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星宇+Maja+Przyjazna(波蘭)龍岳林+肖云



摘 要:現代多功能農業園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以芳香植物為主題的多功能農業園更具吸引力。以道縣蕓香園景觀設計為例,選取了當地特色蕓香類芳香植物為設計的主題,從功能分區、景觀構成、植物景觀設計等方面,探索如何設計芳香植物多功能農業園,最終總結了此設計的優點以及缺點,并提出了展望。
關鍵詞:蕓香類芳香植物;道縣;多功能農業園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功能農業園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全國各地先后建立了大量的農業園區,同時,以芳香為主題的多功能農業園受到了廣泛的歡迎,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了芳香主題的多功能農業園的營造中。
一、基地分析
道縣為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多低山丘陵,年均氣溫18.6度,年降水量1503毫米,年日照時數1599.6小時,無霜期309天,被專家譽為天然溫室,為植物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道縣土地寬廣肥沃,當地農產品眾多,其中柑橘是他們特色農產品之一;本設計地塊臨近G79國道和G65國道,交通方便,有利于本區域旅游業的發展。見圖(1-1)
二、整體設計構思
(一)設計目標
力求達到好看、好吃、好玩、好居、好游五大要求,讓游客充分地享受游玩的樂趣。
好看:風景秀麗,獨特。
好吃:有特色美食,從味覺上讓游客流連忘返。
好玩:有豐富的或者有特色的娛樂活動,各類人群都能在此找到所喜愛的事情。
好居:有舒適宜人的居住條件。
(二)設計原則
本設計致力于人與自然的平衡,讓人的活動與動植物個體和森林和諧相處,既要滿足人的活動的需求,也要保留原有的森林系統,同時還要展現優勢個體,最終讓整個生態系統和諧發展。見圖(2-1)
本設計以橘子的生產為主導,同時也要兼顧生物的多樣性、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美好景觀的展現,以及人們娛樂活動的和諧發展;設置廊道,聯通各個生活群體,使不同的群體能得到交流和共同發展。見圖(2-2)
在設計中應考慮到各種人群的需求,如:工人、參觀者、小孩、夫妻、家庭及當地居民等。
(三)使用人群分析
為滿足兒童群體的需求,設置芳香科普園,讓兒童接觸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尊敬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學習。
中國進入了老年社會,逐漸壯大的老人群體是我們所重點考慮的部分,適合老人的各種休憩設施、專業的芳香療養處、環境優美的“蕓香居”等適合老人群體在游玩勞累后的休息和臨時性居住。
青年人群需求比較廣泛,我們在園內設置豐富的活動場所,燒烤、SPA、攝影、餐飲、農家樂體驗、購物等,讓每一個青年人都能找到自己所鐘愛的事情。見圖(2-3)
(四)經濟分析
為了讓經濟效益最大化,力求讓每一寸土地都發揮出應有的經濟效益,在以柑橘為主題的前提下,從以下幾點體現:
1.特色餐廳:售賣特色柑橘相關的菜品和甜點,以特色的口味來吸引顧客
2.蕓香居:以橙花樹為主題的單棟別墅,可被長期或短期地租用
3.柑橘采摘:柑橘農產品的售賣以及衍生出柑橘副食品、紀念品售賣
4.花海觀光:花海中的精油提取售賣,精油SPA,是現階段很受大眾喜愛的產品
5.水稻田:可自己食用,可拿去售賣
6.甜薯:可售賣獲得利潤
(五)設計主線
蕓香園,以蕓香科的植物為主要植物來營造景點,輔以花海以及春冬季開花植物,彌補蕓香科單季開花的不足,并增設各類可供人群休憩游玩的景觀。
三、功能分區
與景觀構成
(一)功能分區
整個區域可分為森林保留區、蕓香植物區、接待中心、開闊草坪、芳香花海、農耕文化區。
森林保留區:位于場地的外圍,深綠色的部分,一方面阻擋外圍公路的污染和噪音;另一方面也是良好的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蕓香植物區:為場地中占地面積最大的橙紅色區域,種植蕓香科的植物,主要是柑橘、柚子、橙子之類的植物,以體現設計的主題。
接待中心:也可叫綜合服務區,位于場地中間,地勢較平坦的區域,能夠滿足房屋建造和人群聚集的需求。
開闊草坪:位于綜合服務區旁,地勢開闊平坦的翠綠色區域,滿足人群戶外聚集和游玩的需求。
芳香花海:位于場地東南角紫色的區域,由于地勢為一個小山坡,陽光充足,并且臨近水源,適于一兩年生草花類植物生長,成景優美。
農耕文化區:一個良好的農業生產系統中,除特色的農產品外,還需要有20%的自足型產業,滿足日常所需。
(二)景觀構成
1.景點分析
設計中主要的景點為:柑橘采摘園、綜合服務區、蕓香居、芳香草坪、芳香花海、芳香SAP房、Shop House、紅梅頂、兒童科普園、燒烤臺、棧橋觀水稻、紫云英攝影區。這些景點都能用這條主游路串聯上。見圖(3-2)
