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文化類節目火爆熒屏。《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檔檔節目都獲得好口碑。文化生態多種多樣,觀眾需要哈哈爆笑來解壓,更需要悠久的文化來滋養。而有營養的節目,顯然更受追捧。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醞釀籌備接近1年的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最近在CCTV—1和CCTV—3黃金檔聯合播出。節目每期有一個主題詞,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首期節目以“遇見”為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家許淵沖等嘉賓。
如今,新一檔文化類節目《朗讀者》首播滿堂紅,這也是主持人董卿首次擔任節目制作人的節目。董卿認為文化類的節目很難做,需要更精心的設計,他們希望把《朗讀者》打造成一檔“高而不冷”的優秀文化節目。“高”是來自文學品質,而“不冷”靠的則是情懷,用真摯的情感讓文化更加平易近人。
【智庫評論】
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與此同時,《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文化類節目相繼火爆。并無內在關聯的兩個事件發生在同一段時間,說明了我國高層及文化精英內在的文化自覺,與當下人民群眾的現實文化需求走在了一起。此事應有啟發,我們應相信群眾的眼睛,有價值的文化是會受到歡迎和認可的;我們更應該相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傳統文化精神深深植入到人民群眾的靈魂之中,它只需要在恰當的時機以恰當的方式予以激活和喚醒。時機正在當下,方式恰需“高而不冷”,這樣的節目不火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