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銀祖
【關鍵詞】 數學教學;學習主動性;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6—0101—01
現行教學改革要求改變單純接受式學習,倡導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能力,正因為如此,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能力顯得十分重要。為了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一些嘗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挥袑W生對數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就會從學習中獲得快樂,進而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要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必須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
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可讓學生取一個數字,并讓學生把這個數通過加減乘除列運算后的結果告訴教師,教師很快猜出學生想好的那個數是幾。這時,學生一定很好奇,很想探究這是為什么?教師此時恰到好處地指出奧妙所在,再把話題巧妙引入本堂課的內容,學生的興趣就會一下子被激發起來,從而興趣盎然地學習下面的內容。
二、創設教學情境
為了培養初中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教師就要根據初中生喜歡刨根問底的心理特點,利用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結合教材內容精心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在問題套問題的探索、沖突中,激發他們主動探索新知識的欲望,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如,在教學“有理數乘方”時,筆者為學生創設了這樣的情境:一張白紙,其厚度為零點一毫米,把它進行對折,對折兩次后其厚度為多少,對折二十次后它的厚度又為多少?接著筆者繼續發問:在不考慮紙張大小的情況下,把它進行無限次的對折,在多少次之后它的厚度能夠有城市中的某個標志性建筑物那么高?利用這樣的問題,一下子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這種熱情和積極性促使他們不斷地進行猜測和試折。這樣,不但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而且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積極、主動地進入對新知識的探求。
三、實施分層教學
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數學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一個班級學生學習成績的不同情況,有步驟、有計劃地實行分層教學,讓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都能接受教師的授課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為此,數學教師一定要在教學內容、課堂提問、課堂練習等方面都要有針對性、有區別地對待,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不斷進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對學習成績不是太理想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在課堂上盡量讓他們回答較為基礎或較淺的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只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始終遵守循序漸進,由簡到繁,由易到難,逐步上升的教學規律,保證每個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都有所得、有所獲,才能不同程度地促進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在不斷進步,不斷探索中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數學成績。
四、教授學生學習方法
良好的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揮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阻礙才能的發揮?!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 ,這充分說明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它是獲取知識的金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方法,就能自己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因此,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學會”,更要指導他們“會學”。筆者是這樣做的:首先,讓學生閱讀數學。為學生編好閱讀提綱,并指導學生掌握讀讀、算算、寫寫、劃劃的預習方法,使他們學會歸納、整理、分析,抓住重點,并圍繞重點思考問題。其次,讓學生講數學。為了培養初中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總結、歸納容易混淆的概念,難以掌握的內容,讓學生在講的過程中,熟練掌握知識要點。再次,要讓學生做題。學習數學,提高數學成績,動腦動手做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學習環節。學生在做練習的過程中,會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加深理解,以便達到對數學知識的舉一反三,熟練運用。
總之,要想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教師不但要想盡一切方法去激發學生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還要用自己靈活的教學方法,在不斷實踐中,不斷探索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