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金萍
摘要:健全人格是我們正確面對成功、失敗、挫折、失落法寶,是我們獲得人生幸福的前提和保障。而且健全人格的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青少年階段,此時我們正是中學生,因此,中學生健全人格培養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所以作為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直接參與者——老師,就有著責無旁貸的責任。
關鍵詞:健全人格;學習主動性;真摯的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個人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格的偉大,這一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識。”因此,人格形成和培養十分關鍵,而人格的培養關鍵在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著力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教育孩子學會做人。不強求孩子成才,但必須培養孩子成人。
當今世界信息量激增,人們獲取知識的手段和途徑日益增加,這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各種有利條件,同時也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個孩子沒有形成獨立的人格,不要說他將來能夠有成就,就立足社會都十分困難,那些自殺者雖然原因眾多,但與自身的人格缺陷有很大關系。在這個充滿著激烈的競爭的社會里,在面對著成功、失敗、挫折、失落時,沒有良好的健全人格是無法立足的,也不可能獲得幸福。因此,健全人格的培養已不僅僅是個人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并且培養健全的人格關鍵時期在青少年階段,所以作為學生養成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直接參與者——老師,就有著責無旁貸的重任。
不同的學科學習有各自的學習方法,對學生的人格培養切入點也有不同。下面我就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促進學生的健全人格發展談談我的實踐體會。具體策略有三個切入點:
一、建立平等、朋友式的師生關系
在實驗教學中能夠為平等、朋友式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創造很好的環境,并且這種平等、朋友式的師生關系,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優秀潛質,能夠高效的幫助孩子在自己的內在心理需求的引導下,學會尊重生活、學會熱愛自我及自然環境,讓其個人的意識、才智及能力都得到健康、全面的和諧發展,進而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和個人特征。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能夠充分利用這個與學生零距離交流的時機為構建平等、朋友式的師生關系的平臺做有效的準備。在實驗教學中,本著對學生充滿信任、不求全責備的育人理念,應許他們犯錯、理解他們、給他們鼓勵,在他們需要幫助、需要指導時,及時出現、給予幫助。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環境里進行自我的修煉。實驗探究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氣氛寬松、心情放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一個氣氛寬松、心情放松的心理環境里展開實驗的操作,從而使實驗探究進行的會更加的順暢,實驗過程更加的專注,這會使實驗的結果及實驗的效果更佳。從而讓學生在成功的過程體驗里學習掌握知識,同時又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積極的思考與深入探究。
二、用真摯的愛去關愛學生
心理學研究認為,每個青少年兒童都有對愛的需求。所以每個教師都應該有一顆善良、熱愛學生的心。在教育過程中,愛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條件,又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徑。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愛是一種高于友愛、異于母愛的特殊的愛。真誠的師愛有時比醫藥的診治更能打動學生的心靈,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在實驗中與學生一起探究、實驗,讓學生體會老師對他們的愛。重視他們,欣賞他們,傾聽他們的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使自己充滿愛心地走進學生的心靈。真摯的愛,學生很容易受感動,師生間在情感上得以溝通與連接,學生就樂意接受老師的教育與指正。有利于展開教學,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得學生的創新人格在實驗教學過程里得到了有效的訓練與加強。有句名言:“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說的就是這個理。對于學生,只要存“以愛攻其心”,才能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在現代的社會大背景下,真摯的愛對每一個孩子都非常重要,也是他們能夠健康成長、發展的大前提。
三、重視良好習慣的養成
習慣是行為的自動化,不需要特別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別人的監控,在什么情況下就按什么規則去行動。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建立穩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動力定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好處:①可以通過生物鐘、通過條件反射自動提醒你自覺地去做應該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時起床,自覺地為上學做好一切準備;上課鈴聲一響就自覺跑回教室——上課的準備;放學回家,每到廣播英語或電視英語節目時間,就自覺地及時打開收音或電視機等。②可以發揮下意識的作用。下意識的特點是直接受習慣的支配。一般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吃完早飯準備上學,剛一走近自行車便隨手掏出鑰匙,接著打開車鎖,然后朝著學校的方向前進等。這些動作幾乎連想都沒有去想。這是下意識在發揮作用。這些事情,對于一個有良好習慣的人來說,幾乎都是靠生物鐘、靠條件反射來自動控制的。③可以調動潛意識為學習服務。潛意識的特點是直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景因素的影響。大多數學生都有這樣的體驗:心里已經清醒地意識到,嘴上也在說:貪玩兒不利于學習,今后不再貪玩兒了,可是鬼使神差地又貪玩兒了。為什么會這樣?這實際是潛意識在支配他,是他的潛意識中有一種強烈的玩兒的渴望。
在實驗教學中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不錯的訓練機會,能夠高效的培育學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并且對這些習慣能夠進行充分的強化訓練及培養。因為良好習慣的養成會使學生終身受益,同時良好的習慣也會內化為素質,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在實驗教學中重視培養孩子的奮斗精神、合作精神。進取精神、奮斗精神、合作精神是一種健康的、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也是一個健全人格的標志。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最缺乏的就是奮斗精神,如果我們都來學習學習比爾蓋茨等這類人的奮斗精神,那整個民族就有了希望。一個民族只有奮斗,才有希望。我們培養的是未來世紀的接班人,育人是我們的宗旨,只有讓學生先成人,然后才能成才。有了奮斗精神,生活上就能夠艱苦樸素;有了奮斗精神,學習上就能夠奮發進取。在實驗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對同一個問題設計多種實驗探究方案,并且指導他們如何克服實驗過程里所遇到的困難,幫助他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在良性循環中,有效培養他們的良好學習習慣、行為習慣。
總之,有健全人格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笑對人生,永遠不會向命運屈服,面對再大的困難也會堅強的活下去!
參考文獻
[1] 弗洛伊德著,超越快樂原則、本我和自我.
[2] 羅杰斯著,論人的成長.
[3] 貝姆·P.艾倫著,人格理論:發展、成長與多樣性(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