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鑫
【摘要】 目的 分析快速血糖儀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糖的差異性, 旨在為臨床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方法 120例需進行血糖測定的患者為研究對象, 均分別采用快速血糖儀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空腹血糖值和口服葡萄糖2 h后的血糖值, 比較兩種方法檢測結果的差異。結果 快速血糖儀測得120例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7.2±1.8)mmol/L, 口服葡萄糖2 h后的血糖平均值(10.9±1.9)mmol/L;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得120例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7.4±2.4)mmol/L, 口服葡萄糖2 h后的血糖平均值(11.2±2.0)mmol/L。快速血糖儀檢測血糖值結果較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查結果略低, 但兩種方法測得空腹血糖值及口服葡萄糖2 h后的血糖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0.7303、1.1913, P=0.4659、0.2347>0.05)。結論 快速血糖儀檢測具有方便快捷、操作簡單易行、體積小、血樣隨測隨采、測定速度快等優點, 是臨床上、家庭日常里值得肯定的檢測方式 ;對于病情不緊急的特殊病例可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 過程中注意在采集血樣后第一時間送至檢驗, 以提升其準確性。
【關鍵詞】 快速血糖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6.101
高血糖狀態有短暫性、長期性之分, 長期性血糖值過高臨床上稱之為糖尿病[1-4],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 飲食結構的改變, 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 亦日趨年輕化, 糖尿病成了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本次選取本院120例需行血糖檢測的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6月診治的120例需進行血糖測定的患者, 其中男74例, 女46例, 年齡47~72歲, 平均年齡(59.5±5.8)歲。所有患者中包含妊娠糖尿病患者10例, 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 120例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 并簽署了同意參與研究書, 且本研究已獲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 2 方法 快速血糖儀采用HEA-214型號的歐姆龍血糖儀及其配套試紙條來檢測患者血糖,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采用羅氏P800型號, 并使用羅氏配套血糖監測試劑。所有患者均需測試空腹狀態時血糖和口服葡萄糖2 h后血糖值。快速血糖儀檢測:先把試紙條插入血糖儀插孔內, 再用一次性刺針刺破指尖末端, 并快速將試紙條測試區放于出血處直至血液浸透毛細管內里, 正常有效顯示出血糖值后(一般僅需幾秒即可出現檢測值), 用棉簽按住出血口止血, 并記錄血糖值。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2 min后由專業醫護人員在患者同側上臂采集靜脈血液, 約1~2 ml, 之后以最快的速度送至生化檢驗科檢驗, 先將樣本進行離心處理, 3000 r/min離心5 min后, 常規使用全自動生化儀進行檢測分析。所有參與研究患者血糖檢測的醫護人員在進行上述操作時均嚴格按照規范流程進行, 避免一切人為因素導致的誤差出現, 最后對統計數據平均值進行分析。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快速血糖儀測得120例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7.2±
1.8)mmol/L, 口服葡萄糖2 h后的血糖平均值(10.9±1.9)mmol/L;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得120例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7.4± 2.4)mmol/L, 口服葡萄糖2 h后的血糖平均值(11.2±2.0)mmol/L。快速血糖儀檢測血糖值結果較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查結果略低, 但兩種方法測得空腹血糖值及口服葡萄糖2 h后的血糖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0.7303、1.1913, P=0.4659、0.2347>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人體常見葡萄糖代謝功能紊亂疾病, 對于該病的控制及治療, 血糖監測是其中重要環節, 血糖控制良好能防止病情再進展, 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 大大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5-9]。
血糖監測結果是患者身體糖代謝紊亂程度的直接表現, 在臨床上多會依據此數據擬定相應的治療措施, 評估講堂治療的效果, 在血糖值的輔助作用下使患者血糖控制到理想程度[10-13]。目前醫學上監測血糖的主要方式有快速指尖血監測和靜脈血液全自動生化分析, 快速血糖儀采集患者指尖末梢血液, 出血少、操作起來方便、監測速度快、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 在臨床和患者日常生活中都倍受青睞, 特別是患者在家中可自我測定, 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對病情的控制十分有利, 目前快速血糖儀的使用范圍已經非常廣泛, 該類儀器種類繁多, 工作原理大都相同, 一般測試短時間內血糖值, 在血量充足、穿刺到位、試紙片毛細管吸入順利等多種因素暢通的情況下, 它具有重復性、準確性的監測特點, 能滿足全國臨床檢驗標準化-委員會所制定的測定指南及標準[3, 14-16]。但一小段時間范圍內再采用全自動生化檢驗分析儀進行監測, 和快速血糖儀檢測結果相比有或高或低的現象,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快速血糖儀檢測結果略低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可知快速血糖儀檢測血糖值范圍稍窄。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適合臨床批量監測, 沒有檢測范圍限制, 結果較為準確, 但該監測法儀器要求高, 價格貴, 操作流程復雜, 需要專業人員操作;快速血糖儀小巧便攜, 操作簡單快捷, 價格低, 技術要求低, 監測地域不受限制, 可自我測定, 方便患者家中監測血糖。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兩種方法測得空腹血糖值及口服葡萄糖2 h后的血糖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可知兩者都屬于較為可靠的檢測方法, 各有優勢、使用范圍和注意事項, 臨床及家中監測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選擇測定方式。
參考文獻
[1] 張艷華. 快速血糖儀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糖結果的對比分析.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1, 32(5):761-762.
[2] 夏松. 快速血糖儀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在檢測血糖時的比較.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 14(18):260.
[3] 王申. 胰島素泵及動態血糖儀的臨床應用. 河北醫藥, 2011, 33(13):2018-2019.
[4] 王瑋荻, 何梅. 正念療法對糖尿病患者負性情緒和血糖控制效果的Meta分析. 護理學雜志, 2016, 31(3):13-17.
[5] 孫旭震.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負性情緒及領悟社會支持調查分析. 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1):65-66.
[6] 樊曉萍, 張環生, 趙秀風, 等. 快速血糖儀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葡萄糖結果對比研究.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06, 27(3):287.
[7] 步懷恩, 王泓午, 李戈, 等. 快速血糖儀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糖的Meta分析. 天津醫藥, 2008, 36(2):119-121.
[8] 羅南英. 快速血糖儀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糖的對比分析. 實用醫技雜志, 2008, 15(31):4333-4334.
[9] 董清松, 宋秀宇, 林貴蘭.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與快速血糖儀測定血糖的比對分析. 福建醫藥雜志, 2007, 29(6):101-102.
[10] 許紅艷. 快速血糖儀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糖結果的差異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20):103-104.
[11] 熊軍, 龍聰, 郭輝. 快速血糖儀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糖結果的比較.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1, 8(21):2649-2650.
[12] 魏廣麗, 李桂珍, 倪云.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與快速血糖儀測定血糖的對比分析.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0, 19(31):3461.
[13] 蒙澤彬, 楊劍萍. 快速血糖儀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糖結果的差異分析.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3, 34(1):90-91.
[14] 陳玉美. 強生快速血糖儀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糖結果的比較.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09, 18(12):64.
[15] 欒和偉. 快速血糖儀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葡萄糖的比對. 當代醫學, 2010, 16(31):85-86.
[16] 李雪峰. 快速血糖儀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糖比對分析.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3, 10(14):1871-1872.
[收稿日期: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