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琥
摘 要: 創新創業是國家發展之根,是民族振興之魂。引導和鼓勵大學生樹立“敢于創新、勇于創業”的創新創業精神,是提高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助力大學生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創業的必然要求。本文結合作者親身教育實踐,從激勵機制、教育載體、工作模式等方面入手,對構建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做了初步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 大學生創新創業 教育模式 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 探索與實踐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241”模式概述
(一)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創新創業,是國家發展之根,是民族振興之魂”。今天的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潮流正在蓬勃涌動。當前,提高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是時代和國家戰略的要求,更是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迫切現實需要。如何采取有效途徑切實提高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促進大學生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創業,已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輔導員工作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課題。為引導和鼓勵學生樹立“敢于創新、勇于創業”的創新創業精神,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最終助力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形成,實現更高質量、更高層次的就業。結合自身工作實踐,自2011年起在我校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包括漢語言文學和漢語國際教育兩個專業,探索試行了旨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241”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試圖進一步研究符合文科專業特點的創新創業教育途徑和一般規律。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241”模式概述。
一般而言,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創新精神的培養,另一方面是實踐能力的培養。具體而言,涵蓋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等要素。根據實踐創新能力的內涵,圍繞提升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這一總目標,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我們依據大學生所處不同年級階段特點,著力構建兩項激勵機制、四位一體教育載體、一個核心工作抓手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具體而言,“2”即“榜樣領路”和“家校聯動”相結合的激勵機制,貫穿創新創業教育始終;“4”即依據大學生所處不同年級階段的特點,有側重地開展系列導學講座、系列院系級創新創業競賽、專業課外研習小組活動和創新創業實踐訓練營等促進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形成的活動;“1”即以鼓勵學生參與高水平創新創業競賽和科創實踐活動為抓手,凝練創新創業成果,全程一對一精準輔導,確保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全面提升。
我們在中文類專業試行“241”模式六年來,實踐證明,該模式在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等方面成效顯著。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241”模式實現路徑
具體而言,六年來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241”模式實施方法。
1.建立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激勵機制。
(1)“榜樣領路”激勵機制。
一是通過院系(年級)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加大對創新創業優秀成果和典型學生的宣傳,著力營造氛圍,讓學生形成強烈的參與意識與熱情。二是定期舉辦優秀團隊經驗交流分享會,打造良好的交流平臺,讓實踐經驗薪火相傳。三是開展系列表彰,進一步激勵學生。如在畢業表彰中加入“創新人才獎”這一榮譽稱號,對在創新創業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畢業生予以充分肯定。
(2)“家校聯動”激勵機制。
家校合力,共同激勵學生提高參與熱情。與假期新型家訪結合起來,在實地家訪、和家長的電話溝通及寄送一對一學生個性化評語等交流中,建議學生家長從家庭教育層面不斷引導鼓勵學生,讓他們積極參與創新創業相關競賽和實踐。
2.建立“四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載體。
(1)開展系列創新創業導學講座,著力啟蒙學生的創新意識。
開展系列講座,有針對性地邀請創新創業領域專家、專業教師、畢業校友舉辦相關講座,啟蒙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目前我們已形成“新生導學大講堂”(著力啟蒙創新意識)和“未來與發展”(著力提升創新創業素養)兩個品牌講座,三年來累計開展講座40余次。
(2)成立專業課外研習小組,著力啟迪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師指導是影響創新創業教育開展成效的重要因素,為此我們專門成立了院系創新創業導師團,制定課外研習小組相關規章制度。在導師團指導下,鼓勵學生跨年級、跨專業組建研習小組,引導學生以專業為范圍和選題,定期開展主題研討、學習心得交流等活動,啟迪學生的創新精神,為創新創業項目的培育奠定初步基礎。
(3)開展系列院系級創新創業競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精心組織系列院系級創新創業競賽,加大宣傳力度,盡可能讓更多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學生實戰演練能力。目前我們已形成院系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創新創業論壇、創業項目策劃大賽、簡歷設計大賽等一系列常態化品牌競賽,累計開展院系級競賽30余次,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基本創新能力。
(4)開辦創新創業實踐訓練營,系統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我們于2015年成立了中文系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依托“中心”和院系3個專業實訓基地開辦創新創業實踐訓練營,廣泛吸納系優秀的創新創業個人和團隊入營,對創業中心內學生團隊的創業項目進行重點扶持和培養,開展創業先鋒培訓班、創業園區參觀、創業項目路演展示等系列活動。并在學生創業團隊發展成熟時,與學校創業孵化園對接,將有潛力的項目輸送至孵化園進一步培育。
3.以高水平學科競賽和實踐活動為抓手,促進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凝練升級。
鼓勵學生參加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創意挑戰賽等國家級高水平創新創業類競賽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同時指定有經驗的老師全程一對一精準輔導。讓學生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通過備賽進一步磨礪意志力等自我管理技能,進一步提升實踐創新能力等就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