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
摘 要:在作文評價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作文評價過程中進行合作與探究。文章從交換批改和流動簿本兩方面進行研究,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的能力,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關鍵詞:作文評價;交換批改;流動薄本;學習主動性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2-0029-01
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合理評價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的能力。教師在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時,應從交換批改和流動簿本兩方面進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作文評價過程中進行合作與探究,針對被評價的作文提出自己的看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這樣,既幫助同學修改了作文,也在無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真可謂一舉兩得。
一、交換批改,體驗成功
作文批改是教師分內的工作,然而,對教師精心批改的作文,學生又是如何對待的呢?他們拿到作文本后,最關心的就是上面的“優”或“良”的等級,然后就是不得不去訂正那些老師加了紅框的錯別字,應付差事似的完成以后,便又忙著去抄寫下一篇作文了。由此可見,盡管教師對作文的批改“費盡心機”,采用了眉批、總批等多種形式,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獲益卻是極為有限的。針對此種情況,在作文批改中可以采用同學互批的方法。
同學互批作文的起始階段是讓同桌之間互相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錯別字、病句等,并作出相應的改正;一段時間的適應以后,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對本小組某一位同學的作文進行批改,要求小組內的每一個同學都要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篩選出較為恰當的方法進行批改;最后讓學生獨立地互相批改作文,并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經過以上批改環節,學生對作文的批改也只能是一種初步的評價,由于學生生活經驗缺乏,知識水平有限,這種對作文的初步評價一定會存在著諸多不足,甚至是錯誤,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再次評價。在再次評價時,教師不僅要對作文本身進行評價,還需對學生的初步評價提出一定的意見。需要指出的是,教師應以肯定、鼓勵性的意見為主,讓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激發其評價作文的興趣,為交換批改的長遠發展——提高寫作水平打下基礎。由此可以看出,讓學生互相批改作文絕不是教師偷懶,正相反,這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汗水。俗話說“付出才會有回報”,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是對老師辛勤工作的最好回報。
二、流動簿本,互相學習
傳統的作文評講往往是一個學生讀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學進行評價,然后由教師進行適當的點評。如此評價作文,雖有一定的效果,毋庸置疑,也存在著不足。生生互評或教師點評時能切身參與評價的畢竟只是極少數的個體,其他同學僅是充當看客而已。由于評述時形式較為固定,內容非常單調(常以套話居多),聽評價的學生往往會覺得枯燥無味,于是在作文評價課上出現學生不認真聽講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陀^地說,課堂上的時間也極為有限,每周雖有兩節作文課,但除去審題、指導、寫作外,能真正用于評講作文的時間很少,一節課也只能評講為數不多的幾篇文章。根據以上的實際情況,在進行作文評價時,可采用流動簿本的形式。
學期初,在第一次作文時,教師要求學生在新發的作文本上只寫上學校與班級,不寫自己的姓名;接著要求學生設計一個目錄,在該目錄上寫上作文標題與自己的名字,再開始謄寫作文。經過同學們的交換批改以及教師的二次批改后,作文本并不按上次的順序,而是隨意地發到同學的手里;拿到作文本以后,同學們首先要做的便是仔細閱讀上一篇作文,認真感悟,使得自己有所得;然后把自己的收獲和小組的同學進行交流,再選取典型性的意見或觀點進行全班交流;最后把一些寫得較好的作文讀給全班同學聽,再讓大家細細地品位。依此類推,下一個同學謄寫作文時,便可以讀到前面的兩篇作文,以一學期寫十二篇為例,平均下來每個學生一學期的時間就可以讀到幾十篇作文,大大增加了同學們的閱讀量。利用流動簿本,讓學生互相取長補短時,也需注意以下的問題:第一,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開始讀一篇、兩篇作文,時間不是問題,但當學生一次要讀到八、九篇甚至十多篇作文時,便需給他們適當的時間,一般是前一天把作文本發下去,讓學生作為家庭作業回家讀。第二,對前一篇作文中的錯誤要及時地進行訂正。學生拿到作文本后,要把前一篇作文中的錯誤及時進行訂正,這一任務,一般要求學生在課間完成。第三,教師進行適當的監督。由于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他們在學習中缺少自覺性,尤其是一些后進生更是如此,教師應進行適當的監督。
三、結束語
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合理的評價是一個長遠而深刻的話題,廣大語文教師應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指引下進行研究。注重體現學生的人文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學生創設更為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評價他人的作文時要善于評價,在他人評價自己的作文時要樂于接受,從中都能有所收獲,最終真正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定波.談小學作文教學中的“三真”[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9(06).
[2]王艷蘭.活動作文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J].現代教育科學,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