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懷元
摘 要: 多媒體教學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未來教學走向現代化的方向。讓多媒體教學更具時效性,是每位一線教師必須探討和深入了解的重要課題。本文以高校實際教學工作為對象,探討了多媒體教學對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 多媒體教學 高中語文教學質量 教學手段
隨著高校擴招的規模不斷加大,高等教育已成為我國的大眾化教育。而伴隨著生源的不斷擴大,教學資源捉襟見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有所下滑。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保證優質的人才培養,就要不斷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而多媒體教學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與傳統的板書口述授課相比,多媒體特有的優勢被廣大高校運用。當然,多媒體教學也有兩面性,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可能會帶來的某些負面影響,正確認識和利用多媒體教學,才能穩步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
1.多媒體教學的特有優勢
1.1多媒體教學帶來感官效果更直觀。
人類主要通過視覺、聽覺兩個渠道接收信息,也是人類獲得信息最多的渠道。多媒體教學就是充分運用圖像影音素材,使學生更容易接收教師傳遞的信息。另外,多媒體能讓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而且在課堂學習上更積極。
例如我在高一講授《神奇的極光》一文時,便緊扣“神奇”二字做文章。開場時便展現一組形態各異、色彩紛呈的極光圖片,學生看到如此神奇的景象無不驚嘆,從而好奇心自然被激發出來,學習興趣濃厚。探究問題的意識增強,學生便積極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又如一些學生認為古文相當枯燥、乏味,一些教師在課堂上不外乎讓學生反復朗讀、背誦,然后分析文章基本的字詞句。但是苦澀的文字,學生讀不出味道;單純的分析語法,學生聽起來味同嚼蠟。一些老師不是朗讀好手,課堂上學生往往昏昏欲睡。如果采用多媒體,便能讓學生一飽眼福和耳福,學生的興趣被激發,背誦與理解將不是問題。如教學《滕王閣序》,學生預習全文后,會感到文字很生疏,不能感受其美,這時我便播放著名表演藝術家孫道臨在滕王閣錄制的現場配樂朗誦,再通過多媒體讓學生看到滕王閣的壯麗景色,從視覺、聽覺上引起學生的審美興奮,讓學生獲得審美的愉悅,產生濃厚的興趣,背誦體會,并積極主動地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1.2多媒體教學能拓展課堂知識的容量,促進思維發散。
多媒體教學能夠減少花在板書上的時間,讓教師擁有更多的時間傳遞更豐富的知識,讓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探討,增加師生互動的時間。多媒體教學能給學生帶來更多直觀感性的課程素材,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知識分析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水平[1]。
1.3多媒體教學可以突破時間空間限制,強化感知效果。
某些課程既需要教師言傳身教,又需要學生觀察、感受以獲得知識,并加深學生對知識要素的感知和了解。多媒體教學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給學生帶來豐富的知識場景。
1.4多媒體教學有利于修改及保存教學內容和素材。
在進行課程教學時,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反饋,對教案素材進行不斷的修改和優化。傳統紙質教案需要較大的工作量,而多媒體教學的電子教案授課,則利用電腦修訂,教師會更輕松。另外,相比紙質素材,電子教案具有攜帶方便、更容易保存的特點。
2.運用多媒體教學優勢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
現代化的教學不僅是教學手段和教學條件的更新,教學思想、模式及觀念也需要與時俱進。先進的教學思維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因此,一線教師要推陳出新,不斷優化教學模式,讓教學內容完美結合教學形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深刻地理解賈寶玉這一人物形象,我播放了小說戲劇情境性片段《寶玉摔玉》,讓學生在文本和視頻的雙向沖擊下有效地把握形象。又如教學《聲聲慢》這一課時,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知人論詩,我利用CCTV-3關于“李清照詩詞朗誦”的視頻,讓學生明白李清照的人生經歷。精彩的視頻、精彩的演繹使學生深受感染,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學生的聯想,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此外,高中戲劇單元的教學困擾著很多教師,有限的課時使學生只能蜻蜓點水式地了解劇本的大概意思。針對戲劇課程內容的特殊性和學生對戲劇認識的模糊性,我在學生初讀文本的基礎上,給他們播放自己選取的精彩戲劇視頻,并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一節課后,學生不僅比較順利地進入劇本,而且避免戲劇學習的枯燥。
2.1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優勢互補。
雖然現代多媒體教學的技術不斷發展,但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廣大一線教師長久研究實踐而總結出的教學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不能因為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出現而摒棄。傳統課堂注重教師主導,要求教師展示個人魅力和應變能力,這正是多媒體教學缺失的環節。雖然倡導多媒體教學,但是教師應當把多媒體作為教學工具,不能完全按部就班,否則會削弱多媒體的應用價值[2]。
我曾聽過一名教師教學《春江花月夜》,但發現該教師一開始就展現“春江花月夜”中唯美的畫面。的確,對學生進行“有像可想”的想象思維能力訓練沒錯,但這種不適時的運用卻使學生失去最初的、最美的想象,充滿詩意的詩歌沒有品出詩意,不能不說是課堂的一大敗筆。其實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程的整合要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準則,整合要有選擇地進行,重點放在那些傳統教學不便解決的問題上。
2.2讓多媒體教學成為師生互動的媒介。
很多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當中,容易變成解說員的角色,從以前對課本的照本宣科到現在的多媒體放映員,把多媒體當成主角,師生互動全無,課堂死氣沉沉。多媒體教學應該加入更多的師生互動環節,而且教師的教學藝術不能因為多媒體的出現而被摒棄,否則會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
2.3多媒體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接受情況。
多媒體課件往往具有通用性,但學生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在準備多媒體教學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實際感受,用心準備學生喜聞樂見的多媒體素材,以學生能夠接受的進程開展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接受每一堂課。
例如《外國文學》鑒賞的課堂上,有些經典著作會有多個版本的影視資料,教師不應只看個人喜好,還應與學生探討商議,在課堂上展示最經典、學生最喜愛的片段,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才高。
2.4培養學生廣泛搜集信息的能力。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師應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語文教師不僅應努力掌握和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更重要的是應培養學生利用各種傳播工具獲取有益信息的能力。李克東教授認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他提到整合的一個基本點是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信息化處理后成為學習者的學習資源。
3.結語
在新時期的教育工作中,多媒體教學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整體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不穩的大前提下,一線教師一定要發揚為人師表的精神,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重要優勢,并結合傳統教學模式優勢互補傳遞每一個知識點,這樣才能有效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薛曉春,厲志紅.關于提高多媒體課堂教學質量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15):161-162.
[2]許國良,林結賢.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高等數學教學質量[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33(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