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蘭
從十八年前踏上講臺那天,一個小小的夢想在我心間生根:我除了要做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外,還要做一個受人歡迎、人人點贊的班主任。這個夢想引領著我的教育生涯從迷茫走向成長,在實踐中一步步錘煉,直至徐徐綻放。
一、關注學生的心靈和精神生活
古希臘人說,一切教育都有兩個永恒的目的:一是使人高尚,一是使人聰慧。教育不僅使孩子能夠獲得現實生活意義上的美好,更為重要的是能夠實現精神與心靈的美好。
班上的廖藹添同學幾乎每天都遲到。一天,他在第一節課下課后才趕來。 我問他:“為什么又遲到了?”他竟然面帶微笑,很輕松地說:“我又睡過頭了,本來想今天就裝病不起來算了。又躺了一會兒,想到我這周已經連續四天遲到了,現在還裝病,好像很不好,于是我馬上起來,跑到學校。”
他沒有說假話,因為他推開教室門時還在大聲喘氣。對于他的微笑和輕松我感到很納悶:平時在老師面前,他要么面無表情,要么沮喪泄氣,今天已經是連續五天遲到了,怎么還能保持如此陽光般的微笑呢?
他回答了我的疑問:“老師,有一次我上課睡覺,您問我晚上干什么去了。我說,晚上用手機上網,凌晨三點多才睡。當時您說希望我少上網,還說很欣賞我的誠實,所以我覺得還是誠實地跟您說比較好。”
那一刻,我被這個孩子感動了。我說:“老師除了欣賞你的誠實,還很喜歡你陽光般的笑容,愿你笑口常開。當然,我還希望你能有時間觀念,養成守時的好習慣。我相信,一個誠實、陽光并且守時的你,會更讓你自己喜歡吧?”之后他很少再遲到,似乎心情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這讓我明白: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學生內心的正能量,并適當引導,促進他們成長與進步,最終成就自我。
二、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和修養
班主任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心理健康,可以使自卑怯懦的學生產生自信,使孤僻多疑的學生綻開笑臉,使暴躁易怒的學生平和冷靜;相反,班主任心理不健康,會把不良情緒帶到教室,甚至采取不正當的方式懲罰學生,學生的情緒就會受到很大影響。鑒于此,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成為我做好班級工作的前提條件。第一,不斷要求自己學會解除或緩解高壓心態,不再以學生分數論成敗;第二,努力培養自己高尚的愛生情懷,時刻提醒自己要公平、公正地面對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第三,學習先進的教育藝術,掌握先進的適合當代學生特點的教育方法。
三、接納學生問題存在的合理性
接納是承認學生問題存在的合理性,它有幾個好處:一是讓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態,不會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感到吃驚;二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對他的理解,從而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三是讓全部的信息進入自己心里,能用更好、更全面的方式幫助學生糾正問題。不少班主任經常抱怨學生某些習慣不好,不能遵守紀律等等。其實,對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孩子某些在老師看來不能容忍的行為,只是希望老師能更多地注意到他、關心他,他們更希望聽到老師的鼓勵與贊揚,而不是一味地責罵和懲罰。當老師不斷地用語言和行動激勵他時,他首先會完成老師為他設定的目標,以此表示對老師的感激,然后慢慢地將老師的鼓勵作為一種前進的動力,直到他認為滿意為止。所以班主任在遇到類似問題時,不妨試試以適當的正強化方式,或者根據情況結合一定的情境,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
四、建立全方位、立體式的自我管理系統
高中階段是完善學生自我意識,增強獨立自主能力,健全學生人格的關鍵時期。教師應根據高中生心理、生理發展的特殊規律,充分利用這一階段學生獨立性強的優勢,激發他們開展自我教育的愿望,培養他們“自學、自理、自強、自律”的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他們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今年,我建立全方位、立體式的自我班級管理系統,力爭讓學生人人自覺參與,自己管理自己,使學生在自我管理的實踐中,約束自我、教育自我。我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始終樹立民主意識,努力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認真做好調控、引導、服務的作用,決不包辦代替。這就能讓發揮學生自己的教育作用,從而依照正確的思想,自己從主觀上改造自己,約束自己,實現自我管理。
擔任班主任的十幾年時間里,我深深地懂得了,為師者切忌以尊者自居,要讓學生感到老師在關心、愛護和幫助自己,從而撥動學生的心弦,喚起學生接受教育的誠心。只有和學生友好相處,教育學生才能事半功倍,最終達到教育的目的。
責任編輯羅峰
實習編輯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