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英

摘 要 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對提高低年資護士壓瘡預防管理能力的作用。方法:收集照護病房2014年1月—12月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患者80例為對照組,進行常規責任制護理;收集2015年1月—12月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患者78例作為觀察組,由同組護理人員開展名為“護膚圈”的品管圈活動;比較兩組患者壓瘡發生情況、低年資護士壓瘡預防管理知識考核情況以及患者家屬對護理效果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3例、對照組10例發生壓瘡情況。觀察組低年資護士壓瘡預防管理知識考核平均分為5.86分,對照組為67.54分。觀察組家屬對護理效果的滿意度為100%(78/78),對照組為94%(75/80)。結論:品管圈活動能提高社區低年資護士壓瘡預防管理能力和臨床護理自信心,對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 壓瘡;預防;品管圈;護士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7)06-0033-02
Study o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ode to improve the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 ability of the community junior nurses
YU Ying
(Xid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junior nurses ability of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essure ulcer.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ho were unable to take care or semi self care of themselves in the nursing ward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as a control group who were given the general nursing care and 78 cases of patients who could not take care or semi self care of themselves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as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of “skin care circle” were provided by the same group of nursing staff.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 of the two groups, evaluation of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 management knowledge in the junior nurses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on nursing effec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ree and ten cases of pressure ulcers occurred in the observ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score of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ssessment of the junior nurses was 5.8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67.5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78/78), whil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94%(75/80). Conclusio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can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ability and clinical nursing self-confidence of the community junior nurses, which has a positive meaning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e
近年來,隨著護理模式的改革,護理工作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較大變化[1]。雖然,低年資護士(即畢業后從事護理工作1~3年)作為臨床護理隊伍的重要補充,承擔了大量臨床護理工作,但存在經驗不足、業務水平不高的問題[2]。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現場、工作性質相似的人員自發地進行品質管理所組成的小組,最早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創,旨在調動圈員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圈員積極參與管理活動,出謀劃策,最終達到提高個人業務水平和工作效率及個人成就滿足感的目的[3]。南橋鎮西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長期住院患者以臥床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因皮膚干燥、彈性差、皮下脂肪少、血管退化、活動減少等使皮膚易損性增加,因此,老年人的皮膚管理成為壓瘡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4]。提高護理人員的壓瘡預防能力和實施正確有效的預防措施是提高基礎護理質量的關鍵[5]。本文報道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提升低年資護士臨床護理水平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南橋鎮西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照護病房2014年1月—12月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患者8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齡75~95歲,進行普通護理;收集2015年1月—12月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患者78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齡75~95歲,由對照組同組護理人員開展名為“護膚圈”的品管圈活動,觀察活動后壓瘡預防管理的護理效果。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按OCC活動原則,護理組自發自愿組成品質管理小組,由高年資責任護師擔任組長,由護士長擔任輔導員,組員為低年資護士8人(大專6人,中專2人),全部為已注冊護士。以“提高低年資護士壓瘡預防管理能力”為主題定期開展活動,分析討論低年資護士在壓瘡預防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主要有護士對壓瘡基礎知識掌握不全或不能及時更新;臨床實踐操作不熟練,對壓瘡的評判經驗不足;工作責任心不到位;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宣教力度不夠,致使患方的壓瘡護理依從性不足。并對此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實施方法。
