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娟娟



摘 要:青花瓷裝飾是我國陶瓷裝飾藝術中非常珍貴的傳統裝飾品種之一,它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裝飾題材豐富,呈現形式多樣,是我國民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青花瓷裝飾藝術作為一種傳統表現形式被運用到城市公共藝術空間中,使青花裝飾逐漸成為當代公共藝術空間中存在的一種新形式,它符合當下藝術發展的創作理念和當代人們的生活審美理念,是城市建設發展和時代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關鍵詞:公共藝術;青花;裝飾
中國陶瓷源遠流長,在幾千年的陶瓷歷史長河中,青花瓷以它獨特的裝飾形式在眾多裝飾藝術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陶瓷藝術表現形式中的一顆燦爛明珠,在萬紫千紅的眾多藝術表現形式中獨樹一幟,經歷數百年的變遷倍受全世界的贊賞,它是我國優秀的文化藝術與工藝相結合的產物,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在陶瓷史和民族文化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隨著社會的長足發展,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城市的建設也需要越來越多的青花裝飾藝術融入其中,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精神上的享受,使人民生活的城市空間更加的趣味化和多元化。
一、藝術表現形式豐富
青花瓷是以含鈷元素的礦物質為著色劑,在瓷器的半成品坯體上進行彩繪裝飾,然后再罩上一層青白釉入窯經高溫(約1300攝氏度)燒成瓷,才呈現藍色紋飾的釉下彩繪瓷器,它的釉質晶瑩清亮,白中泛青,給人以清潔雅致之感,富有感人的藝術魅力和濃厚的民族色彩,這是青花瓷裝飾藝術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隨著民族文化和時代的發展青花瓷裝飾也不僅局限于傳統器皿上的裝飾,逐漸走向其他公共藝術空間。首先,傳統青花繪畫裝飾的運用,如城市空間的基礎設施建設,青花瓷裝飾藝術運用于城市公共空間當時既要考慮公共空間周邊環境的建設,又要考慮作為陶瓷裝飾本身所具有的藝術特征,被世人矚目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城市公共空間中就有青花瓷裝飾藝術的存在,在北京奧運會中各場景和個角落中都有青花瓷繪畫裝飾的藝術表現,場地出入口處及周邊城市建設都有青花瓷圖案的繪畫裝飾形式,又如北京地鐵奧運支線北土城站的青花瓷建筑設計(圖1),地鐵入口處、乘坐電梯時墻面上紋飾的裝飾及地鐵內部的立柱裝飾都是以青花瓷元素進行的彩繪裝飾形式表現,采用傳統青花繪畫形式使藍白相間的色彩得到呼應,給匆忙的乘坐地鐵的乘客帶來了片刻的放松,整個乘車空間的青花裝飾也為奧運期間城市建設增添了新的風采;其次,青花立體形態的變化也可以運用在城市公共空間建設中,如奧運花壇中典雅別致的奧運瓷瓶(圖2)和奧運瓷盤(圖3)的展現,是青花裝飾造型在城市空間中的體現,它以瓷瓶和瓷盤的形態加以鏤空的形式表達展示在城市公共空間之中,這些青花裝飾手法在公共空間中的運用使整個奧運周邊的公共設施建設仿佛瞬間變成了富有藝術文化內涵的藝術空間,讓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國際友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也使城市周邊建設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再次,以青花陶藝壁畫形式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間之中,如坐落在景德鎮陶瓷大學校園內的國際陶藝中心的青花陶藝壁畫,它是由不同形態的青花瓷板組成,根據墻體的位置錯落有致的組合在陶土墻面上,青花瓷的光滑潔白與淳樸渾厚的陶土墻面形成鮮明的對比,加上日光燈的照射,整個青花裝飾的陶藝墻體屹立在公共空間中大氣而優雅,親和而時尚,在整個環境中與公共藝術空間融合的恰到好處,青花瓷裝飾在城市空間中的不斷發展和創新使之更加成為城市建設及公共藝術空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體現地域民族內涵
青花瓷裝飾具有民族歷史的傳承性,它是以時代的發展和集體的創造而體現出來的,它代表著一個區域、一方水土、一個民族的共同審美,散發著濃郁的民族氣息,息脈相傳,無論什么樣的瓷器展現在我們面前它首先體現的就是帶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色彩,不同的地域承載的不僅是地理空間上的區域范疇,更多的是不同地域城市文化內涵的差別,青花瓷裝飾更好的表達了不同地域的風土民情。首先要通過了解不同城市公共空間的地域特色,把具有豐富內涵的民族特征表現在它的外在造型裝飾和紋飾裝飾上,進而進一步洞察它將要表達的民族文化的審美特性,例如,作為陶瓷發源地之一的景德鎮,走在景德鎮的大街上目光會被馬路兩邊的青花瓷燈柱(圖4)所吸引,這是在其他城市看不到的壯觀景象,這些青花瓷柱是通過陶瓷工匠們手工制作手工繪制后一節一節拼接起來的,最終形成燈柱的形式屹立在城市之中,青花瓷裝飾是在景德鎮城市建設中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成為景德鎮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景德鎮的民族文化傳承貢獻了力量,同樣作為公共藝術空間中的一種表達,青花裝飾內容也會體現不同城市民族內涵。