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堯
摘要:初中物理教學是學生接觸物理學習的初期,也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如果此階段能夠打下堅實的物理基礎,學生就會具有較高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以后的物理學習更加高效.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教師都比較關注課堂教學的高效化問題,也都以此為目標,不斷研究和創新教學方式.本文探索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現高效化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初中物理 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即教師投入較少的時間、精力與物力達到較好的教學成果,不僅能快速完成教學目標,還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判斷物理教學是否達到高效,可以以學生獲得的知識或者具體的進步為依據,從如下四個方面具體分析:第一,課堂結束之后,學生是否真正掌握新知;第二,學生的能力是否有進步;第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身的情感與態度是否變得更加積極;第四,學生是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想實現以上目標,教師就要更新教學觀念與思想,科學鉆研教材,全面了解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度等得到提高.
一、巧用情境教學,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1.巧用問題情境,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學生熟知的生活化內容,設置一些學習價值較高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巧用物理實驗,創建教學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占較大比例,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重點和關鍵點.例如,利用小孔成像的實驗操作,加強學生對于小孔成像原理的了解.可以去除易拉罐的上部,用塑料膜遮蓋,并在罐底部挖一個小孔,使小孔向外對準發光的物體,從而在塑料膜上呈現倒立的影像.實驗是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關鍵,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運用相關物理知識進行實驗,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透徹理解物理知識,進而牢固掌握物理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物理實驗,創建教學情境,設置有梯度的問題,逐漸增加問題的難度,引導學生不斷思考,使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巧用討論環節,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同時,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和點撥作用,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這是實現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討論環節主要是為了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使班級中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在討論的過程中積極發散物理思維,不斷進行深入思考,促使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善于了解每個學生,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與支持,始終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并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和自主學習的空間,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及時調控小組成員,促使學生取長補短,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從而使學生在小組之中互相學習,共同發展.針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激發學生的好勝心,促使學生養成良性競爭的學習態度.這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學到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并且自身的物理思維也在不斷拓展,從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四、重視課后教學反思
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不僅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需要教師養成課后自我反思和完善的習慣.課后教學反思,能夠提高教師的物理教學素養,還能成為實現高效化物理課堂的重要途徑.就目前的物理教學而言,有些教師并未意識到此點.“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初中物理教學也一樣.追求的不只是當下的高效率,更多的是自我反思后的自我完善.鑒于此,教師要善于針對學生學習的反饋來進行教學反思,不斷調整教學模式,最大化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的課堂教學狀況,才能實現高效化的課堂.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并非是朝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并從中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顧文敏.如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J].亞太教育,2015(07).
程燕琴.關于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