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健
【關鍵詞】 幼兒園;戶外活動;民間游戲;活動器械運用;要求
【中圖分類號】 G61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6—0062—01
一、幼兒園戶外體育鍛煉的應用價值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一,有利于幼兒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堅強、勇敢的品質。第二,在開學初、學期末定期對幼兒的身體進行測評,例如對身高、體重、頭圍、胸圍、腰圍、坐高、臂長等測評,可以作為體育鍛煉后幼兒身體發育的評價標準。第三,能夠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逐漸培養團隊精神、協作精神。
二、民間游戲的開發和要求
1. 多方面搜集民間游戲。民間游戲充滿著生活氣息,從中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總結和應用。這些游戲項目比較接地氣、玩法簡單,而且娛樂性比較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搜集不同地區的游戲玩法,綜合參考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幼兒的認知特點,從中選擇出合適的游戲項目。常見的如:踢毽子、木頭人、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等。
2. 創建良好的游戲環境。幼兒的戶外活動要重視民間游戲的運用,教師要根據游戲特點創建良好的游戲環境,保證所有幼兒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好奇心、好動性強的特征,充分利用教學中和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創造出新的游戲方法。例如,在釣魚游戲中,可以將空飲料瓶當作魚缸,把碎布裁剪后當作小魚,加水后就可以進行釣魚。游戲環境的創建能夠鍛煉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增強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3. 考慮幼兒的發育特點。一方面,幼兒的興趣愛好不同,對于游戲的喜愛程度也不同,因此就會在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上有所差異。對此,教師要通過觀察和了解,掌握各個幼兒的性格特點、身體素質,并開展針對性的游戲活動,以滿足不同幼兒的興趣需求。在幼兒園內,游戲可以在課間進行,這樣有效節約了隱性時間,有利于幼兒勞逸結合。另一方面,幼兒的年齡大小不同,對于游戲的選擇也不同。例如小班幼兒剛入幼兒園,對周圍環境比較陌生,對家長和教師的依賴性強,喜歡待在教師旁邊。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開展拉大鋸游戲,這樣能夠保證幼兒和教師之間、幼兒和幼兒之間面對面相處。
另外,應以《指南》為基礎,抓好幼兒基本動作發展練習。可結合基本動作走、跑、跳、鉆爬、投擲、平衡等項目,進行不同年齡段的練習,并配以不同音樂旋律,將單一的運動項目整合為體育、游戲、音樂、社會相結合的綜合性教學。尤為突出的是,幼兒園可結合孩子們特點創編多套體操,如安全禮儀操(徒手操、武術操、模仿操)、各種器械操(呼啦圈操、繩操、球操、易拉罐操、彩帶操、彩棒操)等。將體操與音樂游戲相結合,促使課間活動豐富多彩、趣味橫生。
5. 提高幼兒的主動性。民間游戲中大多蘊含著一定的內涵,需要教師和幼兒在游戲中進行挖掘。例如丟沙包體現出團結協作能力,木頭人體現出控制管理能力,捉迷藏體現出觀察分析能力等。教師要引導幼兒自主參加游戲活動,從而讓幼兒獲得愉快的體驗,成為學習和生活的主人。
三、活動器械的運用和要求
1. 選擇有特色的活動器械。幼兒園戶外活動常見的活動器械例如滑梯、蹦床、皮球、轉椅、橡皮筋、呼啦圈等,幼兒園必須進行購置。除此之外,還要學會自己動手制作出游戲器材,豐富器械的種類。
2. 創新豐富器械的玩法。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先入為主的觀念,摒棄教師示范、幼兒執行的模式,鼓勵幼兒進行自主探索和創新。以袋鼠旅行游戲為例,教師不告訴幼兒游戲方法,而是看他們如何玩,如有的幼兒選擇扭動,有的幼兒選擇滾動,有的幼兒會選擇跳動。而在真人版的打地鼠游戲中,可以鍛煉幼兒的靈敏性,提高反應能力,增強身體的協調程度,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更多自信。
3. 發揮器械的組成效應。對不同的器械進行組合,能夠鍛煉幼兒的綜合運動能力。例如對平衡板、皮球進行組合,綜合了平衡行走、投擲等動作,可以培養幼兒的協調能力、平衡能力。發揮器械的組成效應,不僅提高了器械的使用價值,而且還創設了想象空間。
4. 健全戶外體育活動常規。建立健全戶外體育常規,能夠提高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質量。第一,建立器材使用常規,讓幼兒知道器材使用后要放回原處;建立玩大型玩具使用常規,知道玩大型玩具時不推、不擠他人,在人多時耐心等待。第二,活動前進行安全常識檢查,包括幼兒著裝、器械、場地等,保證活動順利開展。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