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美蓮
在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給學生,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素質.
一、改變學生對學習的傳統認知模式
教師需要明白,化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需要合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習化學的方法以及過程,讓學生正確掌握科學的思想和精神,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科學觀.同時,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合作交流,使學生大膽質疑、勇于實踐、積極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在講“硝酸的性質”時,教師可以將硝酸的性質作為教學的載體,指導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正確方法,以及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在學生掌握科學探究基本方法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首先,教師要通過提問的方法引出學生對化學認知的沖突.硝酸屬于酸性物質,而在一個操作簡單的化學實驗中得出的結果,打破學生原先對硝酸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開放式探究學習,逐步引導學生了解以及掌握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以及步驟.在學生認識到硝酸的強氧化性的基礎上,讓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流程,并且學會對探究得出的結果進行有效的總結.如此一來,就能讓學生學會觀察、對比、實驗、分析以及綜合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自行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讓學生對硝酸的性質有全面的認識,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此種教學方法,改變了原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知識,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樂于探究未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作業設計多樣化
1.開發化學課程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資源主要是指,具有教育價值、能夠轉化為有價值的學校課程教學的條件的總稱.課程資源一般情況下包含教材、學校以及社會中能夠用來幫助學生提高相應素質的資源.化學知識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課外實踐作業,讓學生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不但能讓學生應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而且能讓學生明白化學不是抽象的概念知識、繁雜的習題以及復雜的公式,而是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比如,可以圍繞化學和能源的關系展開探究,讓學生通過搜索相關資料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以及發展的前景進行評價.或者讓學生對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節能產品、節能的方法進行相關調查工作,幫助學生利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制作相應的節能方案.此外,教師還可利用現有的資源,讓學生參與討論、講座以及社會調查等,使學生了解化學和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設計開放性題目.開放性題目,可以是一道題目有多個解答,也可以從多個角度對習題進行歸納.此外,學生還能自由選擇題目,或者是分小組對問題進行解答.每個學生對于問題的思維方式均不同,學生能在開放性題目中擴展思維,發揮自身的特長.開放性題目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學生自由發揮自身的特長,讓學生在交流中實現互補,并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不斷進步,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例如,在講“硝酸的性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三大強酸進行比較,在分小組探討比較結果之后,在全班進行結果交流,在交流期間,學生自由發言,隨后教師再分別對每個小組得出的探究結果進行分析.如此一來,能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擴展自身的知識面,并且鞏固課堂中學習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
3.作業形式多樣化.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布置一些書面練習形式之外的作業.比如,在新學期開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完成一份化學剪報,剪報的內容可涉及各個領域,只需與化學關聯即可.學生可以通過報刊、網絡等渠道對化學知識進行收集、整理.此種方法,不但能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而且能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此外,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家庭小實驗、主題演講或者知識辯論賽等,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新課標為高中化學教學明確了教學方向,并且指導教師改進原先的教學方法,探索有針對性的新型教學方案,通過改變學生對化學的認知、改變化學作業的形式等方法進行有效教學.該種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培養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并且能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