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亮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實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方法的實施,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優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方式是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是為了適應現代教學需要產生的,是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模式,對高中數學教學具有重要作用.
1.分組教學.分組教學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能力高低、思維活躍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對全體學生進行科學分組,選出每個組的組長,組長負責組織組內事務,安排具體學習內容.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預先提出有層次性的問題,對學生進行適當指導,讓小組進行討論學習.各個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探討,對難點問題進行有效研究,學習能力高的學生幫助學習能力低的學生,共同進步.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掌握知識的重點、難點,最后做出總結,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講“對數函數”時,教師先對學生進行分組,并提出學習要求:請同學們回憶學過的知識,預習新知識,思考如下問題:什么是指數函數?什么是對數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有怎樣的聯系?自主討論,得出結論.學生通過認真思考與討論研究,不僅鞏固了學過的知識,而且發現了知識點之間的密切聯系,從而掌握新知識.教師在學生分組學習中適當給予指導,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刻理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開放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就必須營造輕松、開放的教學環境.這就需要開放式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要使抽象的概念生動化,形象化,具體化,更加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充分利用學生的手、眼、腦等感官,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研究,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所學知識.例如,在講“數列”時,教師:請同學們每個人準備一張正方形的紙.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準備好.教師:請同學們像我一樣將正方形對折.學生照做.教師:繼續對折,再對折,請保持每次的折痕都是平行的狀態,連續對折三次.請同學們觀察,對折一次,有幾條折痕?對折兩次,有幾條折痕?對折三次,有幾條折痕?你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嗎?如果是十次,二十次,n次呢?你能計算出有多少條折痕嗎?在教師的問題和自己的操作中,學生積極思考,激發了求知欲望.這樣,經過小組討論,學生不僅能窺探數列的概念與含義,而且能提高學習熱情.
3.情境教學.在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設計教學情境,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感到親切,易于接受,主動參加學習活動.例如,在講“立體幾何”時,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實際生活中的立體幾何物體,如易拉罐、籃球、魔方、紙巾盒等,并創設情境: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生活中的常見物體,它們與我們學習的什么知識有關系?你能說出這些物體的特點嗎?想想在生活中還有沒有其他的物體與它們類似,又與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有關呢?這樣,促使學生主動發言,積極思考,自覺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的意義
首先,自主、合作、探究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其次,自主、合作、探究教學,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能夠互相溝通、交流,取長補短,有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使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加強了學生之間的關系.
最后,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枯燥無味,師生互動頻繁,師生關系和諧,課堂氣氛輕松活躍,有利于學生學習潛力的開發,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思考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是高中教育中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創新教學方式十分必要.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是適應教育發展需要的一種教學模式,能夠活躍學習氛圍,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實現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