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勤
(日照國際海洋城濱海灣小學)
生活化教學是提升小學數學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點,以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工作開展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經驗,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進行研究,以期可以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新課標小學數學生活化小學教育階段數學課程作為具備較強抽象性的課程,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入生活化教學方法十分必要,也是新課程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導的教學方法。基于此,文中主要以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策略進行綜合分析。
一、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育價值
(一)有利于幫助學生構建數學思維
小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會經常發現形式各異的數學元素,如計算所有支付的費用與花費的時間等,對于此種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計算問題而言,學生的數學思維不可取代。簡單地說,小學教育階段數學教學生活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現實生活的認知與看待外部世界的視角。同時,數學教學生活化有助于學生充分轉變數學學習思維,幫助學生更加全面認知數學知識,進而有效構建數學知識框架。
(二)有利于促進小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數學元素入手,這樣一來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而自主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便于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解數學知識。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現實生活作為數學生活化課堂教學的物質基礎,密切聯系著學生的學習生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元素,幫助學生更加準確的理解知識,進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具體實施策略
(一)引導學生從數學視角解析現實生活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及時傳達以下思想:在萬千世界中,處處都有形式各異的數學知識,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知識探究,從數學的視角來解析現實生活,切實感受知識與現實生活間的關聯。
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克與千克》這一課時,“同學們和爸爸媽媽逛過超市嗎?你們一般都買些什么?有沒有買過水果的?”教師此時則可以拿出重為1千克洗衣粉,引導學生自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的重量,要求同學們在小組內輪流掂一掂,并把這種感覺記在心里。然后,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袋綠豆、一袋大米、1包雞精、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引導學生選出四樣物品中約重1千克的物品。通過有效利用學生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數學素材,可以使數學課程教學變得更具親和力,進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學生比較熟悉的事物用作教學背景,關注學生的在校表現,利用電話或者家訪的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現狀,充分挖掘出學生現實生活中隱含的數學知識。
(二)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入生活問題
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差,對于此群體而言,數學教材中許多知識都是晦澀難懂的,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入簡單數學知識,將比較難理解的知識合理轉化為易于解析的生活問題,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學習掌握數學知識,進而不斷降低教材內容的學習難度。
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簡易方程》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年齡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今年王老師的年齡是陳強的3倍,王老師6年前的年齡和陳強10年后的年齡相等,陳強和王老師今年各是多少歲?”要想求解陳強和王老師兩個人的年齡,我們可以設今年陳強的年齡是X歲,王老師的年齡是3X歲,然后根據“王老師在6年前的年齡和陳強10年后的年齡相等”這個數量關系式,列出方程。解:設今年陳強的年齡是X歲,王老師的年齡是3X歲,可列方程:3X-6=X+10,2X=16,X=8,3X=3×8=24。答:陳強今年8歲,王老師今年24歲。通過有效利用生活問題,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要關注以下幾項工作:其一,教師要深入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從生活中找尋教學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數學知識都可以簡化成為生活案例,教師在實際利用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知識的銜接問題,站在全局角度分析事物,不可以出現顧此失彼的問題。
(三)積極創設生活化學習情境
小學數學新課程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風趣且與學生現實生活具有諸多關聯的數學素材,盡可能做到素材的多樣化,展示方式多彩性的發展目標。這也就要求教師需要在選取數學素材上,傾注大量的教學精力與時間,創新優化課堂教學,而不是將自己的解題思想強加給學生。在實際創設生活化學習情境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保留充足的討論時間,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
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這一課時,在教學前教師需要事先準備若干塑料板,要求學生求出班級地面的面積。首先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交流探究面積的求解方式。A組學生:擺滿后數出來的;B組學生:不用擺滿,每行擺5個,擺了3行。師:這樣一共可以擺多少個?與它的長和寬擺的個數有什么關系?它的面積是多大?猜想一下,它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在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在學生掌握面積的計算方式后,教師需要布置一個趣味性家庭作業要求學生為自己的房子地面測試面積。此舉不僅有效強化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在學生動手操作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緊緊抓住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而且在學生參與公式推導的全過程中,培養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四)以學生的學習思維為切入點
數學課程改革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必須要及時摒除復雜難以理解的教學手段,從小學生的學習思維入手,積極開展生活化課堂教學,且可以有效解決教學中的諸多問題。首先,當前階段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并沒有形成,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聯想到的內容比較跳躍,在很大程度上為小學數學生活化課堂教學奠定了物質基礎。通過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與多元化數學思維,有機結合不同類型的生活元素,以此來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其次,從學生學習思維這一視角入手,深入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將問題有效轉換為比較常見的知識,進而有效解決問題。最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長期的堅持,才可以促使學生形成生活化數學思維。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分析學生的學習思維,側重關注一些特殊學習想法的學生,利用學生的數學思維創新優化課堂教學活動,進而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教育階段數學作為一種基礎課程,只有數學基礎打的牢固,才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數學知識。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被越來越多的教學工作者所利用。通過有效開展生活化課堂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愛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分析[J].求知導刊,2016,(08):92.
[2]陳堅.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如何生活化[J].讀與寫,2016,(05):194.
[3]王瑩.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J].讀與寫,2016,(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