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艷
摘 要: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最基礎的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項教學內容,學生識字量的多少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也是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所在。對于語文教師來說,就要結合這一時期學生的身心特點來采取科學合理的識字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奧妙,從而為后期寫作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理念的指導下,小學低年級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識字教學作為基礎教學中的重點,它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學生的識字量,而且也會影響到學生后期的語文寫作和閱讀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就要重點對待,結合學生這一時期的身心特征來制定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后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貼近生活,重視實踐
從我國語言文字的起源來看,它來源于生活,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勤勞智慧的結晶。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身心和智力發育上還不是很完善,對于外界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從興趣入手,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并且每一次的實踐活動都要有一個切實的主題,讓學生可以從活動中學到知識。例如,教師可以舉辦“動物運動會”識字活動,把較為常見的動物形象制作成小卡片,然后由學生來進行一一認識,對各個動物的名字進行正確解讀,并試著寫出,例如“猴子”中的“猴”字,教師就可以在學生認識的過程中給予指導,將“侯”和反犬旁相結合起來進行講解,而且也可以將這一偏旁進行延伸性講解,例如“猿、狐、猬”等字。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了解到漢字的基本構成特點和規律,也可以開闊眼界,認識到更多的動物。總之,這種教學方法在學生的學習認知上有重要幫助,可以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學生也可以充滿熱情參與到學習中,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歸類識字教學法
歸類識字的可行性是依據漢字的造字規律和特點為主,我國的漢字文化源遠流長,在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可以將其歸結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幾種,這些造字方法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這些規律進行總結,然后向學生講解,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識記效果,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思維,進一步擴大識記范圍。例如在對“樹木”的名字識記中,像“樹、松、柏、楊”都屬于是形聲字,都帶有“木”,學生在學習時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思維擴散,聯想到其他帶有“木”的字,從而學習到課外的一些新的漢字??傊?,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實現新舊知識的銜接,還可以觸類旁通,擴大識字范圍。
三、游戲教學法
低年級學生在這一成長階段具有愛玩好動的特點,對于游戲更是情有獨鐘。對此,教師就可以以此為切入點來進行識字教學。
1.競賽式游戲教學
競賽的類型包括有小組競賽、男女競賽等等。教師在講解結束后,組織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然后留出一段時間讓學生進行練習,之后教師讓每一組制定一名學生上臺板書,最后寫出最多的且最正確的小組獲勝,具體成績由最后的累積總成績決定。這種相互競爭性的小組教學方法,可以調動小組中每一位成員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學生對于生字的記憶也會更加深刻,會全身心參與到競賽中。
2.抓特務式游戲教學
教師在對本節課生字講授結束后,可以利用學生對警察的崇拜心理,來將講解的生字分解開來,分解的方式有字形、拼音等等,然后將其分布在簡筆畫中,之后讓學生扮演“警察”的角色,找出隱藏的“特務”,將偏旁部首、拼音字母等一一找出,然后再對其進行“教育改造”,按照所學的正確讀音和寫法,將其進行組合,形成正確的漢字。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正確區分較為相似的漢字,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字謎游戲
猜字謎是當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常用的一種方法,它根據漢字的構成結構和特點,將其進行擬人化和比喻化,讓學生可以依據字形的特點來猜謎語,學生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開發自己的思維,展開想象力,從中體會到字詞構造的奧妙。例如“十人合一”,打一字就是“木”,這就是將“十”字和“人”兩者進行巧妙融合的體現;“江西省”打一字就是“工”,這是根據謎面的意思進行聯想,即把“江”字西邊的省略掉,也就變成“工”字了。
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要內容之一,它關系著學生其他知識的學習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依據學生身心特點,貼合生活實際,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擴大學生的漢字掌握量。
參考文獻:
[1]朱莉.談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以語文社S版教材為例[J].語文建設,2013(16):30-32.
[2]武艷杰.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的方法策略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6):292.
[3]李紅霞.識字教學三步曲:對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改革的一點嘗試[J].學周刊,2011(17):159.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