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英
喜歡寫作的人一定要多讀書,不但要多讀書,而且要讀好書。讀書不是讀完就沒事,還要思考。思考的過程就是消化的過程,讀書就要消化,消化成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感受,這樣才能在讀書中得到有益的東西。這對我們寫作是很有幫助的。幾年來,我們教育局積極倡導學生讀書活動,并要求寫日記,要求學生每學年讀幾十篇名著,剪裁自己喜歡值得珍存的文章,寫300多篇讀書日記。期末取得一次優異的學習考試成績。要把讀書和寫作作為一種生活中的一部分.讓學生自覺做到讀書立德、讀書增智、讀書促進寫作。我們學校在學生自己讀書的基礎上,借助網絡信息資源,為學生建立了學習文件夾,讓學生經常利用業余時間上網查閱積極上進的中外名人成長故事、各學校推薦的優秀文章,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邊閱讀邊摘寫,掀起了讀書寫作的熱潮??茖W幻想小說、探險、名人故事、勵志的名言等內容深入到我校每位學生的心田,填補了學生閱讀量的不足。學校定期檢查評比,確保學生教師學有所得,而且受益匪淺。具體感受有以下幾點:
一、有效讀書,能激發寫作欲望。
1.自讀,通過自己反復讀書,理解其意義,提高自己的閱讀質量,文章讀完以后,想一想這篇文章主要內容是什么。
2.小組讀,小組的同學在自讀的基礎上再一次讀議。按照老師的問題理清文章的層次。
3.理解讀,抓文章的重點部分深入理解。閱讀一篇文章,不能僅僅滿足于泛泛而讀,要抓住文章的重點部分仔細品讀。對于不理解的詞語,要查字典、詞典,對于生動形象、含義深刻的句子,要細心體會作者是如何準確地運用詞語的,體會句子的深刻含義和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弄清作者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
4.誦讀,背文章中自己喜歡的部分。一篇優秀的文章,要經常誦讀,學校為此組織誦讀小組,誦讀“精彩篇段”,每周三誦讀,學期末賽讀。這樣不僅有助于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
5.讀后寫寫感受,在每讀一篇優秀文章后,都會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談談感受、然后寫下來。
通過多年有效的讀書,知道不同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不同年齡特點有針對性的讀書。多思考,多調動,不斷地在課堂上提高讀的效率,使得學生輕松起來,找準方法,不斷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讀書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從詞句中可以看出多讀對于寫作有很大的幫助。閱讀也是開拓學生視野的窗口。讓學生博覽群書,廣為汲取,才能開闊視野,才有可能下筆如有神。如果課外閱讀再拓展一下,還應包括學生對社會的閱讀,對生活的閱讀。無論是社會中的人、事、物乃至思想感情,教師都應指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細觀察,處處留意,就可吸取到更加豐富的營養,這樣全面的觸動學生的寫作動機,讓學生在無限的“閱讀”中去寫作,去提高。方法不斷改變。向良性循環發展,不斷地讀好書,多讀書,不斷汲取營養,從學(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生自我出發,消化理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要善于利用時間,多讀書,讀好書,才能體味書中的微妙之處,汲取書籍中的養料。放假就是補充精神營養的最好的時間,列好書目就是你精神的食譜。一本好書,相伴一生。讀書,大道無形。好書不是給你路子,而是讓你去想,去感受,去正視自己的感受,并把它寫出來,相信這些感受才是世界的真實,這才是好書應該給人的內容。不斷思考,不斷積累寫作素材!讀思結合,也更能寫出優秀作品。
我的學生大多喜歡讀書,其中一名平時表現一般的學生在讀《美國總統羅斯福》一書后,他和我們教師討論治理國家的道理,我們教師都為之汗顏,同時還寫了一篇長長的文章:“長大要當外交家”。通過讀書樹立了遠大的理想,發奮讀書。對教師的觸動是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學生,用賞識的語言去和學生交流,不論什么學生,他們身上都有優點,也有缺點,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促進學生閱讀。應該像斯大林所說:“要小心翼翼地培養人,就要像園丁栽培心愛的花木一樣。”把閱讀的雨露灑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讓每一名學生在閱讀快樂成長,都會成為祖國的棟梁。一路享受閱讀,收獲寫作,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我們提倡素質教育,尤其在語文教學中培養聽說讀寫能力。教師教學課堂中狠抓的是字詞、重點語句含義、段落結構的劃分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各類教學參考推波助瀾,斷章取義,從頭到尾,老師講得嗓子發干,學生眼睛瞅著黑板,手記得發酸。試想,這樣的課堂,學生能從教學中學習別人的寫作思想和寫作方法嗎?能聯系實際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嗎?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改革這種課堂模式,在改革的閱讀教學中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語文課本上的篇篇文章,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助練習。比如對文章重點部分或者描寫優美的段落要求學生背誦,然后讓學生默寫或者改編這些文段,這樣的教學方法既符合學生學習語文的慣性,還能增強學生對文章的掌握和理解,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蛘咴谶M行閱讀教學時,首先讓學生閱讀文章中的一段,到分析文章情節的時候,讓學生對文章的結局進行猜測,并根據原文作者的寫作習慣編寫結局,并讓學生講解改編的依據。最后,教師和學生共同閱讀原文的結局。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寫作興趣,對學生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都能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讓學生通過文章作品的精妙和蘊涵的人生哲理,體驗到閱讀的快樂,主動拿起筆書寫自己苦樂悲哀,閱讀教學才能真正走向正道。
總之利用一切時間讀書,讀書成了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讀好書,每天能保持一種樂觀的態度去對待生活、對待學習。遇到問題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解決困難,解決了困難,還能獲得一份成就感,其次讀書使人思索,讓人沉靜。讀著讀著,我發現一切都在發生著改變。這是因為閱讀的視野變了,相應的對實物的理解就變了,寫作的思想也變了。通過讀書活動,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要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地提高自我的素質,還要有一顆熱愛教育的心。把平凡的工作當成一項偉大的事業來干。所以人生更充實快樂。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學以致用,運用到寫作上來,時時用前輩的經驗來引導學生走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