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興成
摘 要: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設計各種類型的導入方法,化解學習內容的難度,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語言學習的熱情,實現由舊知識向新知識的自然過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導入;原則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應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以實現高效課堂為目的。一個好的開端是師生間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橋梁,它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整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整個教學活動進行得生動、活潑、自然。
一、課程導入的原則
1.針對性原則。課程導入的首要原則就是針對性原則,每一堂英語課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均不相同,所以針對課堂導入需要教師在教學前進行合理的設計。只有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導入,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讓大家更好地掌握和了解學習內容,并且銘記于心。據調查發現,部分初中英語課程教學并沒有實施針對性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處于一種懵懂的狀態,達不到理想的教學目的和要求。2.啟發性原則。初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個性較為活躍,內心較為好奇,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應抓住學生的特點,較多使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講述教材,并通過有趣的提問啟發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探索未知的領域,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意識,進而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和環境。3.趣味性原則。一個效率高的課堂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和配合,而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興趣,主要源自于教師對課堂的引導。英語本身屬于一個趣味性較高的學科,做到課堂導入生動有趣并不是困難的事情,教師可以通過英語小短文或者小笑話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靈敏度,提升大家的學習效率。教師在備課時,如能認真把握以上幾個原則,就比較容易設計出藝術性的課堂導入。當然,僅僅把握好課堂導入原則還不夠,還要在具體措施上下功夫。
二、課堂導入的措施
1.引人入勝導入法。語言類的學習通常是比較枯燥的,很多東西都是需要死記硬背的,從而無法融會貫通。采用引人入勝導入法,在課堂開始的時候設下層層疑慮,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教材特點,適當設下疑問,吊起學生的胃口,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引人入勝導入法,通常可以采用猜謎,設埋伏,提問等方法。通常,通過設置猜謎環節,可以引出課堂的主題詞,從而圍繞主題詞進行新課堂的學習。設埋伏可以在課堂開始的時候跟學生討論一些跟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情景,然后逐漸為接下來將要學習的新知識設下埋伏,使學生對接下來要學習的知識產生興趣和獵奇心理。2.電教媒體導入法。電教媒體導入法是在新課之前把相關的內容以錄音機、錄像、投影儀、VCD、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圖片、錄像等形式呈現給學生,師生借助于多媒體所提供的情景進行自由交談、操練和表演。電教媒體導入法常以看“圖”說話的形式出現.切入新課主題快速、高效。3.插圖導入法。我們目前使用的教材大部分都配有彩圖.這些彩圖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新課的材料,把新舊知識有機結合。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這對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無疑起著重要的作用。每當我說:“Look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所有的學生都會一下子把精力集中到彩圖上。并積極舉手.表達他們所看到的和所想到的。或者設計的問題注意鼓勵和啟發,由簡單到復雜。由感性到理性層層深入地揭示出來.使學生的思維按認知規律有序進行,逐步排疑解難。4.英語歌曲導入法。學生都十分喜愛唱歌。唱與所學知識有關聯的英語歌曲,可以喚起學生腦海中的知識儲存,一邊聽著熟悉的音樂,一邊唱起熟悉的歌曲,并配上動作或游戲,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生的注意力便很快集中到課堂上來,學習的興趣便不知不覺地提了上來。英語歌曲作為熱身導入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例如:在學習8A Unit 6中的“Vocabulary”部分時,為給討論天氣的情況做鋪墊,我用“How is the whether”這首歌來導入新課。這首歌節奏歡快,旋律優美,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設計導入應注意的問題
在設計每節課的導入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導入的時間不宜過長,形式不宜過于復雜,應該注意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宗旨。2.如果一節課中涉及的新知識點較多,應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多種導入方式,做到合理安排、巧妙組合、分步呈現。3.在進行導入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考慮所教年級中學生的特點,盡量多采用形式活潑、手段靈活的方法來導入教學內容,同時要有變化,不要使學生感到疲倦以至學習時分散注意力。4.采用體態語言時,要得體、大方,切忌展不開或展得太開,影響教學效果。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課文導入的方式可謂變化無窮,這里所說的幾種導入方式只不過是我的一點粗淺體會。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應設計不同的導入方法,教師應該扮演好“導演”這一角色,充分設計每一節課的導入,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同時提高教學效果。古人說得好:“施教之功,貴在引導。”教師唯有在導入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朱曉燕.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如何有效選擇和運用[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2]王篤琴.初中英語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王金戰,陳裕明.英語是怎樣學好的[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
[4]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5]程曉棠,鄭敏,編.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