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坤
摘要:本文對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與合作探究精神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 問題意識 合作探究精神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本身的研究需要以問題為導向,需要學生具有合作探究精神.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與合作探究精神,對學生學好化學有著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使學生在主動質疑和合作探究中提高化學學習效果.
一、營造和諧教學氣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營造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氣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有利于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樂于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愿意提出自己的疑惑和發表自己的看法.當教師提出問題時,學生會積極踴躍地回答.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課前預習開始,讓學生在新課預習中必須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例如,在講“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鎂及其化合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預習問題進行新課學習.結果學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然后將這些問題歸納、分類、總結后形成如下問題:(1)既然海水中含有大量的Mg2+,那么能否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取MgCl2? (2)如何實現對Mg2+的富集與分享?(3)由Mg(OH)2到 Mg,有哪些轉化方法?如何制得MgCl2?(4)如何把MgCl2轉變成Mg?為什么……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對這些問題進行合作探究交流,大多數學生都能積極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后各小組匯報討論結果.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又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深入的探究,能加深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問題情境.特別是在新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探究欲望,為學生學好化學奠定基礎.例如,在講“物質的檢驗與鑒別”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與檢驗有關的圖片或視頻等,并提高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如,一些司機酒后駕車出現交通事故,交警檢查司機是否喝酒;某奧運會冠軍被取消冠軍資格,原因是服用興奮劑;某快餐廳的烤雞腿被發現含有蘇丹紅成分……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問題引導啟發學生檢驗上述物質,使學生對檢驗與鑒別物質產生探究欲望.這樣,學生上課時就能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有探究的目標和動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注重加強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的運用能力.特別是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更需要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因此,教師應注重加強實驗教學,利用合作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探究化學問題.這樣,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開闊思維、學習知識,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化學學習效果.例如,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提出一些探究問題,讓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探究問題1:(1)把銅片、鋅片同時平行放入稀H2SO4溶液中,會產生什么現象?為什么?(2)如果將銅片和鋅片連接在一起放入稀H2SO4溶液中,會產生什么現象?(3)如果在銅片和鋅片之間串聯一個電流計會有什么現象?這說明了什么?探究問題2:(1)設計一個方法能確定這個銅鋅原電池的正負極.(2)在這個原電池中,為什么要用鋅作負極?探究問題3:除了H2SO4、鋅、銅能構成原電池外,還有哪些裝置能組成原電池?有了探究問題,再合理分組,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分析實驗結果、撰寫實驗報告等,就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靈活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的實施,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運用合作探究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王志丹.“自主、合作、探究”型實驗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