖
通過圖2我們可以看到,對于核心企業來說,第3周-第8周,資金約束使其銷售速率急速下降至最低點,并通過18周的時間才逐漸回升至之前的水平,開始重新滿足下游市場的需求,在第3周到第26周之間,核心企業的缺貨率一直為正,最高時達到110左右,表明蔬菜種植合作社在資金約束的條件下,無法按照核心企業的需求來快速擴大種植面積,從而也影響了核心企業的缺貨水平。
對于蔬菜種植合作社來說,當其種植面積無法滿足下游核心企業的需求時,如果資金短缺,合作社只能通過緩慢的資金積累花費24周的時間通過3次擴建來逐步擴大種植面積,而如果沒有資金約束,那么其可以僅花費調整規模所需最短時間8周來一次性擴建到位,當然,一次性擴建在需要一次性支付較高的擴建成本,但在24周之后就能獲得更大的經濟收益,且收益差距會隨著時間不斷增大。
三、結論及建議
基于系統動力學原理建立的蔬菜供應鏈二級子系統模型仿真發現,合作社存在資金約束時,不能夠及時擴大種植規模來滿足下游核心企業的采購需求,這一方面限制了合作社自身的規模擴大速度及收益增長,另一方面也影響了下游核心企業的銷售速率及缺貨率。可以說,供應鏈中任何一個節點成員存在資金約束都會影響到其他成員以及整條供應鏈的運作水平和績效,因此,提高供應鏈整體收益必須重視供應鏈成員的資金約束問題,近些年來逐漸興起的供應鏈金融是解決供應鏈成員資金約束問題的有效途徑,今后,將沿著這個方向繼續研究。
參考文獻
[1]項朝陽,李崇光.收購商主導的蔬菜供應鏈模式利益分配格局——基于兩條典型蔬菜供應鏈的調研[J].中國流通經濟,2015,(08):9-15.
[2]易輝.基于系統動力學的農業供應鏈金融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
[3]毛飛,王旭,孔祥智.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服務供給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軟科學,2014,(07):26-39.
[4]邵嫻.農業供應鏈金融模式創新——以馬王堆蔬菜批發大市場為例[J].農業經濟問題,2013,(08):62-68+111.
[5]陳祥鋒,朱道立,應雯珺.資金約束與供應鏈中的融資和運營綜合決策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8,(03):70-77+105.
[6]凌寧波.我國蔬菜供應鏈運作模式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07.
[7]鐘永光,賈曉菁,錢穎.系統動力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2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