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秀芬
【摘要】我國對新課程理念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國教育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完美無缺,相反還存在著長期留下的棘手問題。今天,本文將針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的實效性影響因素、方法方面等進行分析,以期能夠為相關教育人員提供參考、共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79-01
小學語文教學在我國教育界的地位是無可比擬的,其處于最基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就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學習好一切學科的重要學習工具。小學語文學習識字、認字,每一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語文。因此,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對于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尤為重要。實效性,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小學閱讀方面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之中,通過日常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提高閱讀能力和學習技巧,這在小學語文閱讀學習階段十分重要。
1.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性
新課程理念提出:語文課程的基本特性是實現(xiàn)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二者相一致,實現(xiàn)學生在學科課程學習中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者的有效統(tǒng)一;同時也提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而不是主導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要實現(xiàn)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學習方法;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參與到有趣的學習活動中,實現(xiàn)思維的創(chuàng)新[1]。鑒于新課程理念的促進,重視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學習教學目標規(guī)定的知識,還要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新課程理念給我國的小學語文學習帶來了新面貌,同時促進了良好校園風氣的養(yǎng)成。盡管新課程改革大大的改觀了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方式,但是對于優(yōu)秀的教學成果的完成還遠遠不夠,仍需要同行的不懈努力。
2.影響實效性的因素
如何提高語文閱讀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是影響閱讀能力提高的實效性也有一些。下面本文將簡單的從兩個方面舉例說明。
2.1無法在情感上引起學生共鳴
語文教學和其他學科教學不同的一點是:語文教學不僅要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還要在課程教學中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感,運用所學課文,使學生能夠深刻的感受課文要傳播的情感。比如說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遼闊的山河,能夠對祖國產(chǎn)生敬仰愛戴之情,在情感上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語文教學中,如果任課教師無法在課堂當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無法引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那么這節(jié)課可以說是失敗的。因為整節(jié)課下來,全是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枯燥無味,學生無法得到學習技巧方面的提高,教學成果毋庸置疑也是差強人意[2]。教師在備課、上課、總結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投入自己深入的感情,那么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反之亦然。
2.2教學設計不符合學生實際水平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沒有根據(jù)學生在每個年齡段的個體差異性出發(fā),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無法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所設計的教學方案,總是不符合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這樣顯然不利于學生閱讀實效性的提高。
3.提高閱讀實效性的措施
3.1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主陣地,語文屬于語言內(nèi)教學課程。其固然離不開交際。在學習語言類的學科時,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特別的注重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要在日常交流課堂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在課外活動中,引導學生要開闊自己的視野;要培養(yǎng)適合個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3.2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小學生處于智力、思維等各方面發(fā)展的初期。比如注意力不能夠完全集中,無法長時間的安靜下來。這一特征對于教師教學來說是一項嚴峻的挑戰(zhàn)。因此,教師應該在完成教學的同時能夠開展一些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活動[3]。與此同時教師在安排課堂活動中,希望能夠從學生現(xiàn)有的實際認知水平出發(fā),切莫安排的活動高于或者低于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這樣便于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實效性。
4.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學生今后學習的基石。這不僅影響著學生今后其他學科學習的好壞,同時也關系是否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影響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每一位小學語文老師,都應該從自身出發(fā),能夠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個人的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能力。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能夠形成個人獨特的教學風格,完善個人教學成果,為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的實效性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吳小蓉.情感語文——對比中尋真諦[J].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2015,(3):153-161.
[2]徐國佳.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課外語文,2014(60):141-141.
[3]姚秀英,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的策略探討分析[J].讀與寫,2013,10(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