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義琴
摘要:中藥材是中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健康有序的中藥材種植業,對于發展持續健康的中醫藥事業和大健康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加快“三農”工作進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簡要探討了中藥的種植現狀,并提出發展對策。
關鍵詞:中藥材種植;發展;現狀;前景
近年來,隨著一系列扶持、鼓勵中藥產業政策的頒布、實施,中藥產業已成為當前我國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人類對中草藥認識的逐步深入,現行醫藥市場逐步走向由化學合成藥逐步轉向天然藥;由單純治療型轉向營養保健型;由化學藥與天然藥的分離轉向相互結合。采用傳統藥與現代藥相互滲透,采用中藥材保健治病,已成為新的時代潮流。因此,大力發展中草藥材產業是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我國中藥材種植業發展現狀
我國傳統的中藥材供應,主要依靠的是野生資源。自20世紀中葉,我國大力發展中藥材的栽培和養殖,雖然目前仍有70%左右的中藥材品種來自野生資源,但30%來自栽培和養殖的藥材品種,其生產量占到了中藥材供應量的70%以上。截至2012年,全國藥材種植總面積約140萬公頃(不含林下種植面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收載藥材品種達616個,種植養殖品種近在300個,其中生產供應以栽培(養殖)為主的近200種,占常規使用品種的40%以上,基本滿足了中醫藥臨床用藥、中藥產業和健康服務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二、我國中藥材種植業發展困境
①盲目種植、管理粗放、種植規模小。由于缺乏政府引導和受小市場環境的影響,多數藥農(中藥材種植農民的簡稱,以下相同)在中藥材種植中各吹各打,沒有統一的計劃和規劃,栽培品種混雜,產量低質量差。無市場觀念,盲目種植。把中藥材種植當成常規糧食作物種植,未進行精栽細管,管理粗放。每家每戶在房前屋后小面積種植,種植規模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②資金和人工投入不足。由于藥農對中藥材種植發展前景認識及中藥材產品價格不穩定等因素影響,導致藥農對品種、種苗、肥料、農藥、人力等投入少,粗放管理,任其自然生長。加之,中藥材種植前期資金投入大,成本高,所需肥料、勞動力多,種子價格高,種植年限長,藥農資金有限,投入少。③深加工產品開發水平低,產業鏈短。一是產品加工轉化能力差,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產品附加值低。二是產業鏈短,缺乏強勢龍頭企業的帶動,中藥材企業投融資渠道單一,風險防范機制不健全,產業發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④市場體系不配套,市場營銷能力弱。一是中藥材產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偏低,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還比較突出。二是產品市場流通體系不健全,大流通的格局尚未形成。三是品牌培育滯后,能帶動整個產業發展、在國內外市場有影響的知名品牌稀缺,靠品牌開拓市場的能力不夠,延伸中藥材終端產品,實現走出國門的競爭力不強。
三、我國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建議
①強化科技支撐,提升中藥材質量。通過加大科技的投入,大力支持中藥材的育種,積極推廣優良品種,由政府財政部門安排專門的優良品種,進而推廣補助經費,鼓勵基地、藥農示范優良品種;運用重大項目平臺,將建設與人才培養有機結合,注重培養能夠承擔中藥材種植的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究等方面的國家重大項目高層次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強高校、科研院所中藥相關學科體系建設,為中藥材產業發展培養和儲備人才;對藥農開展無公害栽培技術的培訓,讓藥農根據中藥材生理需要和土壤狀況進行施肥。②提升產業重視層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政府層面提高重視程度,從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富民角度出發,制定關于中藥材產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可以正確引導產業發展,解決產業鏈不完善。產業發展盲目性大的問題;二是根據當地關于發展中藥材產業的相關指導意見,結合實際,能夠出臺中藥材產業發展的相關扶持政策,使中藥材產業在融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支撐等方面給予政策性支持,為中藥材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③提高種植效益。通過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有效提高藥農的經濟收入。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增加藥材的種植效益,必須攥緊科技這把金鑰匙。要把科學技術運用到中藥材生產中去,嚴把選種、育苗、移栽、管理、加工、收藏等關口,提高藥材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增加種植效益。④強化科技支撐,打造品牌,延長產業鏈。一是通過建立研發中心和專家服務團,開展以大田規范化種植、林藥間作、良種繁育、資源修復保護及藥用花卉栽培技術為重點的科技培訓。二是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新技術、新產品,制定中藥材技術操作規程與質量標準。三是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推進成果轉化,以打造品牌為根本,增加產品附加值。四是引進、發展、壯大一批道地中藥材加工、營銷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延長產業鏈,帶動產業發展。
總之,在21世紀生命科學的發展和回歸自然的潮流中,綠色中藥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天然藥物的種植將成為最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因此,各地區應積極組織和行動起來,加快科技興藥,發展中藥材特色產業,使中藥材形成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切實提高藥農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邢振杰.中藥材種植業的演變與發展[J].中國現代中藥,2011,13(05):53-55.
[2]周飛躍,盧鳳君,張佑林.中藥種植業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技術經濟,2015(02):76-79.
[3]劉剛,曹方,方偉,王志揚,陳垣.甘肅中藥材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開發研究,2002,(1).
[4]黃璐琦,姚乃禮.如何促進西部的中藥產業發展[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1,(S1).
[5]藺海明,安文芝.甘肅省中藥產業現狀分析[J].西部論叢,2005,(2).
[6]魏永紅,胡建萍,楊清.甘肅省縣域特色農業發展探求――岷縣當歸生產經營現狀、前景及對策[J].甘肅農業,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