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意
所謂環境教育是指,教師通過相應的教育方法,使學生認識和了解環境問題,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使學生獲取治理環境污染方面的知識,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保護社會環境.主題式環境教育是以學生知識經驗為出發點,以教師為主導,通過對環境問題這一主題的探究和分析,實現環境教育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主題式環境教育,強調學生的主動性,能夠讓學生將學習任務和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參與到真實的學習任務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主題式環境教育,能給學生普及環境知識,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環境教育內容,還能使學生所獲得的知識達到一定的深度,使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以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探索.
一、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主題式環境教育的意義
生物教育和環境教育關系密切.生物課程中的主題式環境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保護環境知識,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使學生自主地投入到環境保護中.
1.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環境知識和技能.通過對必修和選修模塊生物知識的學習,學生掌握課程標準提到的認識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理解生物環境中的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實施主題式環境教育,著重要培養學生的生態危機問題意識,讓學生懂得和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性,養成珍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生活習慣,樹立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用實際行動投身于環保事業.
2.幫助學生掌握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人教版生物教材中寫到:我國的北方土地沙化很嚴重,沙塵暴爆發頻繁,給我國北方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了不便,也造成了我國巨大的經濟損失.通過主題式環境教育,分析沙塵暴的成因,能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生態平衡、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環境項目,組織學生研究身邊的環境問題.
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主題式環境教育的方法
1.合理選擇內容,滲透主題式環境教育.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重要成長階段,他們一般都喜歡時尚,喜歡關注社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設計主題式教育內容,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旦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就能提高學習熱情,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比如,播放和環境問題相關的電影片段,引發學生思考環境問題,讓學生以自己的視角去分析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另外,環境教育的主題要選擇和學生的生活相關的題材,要能反映現實世界中的真實環境問題.以水污染問題為例,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選擇內容時如果選擇水污染或者河水治理這樣內容面廣的主題,就沒有選擇如何節約用水和生活中有哪些水資源浪費現象內容效果顯著.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些節約用水的宣傳廣告.教學內容只要能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就能引發學生對環境問題的思考,從而有助于學生認識環境問題,使學生自主投身到解決環境問題中.比如,在講“細胞的生命歷程”“細胞的衰老和調亡”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水”為主題,從微觀角度去了解水對生命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形成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整合教學資源,優化主題式環境教育方式.高中生物教材中很多內容和環境教育相關,有時同一個知識內容在不同章節從不同的角度闡述,教師可以將這些內容以某一個環境的問題為主體進行資源整合教學,使學生在整體掌握教學內容的同時聯系實際生活對環境問題進行思考.高中階段的各個學科都有關于環境教育的內容,但涉及問題的程度和角度不同,通過主題式教學能充分發揮教學資源.各個學科的教師只有共同努力,經過對各學科內容的協作,才能設計出最好的主題式環境教育方案,對學生進行全方面指導,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例如,在講“酸雨酸霧的形成”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空氣”為主題,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分析空氣質量變差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在講“細胞的生命歷程”“細胞的癌變”“人類遺傳病”“科學·技術·社會 拒絕毒品”后,教師可以將這些教學內容整合起來,以“生物污染”為主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深入分析,從而讓學生體會生物污染的危害性,樹立環保意識.
總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主題式環境教育,能使學生關注社會,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提高學生自主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選擇合適的環境教育主題,設計高質量的問題,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使學生在熟知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對環境保護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