1.2.1 壓瘡相關知識學習培訓
①整理并發放壓瘡相關學習資料,內容有壓瘡形成的原因、壓瘡最新分期模式、壓瘡發生所致后果、預防壓瘡護理措施、健康教育等;②培訓壓瘡高危因素評估表(采用自上級醫院的壓瘡的評估監控表)的使用方法,解讀評估標準,規范壓瘡護理文件書寫;③定期強化考核,護士長每周1次晨間提問鞏固壓瘡護理相關知識;同時特邀壓瘡護理專家、新型傷口敷料應用專家來中心授課,介紹處于國際前沿的“傷口濕性愈合管理”理論。
1.2.2 規范壓瘡預防管理流程
制定中心的《壓瘡管理制度》,并嚴格按流程執行:每例患者入院須填寫壓瘡高危因素評估表,分值超過15分以上,須填報壓瘡高危預報表上交護士長,同時當班護士每日跟蹤檢查并填寫跟蹤檢查表,護士長每3 d跟蹤檢查壓瘡情況并記錄,每月填寫壓瘡情況月報表,并做年度匯總登記表。
1.2.3 理論實踐相結合,實行壓瘡預報床位托管制
護士長根據壓瘡預報例數,將床位合理分配至低年資護士,實行壓瘡預報患者專人托管,并通過獎懲監管,督促低年資護士主動巡視患者,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做好壓瘡預防健康教育,理論聯系實際,積極觀察思考,發現問題。
1.2.4 重床邊實踐,落實皮膚狀況跟蹤觀察及護理措施
安排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士床邊帶教低年資護士,積極落實護理措施。①舒適的臥位及環境:抬高床頭不應超過30°。半臥位時,床頭抬高45°患者最易滑動,且增加了骶尾部的剪切力,易形成壓瘡,以5~15°為宜。30°側臥身體比較舒展,承重面積明顯增大,不易受重力影響而出現傾滑,也減少了摩擦力對皮膚的影響[6]。②每日常規皮膚檢查,加強交接班。③定時翻身,間歇性解除受壓部位的壓力,制定翻身卡,每l~2 h翻身1次。翻身時應注意避免推、托、拉等動作并防止擠壓臀部[7]。④整理床單元,及時更換濕污床單被套。⑤受壓處皮膚常用溫熱毛巾濕敷,以促進局部皮膚的血液循環。⑥加用氣墊床,氣墊床充氣適當(手壓氣墊有彈性)。⑦肩胛、背部、腳踝等骨突處受壓時加墊軟枕。⑧飲食給予高蛋白營養支持。
評價兩組患者壓瘡發生情況和低年資護士壓瘡預防管理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滿意度問卷調查,評價兩組患者家屬對壓瘡護理效果的滿意度情況。
2 結果
兩組患者發生壓瘡情況見表1。對低年資護士的壓瘡預防管理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核顯示,對照組平均為67.54分,觀察組為95.86分。對照組家屬的滿意度調查為滿意75人,不滿意4人,無所謂1人;而觀察組為滿意78人,不滿意0人。
3 討論
目前,品管圈已廣泛應用于病房管理、專科護理、健康教育等護理質量管理的層面,對促進護理人才隊伍發展有重要的實踐意義[8]。
3.1 提高了低年資護士壓瘡護理的理論知識
培養了低年資護士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遇有不解之處主動提問或者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向老師請教等等,相互之間交流護理經驗,形成了一種濃郁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從而有效提高了新護士的壓瘡預防管理能力,保證了我中心整體護理水平。壓瘡發生在疏于防范的長期臥床老年患者中常見,科學、細致的護理服務可以使壓瘡的發生率降到最低程度。通過對低年資護士壓瘡相關知識的培訓輔導,規范統一管理流程,再有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士從壓瘡評估預報到落實措施的全程帶教、現場指導,保證了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從而有效控制了壓瘡的發生。
3.2 提高了低年資護士對工作的自信心與責任心
針對壓瘡風險預測能力差、預防知識缺乏等特點,進行有計劃的培訓,使低年資護士從被動的執行護理治療變成善于發現并解決問題的主動護理。同時,通過床位托管的方法,增強了低年資護士的責任意識。低年資護士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積累壓瘡預防經驗,也獲得了成功預防壓瘡發生的喜悅,這也有效提升了她們對自己護理技能水平的信心,增強了新護士們對護理事業的美好愿景。
3.3 鍛煉了低年資護士的溝通能力
由于進入臨床工作時間不長,表達能力或方式相對不強。通過對患方關于壓瘡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有助于取得患者與家屬的理解和配合,減少相互之間的誤解,避免發生護患糾紛,提升了我中心的整體服務形象。通過圈會議,積極鼓勵新護士發言表觀點,提問題,促進了與同事之間的和諧相處,合作愉快的團隊精神。
中心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有效地提升了低年資護士的壓瘡預防管理能力,也培養了其護患溝通力、工作責任心與自信心,同時也促進了我中心護理人才隊伍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劉戈, 吳欣娟. 我國低年資護士成長階段及其特點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4, 30(31): 7-9.
[2] 張廣清, 張小培, 羅麗霞, 等. 優質護理面臨的難點與建議[J].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2012, 19(3): 6-9.
[3] 梁萍.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低年資護士靜脈留置針穿刺能力中的應用[J]. 內科, 2014, 9(3): 331-333.
[4] 李相芬, 何英, 劉曉燕. 老年患者壓瘡預防的臨床護理措施及對策[J]. 河北醫學, 2013, 19(11): 1755-1757.
[5] 肖愛華, 丁力. 壓瘡護理小組在低年資護士壓瘡預防能力培訓中的作用[J]. 護士進修雜志, 2009, 24(18): 1670-1671.
[6] 徐曼. 責任小組制整體護理在老年住院患者壓瘡管理中的作用[J]. 現代醫藥衛生, 2013, 29(4): 523-524.
[7] 馬紅梅. 品管圈活動在心外ICU壓瘡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保健營養, 2014, 24(3): 1243-1244.
[8] 吳欣娟. 護理管理工具與方法實用手冊[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