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閔
【摘要】高職學生的素質教育隨著教育制度的完善和社會的進步逐漸受到重視,高職教育不應該只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崗位職能的培養,而應該讓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全面的發展。本文就高職學生應具備的素質展開論述,剖析我國高職學生素質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學生 素質教育 剖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67-02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高等教育的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要加強對大學生政治思想的教育,提高他們的社會道德規范,所以我們在高職教育過程中,也應該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使學生更好融入社會,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1.高職學生素質教育的內涵
高職學生素質教育應符合高職學院培養學生的目標,是為社會產業發展儲備人才,所以高素質的高職學生除了應該具備必要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外,還應該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健康的身心素質和創新精神等。
1.1政治素養
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才能是社會主義優秀的接班人,高職學生在進入社會后也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所以,在校期間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抓好政治素質教育,始終貫徹政治素質教育的要求。
1.2身心素質
身心素質包括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兩個方面,高職學生將來大多數會面臨著錯綜復雜的工作環境,過硬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他們順利完成工作和應對周圍復雜環境的基本條件,是他們自我成長與成才的保障。
1.3創新精神
高職教育下的學生實踐性較強,但是創新意識并不太高,我們在高職教育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他們在進入社會后能夠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2.高職學生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2.1政治教育缺乏思想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在思想上對黨的發展有深入的了解,能夠準確把握我國的領導思想。但是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只注重形式上的教育而忽視了對政治思想的系統解讀,在課堂上只有敘述性的文字,少了理論的探索。此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被積極引導更深層次的思考,缺乏對待歷史事件或政治理論的獨立思考能力。
2.2身心素質教育不到位
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逐漸受到重視,因為在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日漸突出,抗挫折能力弱,所以我們要積極主動的關注他們,其中也包括高職學生。就現在的情況看,高職院校的學生因為缺乏平時的身體鍛煉而身體的耐力和靈活性都有下降,對其將來從事實踐性的工作不力;另外也有不少同學的心理素質不達標,不能夠自我調節,而且意志力薄弱。
2.3缺乏對創新精神的培養
目前高職院校在教育中更注重學生對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而忽視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等創新能力的提升。
3.高職學生素質教育今后的發展建議
3.1提高政治教育專業教師水平,開展多樣化思想政治教育
要把思想性融入到政治教育中,首先要提高專業教師的水平。優秀的專業教師不僅能夠提升學校的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而且還能夠積極引導學生,專業的教師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其次,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政治課程,開展各種教育活動,教會他們在面對問題時,要堅定自己的立場。
3.2重視學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首先,高職院校可以根據高職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學生的情趣愛好及自身特點,為學生制定符合身體發展或者能夠強身健體的體育課程,提倡同學們多多參與體育鍛煉。此外,高職院校還應該增加相應的體育設施和運動場所。其次,高職院校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問題預警機制,對不良心理狀況的學生及時進行輔導和救治,成立心理咨詢室,為有困惑的學生排憂解難,疏導心理。此外,大力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創建豐富的文化活動,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態度和樂觀的精神。
3.3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高職教育要想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必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要建立在平時課堂教育的基礎之上,教師要啟發學生,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問題,鼓勵學生有不一樣的想法,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要形成討論式或者參與式的教學課堂模式,為學生創造便利條件。在實踐中,鼓勵學生多動手勤動腦,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允許學生在實踐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新的方法。
參考文獻:
[1]胡麗琴,陳少華.新形勢下提升高職學生素質教育實效性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5,03:182-183.
[2]石望東.高職學生素質教育有效途徑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4,02: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