柑橘采摘園:占地面積最大,貫穿著整個園區的始終,柑橘分區域種植,能栽種各類柑橘,這樣可以延長整個園區的果實期,平衡游客量和柑橘產量。
綜合服務區:主要用來接待和餐飲,新中式的建筑風格,院落式的庭院結構,更加適合農業觀光園的氛圍。
蕓香居:特色山地別墅,以橙花香為獨特的嗅覺感受,別墅一邊可觀水景,打造一個風景宜人、健康、養生的良好居所。
芳香草坪:草坪片植芳香草本,無花期,是一處供集會游玩的良好去所;繁花盛開時可隨意用機器開出一條自己想要的香道,并在香道旁設立可供休息觀賞的坐凳。
芳香花海:分區種植草本花卉,營造一片花的海洋,花海的一邊有圓形的觀景平臺,是游客觀賞、拍照、休憩的好去處。
芳香SAP房:處于蕓香居與芳香花海之間,居住者與游客能便捷地到達房內,享受SPA。SPA以園內的花卉為原料,并提練以蕓香園為主題的特色。
Shop House:位于芳香SPA房之旁,鄰近芳香花海,售賣干花,芳香精油及與橘子有關的各類紀念品。
紅梅頂:為彌補冬季景觀的不足,特在園區最高處種植大片紅梅,吸引冬季來觀賞的游客,增加游客量。
兒童科普園:位于餐飲區旁,種植芳香庭院花卉,并做好科普的牌子,形象地用一些擺件或者雕塑展現植物開花、授粉、結果的過程;園區有兒童種植體驗區,可以種植自己喜愛的植物,編號領養,下次可再次來園查看自己種植的植物的生長情況;最后放置一些可供兒童休息交流的桌凳。
燒烤臺:位于百桔園的一角,根據地形,放置弧形的燒烤臺,并放置坐凳,為喜好野餐的人群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去處。
棧橋觀水稻:以棧橋,抬高的視角去觀賞水稻田的魅力,既方便了游覽,又不會破壞水稻田,營造了一種獨特的體驗方式。
紫云英攝影區:大片種植紫云英,營造一片紫海的浪漫景象。紫云英冬天播種,春天開花,是一種很好的肥沃土壤的草本花卉,土下種植甜薯,春夏長葉,秋季可收果。這樣紫云英與甜薯間植的方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并豐富了景觀。
2.植物種植
植物配置是以蕓香科植物為主,分類有:橙子、柚子、柑、奇特蕓香種類(百桔園內)、諸葛草(草本)、調料植物。 見圖(3-4)
四、項目優點和缺點
(一)項目優點
1.發展定位清晰,因地制宜
本項目定位在了當地特色的柑橘產業,也就是蕓香植物為主題,開展的一系列符合各種人群要求的活動:蕓香居、柑橘采摘園、蕓香特色小食、芳香SPA、兒童芳香科普等活動都是圍繞著蕓香這個主題展開的。
2.產業特色突出,功能多樣
本項目的特色產業為芳香產業,產品有:蕓香科的各類果實、芳香花卉、芳香精油等。它們的功能多樣,柑橘園可玩、百桔園可游、蕓香居可住、蕓香小食可吃、蕓香植物可賞,并且都可換取經濟效益。
3.空間布局明確,特色明顯
本項目有著明顯的功能分區:柑橘種植區、居住區、接待區、兒童科教區、農耕文化區等;空間布局上,在切合蕓香園的主題上,以柑橘種植區為主,其他為輔,主次分明,特色明顯。
(二)項目缺點
1.缺乏更加細致的經濟分析
本文以風景園林的角度去分析營造的以芳香植物為主題的農業休閑農業觀光園,而具體種植多大面積的橘林即能滿足游客的采摘需求,同時能在獲取最大經濟效益的同時又不會對農產品產生浪費的這個方面還未考慮。
2.對于客源以及客源的喜好乏具體的考究
本項目缺乏對周邊人群進行考察,來往人群缺乏分析,以致不方便對主流人群進行定位,以及設置適應于主流人群的活動設施。但是,通過大環境的推論,現階段老齡化人口嚴重,加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假期以家庭為單位的親子游會成為主題,所以我們在設計中,考慮到老人、青年、兒童三大主要人群,也是合理的。
3.芳香植物的運用形式,表現方式不夠
芳香植物的特色有許多展現方式:夜合園(觀曇花)、盲人園、保健園等,但是在本項目中為了切合蕓香為主題,由于蕓香植物種類,及場地的有限性,便沒有營造更具特色的芳香植物景觀。
五、展望
本文以永州道縣實際的案例來闡述了芳香植物農業園的營造方式,并分析了此案例的優缺點。芳香植物多功能農業園在市場上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發展的同時,需要我們對芳香植物的特征和習性充分地了解,發現和培育鄉土芳香植物。此外,對于芳香植物功能性的需求能夠更加地精準,能夠精確到某種植物的香味針對某一類特殊的人群需求。希望在不斷地以芳香植物主題休閑農業園的營造實踐過程中,探索出人們喜愛的活動類型,探索出在滿足游客需求上獲取更大經濟效益的方式。
參考文獻:
[1]李艷,龍岳林,齊玉婷,陳勇.屈原農場鳳凰山現代農業科技園百花園區景觀設計[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12.12.
[2]陳雷.芳香植物專類園植物配置及景觀營造的探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畢業論文,2013.
[3]鄧小鳳,李雅娜,陳勇,郗金標.芳香植物資源現狀及其開發利用[J],世界林業研究,2014.12.
[4]郉進.長沙市醫院綠地芳香植物造景的初步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位論文,2011.
作者單位:
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