例如,在景德鎮瓷裝飾紋飾方面,青花裝飾中雙喜罐及麒麟送子等紋飾繪制,都帶有強烈的民族象征性,雙喜罐常用于新人婚禮,寓意新人幸福美滿,麒麟送子則注重傳統家庭子嗣的延續,多子多福的寓意,也具有美好的象征意義,人們喜于把這些具有美好象征意義的器皿置放在城市公共空間中,讓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們感受瓷器帶來的民族文化內涵,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不可置疑的是任何一個城市公共空間的存在和發展都離不開由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新內涵,青花瓷裝飾依附于民間民族文化的發展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將它運用在城市空間的建設和發展之中,使城市公共空間更具有民民族化和人性化,使城市公共空間建設與民眾情感緊密相連。
三、功能性與審美性的完美結合
陶器自從產生以來就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它完全融合于人們的生活中,青花瓷作為使用器皿的的普遍存在,使它具有了更為廣泛的實用功能,當時所生產的大量青花瓷碗、青花盤等食用器皿是大家隨處可見、家喻戶曉的日常生活用品,但一旦把它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間中又給青花瓷裝飾注入了另外的一層含義。如位于天津赤峰道的瓷房子(圖5),它原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法式建筑,荒廢多年后被改造成為一座瓷器組成的藝術空間,房子墻面鑲滿青花瓷盤、瓷板,走廊廊頂及走廊廊柱(圖6)也都是由青花瓷盤瓷片裝飾而成,整座房子是被瓷器包裹著的存在,它既是一個獨立的空間所在,也是人們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間組成的一部分,這座瓷房子在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存在融入使原來具有的實用意義的青花裝飾器皿轉換成了具有審美意味的公共空間藝術品,使人們日常生活的中的必需品在功能上得到展現的同時在城市公共空間建設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從而使青花裝飾以一種新的形式介入到人們大眾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間之中。又如,公園、廣場、園林中隨處可見的青花瓷桌凳(圖7),它具有桌椅的實用性,放置在公園、廣場、園林等城市公共藝術空間中,給散步休閑的人們提供休憩之地,讓人們休閑娛樂休息的同時能夠感受到青花裝飾藝術帶來的別樣精致,青花裝飾藝術在城市公共空間中使實用功能性和審美性得到了完美的統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青花裝飾藝術也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不斷傳承和發展,它是中國人的發明與創造,它是中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它以多樣的藝術形式介入到城市公共空間中,使得人們在鋼筋水泥的物質生活環境中得到了一種精神的享受。青花裝飾藝術融入城市公共空間,在一定程度上真實的反映了人們在社會實際生活中對精神生活的追求,青花瓷裝飾藝術在城市空間中的表現已經成為一門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呈現在我們的面前,這是社會發展的需求,是時代進步的方向,也是人們對城市公共空間人性化的追求。因為有了城市公共空間,人們的生活才更加和諧,因為有了青花裝飾人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在城市公共空間的建設上注入青花裝飾藝術的血液,促進城市公共空間的發展,從而營造城市空間與青花裝飾藝術更加和諧美好的生活空間。
參考文獻:
[1]劉莉.湯洪泉.青花瓷知識三十講[M].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2004.
[2]王躍.青花瓷[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7.
[3]陳昌蔚.中國陶瓷.臺北光復書局,1980
[4]白德懋.城市空間環境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2002.
[5]張玉山.世界當代公共環境藝術.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6.
[6]李硯祖.裝飾之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7]翁劍青.公共藝術的觀念與取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