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艷梅+張麗華
摘 要:本文在對通海縣農業機械化水平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研究農業機械化對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并對如何更好地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進行探討,以期促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的更好發展。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82
1 通海縣農業機械化水平
通過對相關的數據研究顯示,通海縣2015年通過機械化進行播種的農田共7426.7hm2,2016年通過機械化進行播種的農田共7666.7hm2。在使用機械進行深耕方面,2015年通海縣經過機械進行深耕的農田有2.169萬hm2,而2016年通過機械進行深耕的農田共2.512萬hm2。此外在應用機械進行灌溉和利用機械進行植保的農田總面積也呈上升趨勢。
2 農業機械化助力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2.1 農業機械化發展促進了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為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的更好發展,不僅需要對農業生產方式加以改進,同時還需要對農業的產業結構進行優化,以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對于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我國的農業生產不再受到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這樣有利于不同地區根據自身的實際特點來發展特色農業和開發特色農產品。例如本文所研究的通海縣,通過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對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和調整,形成了以蔬菜、花卉為主的高原特色農業格局。
2.2 農業機械化發展有利于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業機械化,可以說農業機械化的應用不僅是時代發展的潮流,同時也是更好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因為農業機械化的應用,能夠使得我國農產品的成果轉化得到進一步的優化,無論是在農產品的質量還是產量上都會有較大的提升,進而更好地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3 農業機械化發展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
對于農業機械化的應用,除了最為直觀的減輕農田耕種的力度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還能實現對周圍生態環境的最小化破壞,以減輕對大氣、水資源以及土地資源所造成的污染。例如對于秸稈還田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的減輕因秸稈焚燒而造成的嚴重污染,同時還能將秸稈進行有效處理,從而更好地進行下一季農作物的耕種,以起到一舉多得的效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對于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是我國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重要保證。
3 多措并舉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3.1 加強政策引領,全方位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
隨著國家對于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各地方政府都出臺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并且取得較為顯著的效果。不過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除了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免收農機監理規費之外,還需要加強其他政策措施的引導,比如針對農機具抵押貸款、重點環節作業費用補貼、投資補助、減免培訓拖拉機駕駛員收費等政策。這樣能夠更好地從全方位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
3.2 加大科技推廣力度,提高農機科技水平
要大力推廣成熟、實用的農機化新技術,保證這些技術為農民所用,提高勞動效率。通海縣2016年3月3日,在河西鎮曲陀關村組織召開了機械深松現場會;4月19—20日分別引入鋪膜機、起壟機、開溝機3種新型農機具在四寨進行試驗示范;6月7日,在四寨村組織召開了機械化蔬菜移栽及精量播種現場演示培訓會;9月28日在四寨演示了果蔬烘干機、烤煙拔桿機、微耕機平衡助力器等多種新型農機具;2016年通海組織農用機具1萬多臺進行了機耕機耙、排灌作業、電動噴霧器植保作業。以技術推廣促進農機推廣,實現良性循環,取得更大的效益。同時圍繞區域優勢產業,抓好特色產業機械化的推廣示范工作,示范作用會讓廣大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直觀地意識到先進農業機械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從而促使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應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達到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同時也能夠大大地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質量,以增加農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4 結束語
在農業生產改革加快的今天,農業機械化的實施不僅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而且還有助于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更好實現。因此,作為有關部門,需要對農業機械化給予足夠的重視,不僅需要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力度,同時還需要研發和引進新型的機械化技術,從而使得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最終在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農民收入目的的同時,實現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譚艷梅(1971-),本科,農機化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業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