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淑敏
摘 要:所謂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主要是指將幼兒教學的課程通過游戲的方式展現出來,或者是指在游戲中能夠使幼兒學習到課程知識。主要的思想是促進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從而達到娛樂寓教的最終目的。主要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方面進行探索,從而推動幼兒教學達到最終目標。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身體感官
幼兒階段是一個人的一生的起點,無論是對于每個人來講,還是對于整個國家來講,幼兒教育都必須要被置于戰略性的高度,整個社會都需要對幼兒教育足夠關注。
一、幼兒教學的“小學化”現狀
目前,在幼兒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幼兒教學的“小學化”問題,幼兒年紀較小,因此幼兒園階段最應該學習的是對事物的基本認知,而不是把小學的課程提前搬運過來讓他們學習,這樣會導致幼兒在較小的年齡階段產生對學習的抵觸情緒。
在2010年的《教育規劃綱要》中,教育部對于幼兒園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就是遏制幼兒教育“小學化”。與此同時,教育部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正在大力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小學化”是人們在研究幼兒園教育時所經常用到的專業術語,從文字本身而言,人們通常認為“小學化”這三個字是指:把小學生所學習的內容運用到幼兒園教育中,把小學中的教育評價方式也相應地遷移到幼兒園教育中。
二、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主要策略
避免幼兒教學的“小學化”問題,我們就應該對幼兒園課程進行游戲化,而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主要策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理念宣傳,傳遞幼兒園科學教育思路
要想對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我們首先要重視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理念宣傳,傳遞幼兒園科學教育思路,幫助廣大家長朋友們和幼兒教師走出幼兒園教育的誤區,這是解決小學化問題的一個重點,也是我們對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關鍵途徑。我們不要強迫幼兒在較小的年紀變成背書學習的工具,而是要向社會傳遞培養綜合素質優良,擁有歡樂童年,能夠健康成長的孩子的教育觀念。
2.重視幼兒課堂活動的拓展,加強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行動的落實
在幼兒教育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通過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讓孩子們萌發對于科學的興趣,然后要對這些興趣加以引導,加以保持。要做到這一步,幼兒教師就必須要保持好孩子們的好奇心,當他們對一切事物都要問個為什么時,我們一定不能拒絕他們或者敷衍了事,而是要耐心地為孩子們進行解答,給予他們以正確的引導。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授拼音的基本認識時,可以組織學生圍成一個圈,然后對a、o、e等拼音進行接力回答,從而在游戲中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又例如在教授幼兒英語和數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兩門課程融合在一起,帶領學生進行情境角色演練,教師當水果店的售貨員,小孩們當買水果的人,在購買水果的時候既要說出水果的英文名稱,還要計算水果的價格,比如說香蕉banana,一根香蕉1.50元,買兩根應該多少錢等類似的角色扮演。
3.通過自主游戲加強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落實
幼兒自主性游戲在組建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發揮幼兒的智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包括創造能力。主要體現在豐富多彩的自主性游戲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交流話題和語言表述機會,再加上孩子對周邊的生活擁有著強烈的新鮮感和表達欲,所以幼兒教師可以以幼兒的自主性游戲為題材,引導幼兒進行口語交流,以提升幼兒口語交流能力,還可以很好地將語言交流自然地融入幼兒真真正正的生活中,讓幼兒可以時時進行語言的訓練。在自主游戲活動中,主要加強的是學生的口語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語文課程教授的過程中完全可以通過自主游戲來進行,幼兒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游戲環節。比如通過成語接龍或者詞語組合的游戲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效果。
4.利用身體感官完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利用身體感官完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手段。通過眼睛,孩子們可以觀察到實踐結果,觀察到世間百象,例如教師帶領學生認識動物世界的各種動物及其動物所具備的各種特征,或者是識別各種這樣的花草樹木等。通過耳朵,孩子們可以聽到各種有趣的音樂和聲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識別各種鳥兒的叫聲或者是馬牛羊等牲畜的叫聲,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通過雙手,孩子們可以進行繪畫,進行小制作,把自己想象中的東西描繪出來,從而進行孩子們邏輯思維的創新。
總而言之,幼兒教育是一個人的人生教育的關鍵階段,幼兒科學教育理論需要廣大教育者們進行努力地探索和實踐,我們必須不斷地對幼兒教育進行開拓和創新,將幼兒園課程最大程度地實現游戲化,避免幼兒園教學“小學化”帶來的各種弊端,從而為孩子們的未來發展之路做好良好的奠基工作,營造出一個科學的、文明的教育樂園,為孩子們的美好明天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李瑤.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策略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刊),2016(4).
[2]顧云玉.玩中學,學中玩: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4).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