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子鋒
摘 要:“學案導學”是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讓他們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預設使教學走向有序,生成使教學充滿靈氣。作者就生成性教學導學實踐“抓手”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 “抓手”;預設;細節
“教學質量年”是湖北省隨縣2016年課改的主題,追求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是今后一段時間課改的主要任務,課改不能僅僅強調課改模式,更應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該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的主動參與者。而初中思想品德課研證明:“學案導學”是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讓他們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
新課改呼喚提升課堂教學的境界,更渴望教學成為藝術。而精心預設與精彩生成最能彰顯課堂教學境界和教學藝術。預設使教學走向有序,生成使教學充滿靈氣。
我認為使用導學案導學,應該彰顯思想品德學科特點,同時,也應該處理好教學過程中預設和生成的關系。經過我們課題組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我認為思想品德導學案主導生成性教學的“抓手”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認真備課,精心預設
備課即預設,就是老師精心編寫導學案,做好預測和設計,就是教師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對教材,學情深入研究后,預先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以及預設出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課題可能出現的問題,再設想怎樣圍繞教學計劃去處理和解決這些問題和情況。課堂是許多思想的聚會,會有許多思想的碰撞、交織,它是幾十個個性的課堂,什么事都可以發生。編寫導學案預設著重要注意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1. 預設目標,便于掌握
作為以德育功能為主的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學案的學習目標應該達到三個要求,一是學習目標要細化、具體化,便于學生把握;二是要凸顯三維目標的實現,特別是能力目標和態度、情感、價值觀目標的實現,如果僅僅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那就違背了思想品德課的學科本質;三是要深入了解學情,吃透教材和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理清重點和難點,熟悉突破難點的方法和技巧。比如, 我在學習《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備課時明確提出學習目標一目了然。即:①提升一種情感即愛黨、愛國的真情實感。②培養兩種能力即全面認識的能力、歸納總結的能力。③達成三種認識:認識我國國際地位;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明確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2. 情境的預設,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要促成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老師要努力創設情境。老師的凝聚力、親和力、創造力,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教學前對教學情境的預設,在教學時對課堂氣氛的渲染。老師課前精心設計的動漫、歌曲、課堂劇等都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民主、寬松、融洽、自由、坦然、愉悅的氣氛,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地進入教學過程。如瓊麗老師《豐富多彩的情緒》的情境導入是聽課老師的到來引起學生心理和情緒的變化,特有的環境給學生特別的信息。為了強化學生情境信息,瓊麗老師又以《小蘋果》歌舞導入新課。
3. “導學過程”的預設
好課在于它不僅是傳播知識的平臺,而且是構建和生成知識的過程。導學案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案?!皩W過程”是一篇導學案中最核心的部分,是達成目標的關鍵,是導學案的最重要的設計內容?!皩W過程”要實現導學功能,學生首先要知道怎樣學和學什么,其次,學生要知道具體可執行程序和研究。也就是說,導學過程首先要告知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然后進行學習活動的設計,把“學習方式”細化為學習活動中的可執行程序,把學習內容細化為在學習活動中的系列問題??v向上,把學習方式及程序概括為學線,學習內容及問題概括為問題線,那么導學過程就是圍繞“學線”和“問題線”實現的自主學習,這兩條線是并行而又相互聯系在一起的,在導學案的設計中必須從縱向上清晰地展出這兩條線索。橫向上,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組合成“學習環節”,學習程序及問題組成學習活動,學習環節分解成若干學習活動,導學案設計中必須從橫向上體現出它們的總分關系。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時強調學習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學線是品成就、思不足、謀發展三部曲七個活動,問題線是中國的國際地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高舉旗幟。
4. 對課堂中“可能生成”進行預設
我們課前的“預設”當然無法預料到課堂的全部,但這并不否認“預設”的作用。教師的預設越周密,考慮越詳盡,才能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為“精彩生成”提供更寬闊的舞臺。
二、捕捉細節,精彩生成
精彩生成出自教學細節,細節是一種資源。捕捉一個細節就能生成一個精彩的環節,忽略一個細節,就可能毀滅一個精彩的課堂。精彩生成是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經過對話、碰撞、共鳴激起和創生的浪花,課堂呈現的是原生態的事實和景觀。動態生成的課堂,給我們一線老師帶來新的挑戰。正如葉瀾教授所說:“課堂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生成要“三點”即生成點、精彩點、創新點。生成在求異思維中產生,精彩在真實真切中產生,創新在挑戰碰撞中產生。
生成教學是教師根據課堂中的互動狀態及時地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行為的教學形態。精彩生成要有空間和舞臺,要有教學智慧和藝術引領。
1. 注重“三性”
課堂提問的開放性;教材使用的創造性;教學流程的不飽和性。例如:上課的時候,學生向老師行禮問好。有的學生行禮時不嚴肅,不以為然。要及時抓住這個禮貌教育契機,設問:問好是一種什么行為?向老師問好有什么意義?經過學生討論,達成了共識。
2. 堅持“三給”
抓住細節給問題,引導生成;抓住矛盾給挫折,激發生成;抓住成就給賞識,促進生成。例如,我在引導學生作課堂總結的時候,一個學生突然問優勝組要獎多少錢?我沒有回避,反過來問學生:如果你是老師你會獎多少錢呢?獎勵的目的是什么?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一定要獎錢嗎?層層追問,讓學生明白了,精神層面的匯報往往比物質匯報更重要,我們要為榮譽而戰!于是,我給了優勝組“最有戰斗力的團隊”的光榮稱號,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三、規范過程,培養習慣
導學案主導生成性教學的主要方式是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那么,如何讓學生應用導學案進行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呢?如何讓學生抓住細節生成精彩呢?我認為抓手應該放在規范利用導學案學習過程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上。
(1)培養學生了解導學案的構成,大概知道每一個環節的任務。
(2)培養學生了解教材的編排結構,懂得課題、引言、框題、標題、正文之間內在聯系。
(3)指導自學方法。例如,在學生自學時,我要求學生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眼、手、腦各種器官并用,邊看邊想邊用不同自學符號勾劃圈點概念、原理、關鍵字句,粗讀精讀合用。粗讀即看課題、引言、框題、正文,初步閱讀全課內容。精讀,就是結合導學案的問題,讀得細致透徹,注意教材的每個知識點及關鍵詞,然后記下疑難點和不懂之處。要讓學生做到讀有所思,讀有所記,讀有效果。
(4)加強小組建設。為了提高小組合作效益,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從中有所收獲,就要加強小組建設,如組員層次搭配,選好組長,確定組名、組規和學習口號,合作學習之前落實每個組員的責任,如思想品德組長,負責收集成果,協調幫助后進生,記分員記錄本組和上一組的得分情況。
(5)建立一定的激勵機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句話告訴我們獎勵的重要性。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還應該建立一定的激勵機制。例如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活動中進行競賽,很大程度上可以刺激學生通過合作更高效地完成導學案的學習任務。有競賽就要及時評價。鼓勵性的評價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研中,我們發現給優勝組員發一張書簽、發一個小紅旗、發一些糖果和給一個榮譽稱號效果是一樣的,學生在乎的主要是對他們的成績的尊重、肯定和褒獎。
總之,思想品德導學案主導生成性教學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齡段,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班級、不同的情境中,其“抓手” 很多,要實現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性和高效性,還有待于我們在今后的課改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完善和提高。
(作者單位:湖北省隨縣萬福店農場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