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木奎
摘 要:在如今這個科技發展的時代,電腦輸入文字已經逐漸取代了手動寫字,人們正在適應快節奏生活。在小學書法教學中培養學生寫字的興趣,不僅是對文化的傳承,對學生的文化修養也有極大的提升。著重探討了書法教學中提高學生寫字興趣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書法;小學生;策略
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真提煉漢字中有教育意義的精華,制訂相關的教學策略,激活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寫字欲望,送學生一手好字,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一、故事導入,激活興趣因子
1.從心理學分析得知:小學生天性活潑,思維敏捷,特別愛聽故事。教師應當抓住學生這個心理特征,認真挖掘漢字背后的生動故事,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開展興趣寫字教學,激發學生對漢字的喜愛之情。
漢字是古代文人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智慧的沉淀,古人不斷在用自己的智慧探索這個神秘的世界,象形文字就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漢字類型,教師可以從文字的圖形入手,進行故事導入。
例如,在教學“休”這個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將課前準備的PPT動畫來進行演示:一個人,靠在樹下睡覺,利用多媒體直觀性教學的特點,從視覺、聽覺兩方面入手,給學生演示“休”字的由來。將“休”字拆分成“人”和“木”,學生一目了然,不僅提升了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也提升了寫字訓練的可接受性,成功激發了學生的寫字欲望,同時這些故事也能起到啟發學生的作用,當他們很難記憶一些漢字時,可以借鑒這種方法來強化記憶。
2.在書法史上有許多膾炙人口的育人故事,教師可以從中提煉教學素材,汲取故事中古代文人的思想精華,讓學生充分吸收,提升學生對寫字的情感。
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草圣張旭的故事,柳公權發奮學書的故事,王羲之錯把墨汁當醬吃,王獻之練字用盡十八缸墨水,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等故事,來啟發學生在學習寫字技巧的同時,學習古代文人的可貴精神。尤其當學生花了大量時間練字進步不大,心生氣餒時,教師可以在課上練字時利用這些故事,來激勵學生,啟發學生,為學生與古代文人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隔空對話,產生心靈共鳴,充分激發學生對寫字的喜愛之情。
二、增強學生的寫字信心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運用一雙慧眼,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合理評價,呵護學生的內心,爭取讓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另外,學生開始練習寫字的時候,不規范、不工整、七扭八歪等寫字問題難免發生,教師應當保持理性的思維,包容學生的過錯,避免雞蛋里挑骨頭的現象發生。在日常練習寫字過程中,多采用鼓勵性的話語,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
例如,當發現班中一名后進生寫的字有很大的進步時,教師可以在全班面前對其進行表揚,讓其體驗成功的喜悅,不僅能夠收獲其他學生羨慕的目光,對其內心也是一種鼓舞,提升了學生的寫字信心,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終身寫字的信念;同時對其他學生也是一種激勵,增強了學生學習動機,有利于激發學生潛能,為今后的寫字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小組評比,提升學生的藝術感
從小學生愛表現的心理特征出發,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為學生創建一個施展自己才華的平臺,給學生一個自由學習的空間,能夠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大大提升學生的寫字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在班里開展寫字競賽,讓學生進行小組評比,利用學生的競爭心理,調動學生練字的積極性,激活競爭意識,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協作精神,也能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首先,給學生創設一個關于“美”的主題,讓小組進行分工合作,發揮自己的想象,結合自己的知識,寫出一些關于“美”的漢字,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寫得又多、又好。學生低頭沉思,筆走龍蛇,不斷進行著腦力風暴,連后進生也不甘示弱,在競爭的氛圍中,也按捺不住那顆躁動的心,為自己的團隊盡自己一份力。經過激烈的競爭,將作品進行上繳,教師對每個小組進行相關點評,用星數來代表成績高低,對于星數較少的小組,在旁寫下一些鼓勵性的話語:思維獨特,進步很大,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對于星數較多的小組:繼續保持,爭取再創佳績。激烈競爭、合理的評價,都是教師在進行書法教學中可以利用的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心理,給學生創建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提升學生的寫字熱情,有利于學生個性成長以及藝術感的培養。
總之,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心理和認知興趣的發展規律制訂教學策略,以促進寫字興趣的形成和發展,讓學生在獲得寫字知識的同時,培養其良好的寫字習慣,送學生一手美觀的漢字,讓學生規規矩矩寫字,堂堂正正做人。
參考文獻:
[1]劉娟.妙用數學巧寫字[J].小學教學研究,2011(28).
[2]姜海龍.小學教師專業技能寫字評價標準的研究淺談[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8).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