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文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給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方向,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一言堂”為主要形式,從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枯燥無味的教學現狀,轉變為激發學生求知欲,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語文課堂要煥發生命活力,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彰顯自己的個性。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弊端,如漠視學生的能動性,不為學生創設活動等。這些顯然與《新課程課標》所提倡的教學理念相違背。課堂教學的目標是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真正成為學生發展的天地。實現這一目標,先決條件應該是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活”起來,就是不呆板,不被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呢?
一、巧妙設計和諧的民主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情境,首先要求教師要面帶笑容、用親切的話語、飽滿的激情去親近學生。教師還要善待學生,當學生有錯誤時,老師要不訓斥,不懲罰,要耐心指導,當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要給予及時并鼓勵。在教學時,將自己也列為學習的一員,和學生們一起操作,一起討論。對表現出色的學生以“你真棒!”、“你真行!”、“你很好!”等來表揚他們,對學困生不厭惡、不指責。要耐心地指導、鼓勵他們。使他們感到老師也在和他們一起動腦,一起學習。這樣就慢慢地打消了學生對老師的懼怕和隔閡,在輕松愉快地合作學習中完成了學習任務。
二、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樂趣中愉快學習
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教師先在課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種鳥的圖片,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采用故事導入法,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他們請來了一群可愛的鳥朋友,然后出示鳥的圖片,把它們貼在黑板上,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起。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像,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動力
學生只要對學習有了興趣,就能促使各種感官,共同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最佳的心理準備。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份。在教學中,教師應要從實際出發,確立教學方法和手段,創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朗讀,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讓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朗讀,開展朗讀比賽,組織讀書會、朗誦會,寫讀后感等,發掘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發揮學生的一技之長。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給學生提供參與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獨立活動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天地來表現自我。教學《雨點》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充分感悟課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寫的生活場景。可以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組織學生自讀,在自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并在小組內討論,通過討論教師認為學生對有些詞語理解還比較抽象,組織學生通過表演來理解、體會。在動作表演中,發現一些學生表演動作不到位,不自然,表情不豐富,教師要通過評議來引導學生重新體會。一節課,學生始終在他自然順暢的導引之下,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實現重點訓練項目人人都有參與機會。學生都參與了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并以此為契入口,順利的完成了學習目標,課堂也一改沉悶的情景。
六、放飛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知道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局面,學生在課堂上也“活”了起來。
七、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小學教師要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留心學生的優點、亮點,要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發揮學生的特長優勢。教師的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么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對語文學習也就不敢興趣了。作為語文教師應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提高弱勢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呢?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一下分層教學,即經常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練習作業,如果答對了、做對了或者做對了其中的一部分,也要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困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對于學困生還要經常作出一些激勵性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