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英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在課堂中的重要性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所以如何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就成為了當代小學數學教師共同面臨的課題,本文從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數字故事教學法的意義出發,運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著重論述了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數字故事教學法,供廣大教師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數字故事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131-02
數學作為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范圍最為廣泛的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生正處于學習數學的初始階段,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通過數字故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這樣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數字故事教學法的意義
(一)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小學數學最主要的內容就是基礎的數學概念,而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對于枯燥的概念性知識很難產生興趣,這對于教師進行數學教學是非常不利的,而在課堂上運用數字故事教學法可以讓學生通過對視頻、動畫等影像資料的觀看了解所學習的概念,這樣做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1]。
(二)提高課堂質量和效率
傳統課堂上,教師對于知識的教學多數是通過書本等相對枯燥的方法,這對于激發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而將數字故事教學法引入數學課堂可以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讓學生通過趣味十足的故事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準確的了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抵觸心理。
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數字故事教學法的策略
(一)創設情境
通過調查得知,與實際生活重合度越高的教學內容,學生的接受程度也就越高,由于小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學習能力較差,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貼近生活的內容,通過創設情景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等設施在小學的課堂上逐漸普及,數字故事教學法的產生和發展正是依托于此,所以,教師可以使用數字故事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對知識進行學習和思考,例如在對周長的計算方法進行講解時,教師就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在課堂上進行帶入,將教學課件與數字故事教學法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了解周長的含義以及如何計算周長,這樣做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印象,使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運用[2]。
(二)講述知識
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許多概念性知識,例如,加減法的運算、小數的閱讀方法等等,由于這些知識是學生對更加復雜的數學問題進行運算的基礎,所以教師必須通過不斷的重復教學加深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理解,避免學生對知識形成錯誤的運用。想要避免學生對知識掌握錯誤的情況發生,教師可以通過數字故事的方式將常見知識點進行教學,并且可以在課堂間隙進行循環的播放,運用不同的教學素材和故事形式對相同的知識點進行全方位的展示,這樣可以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等方面不斷加深對與所學知識的印象,同時又可以通過故事的內容使學生對數學的歷史、數學家的生平等方面進行了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三)知識總結
教師不但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對數字故事的合理應用進行高質量的教學,也可以通過它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加以鞏固,達到使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目的。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通常情況下會使用課堂提問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或是通過在黑板上對知識點進行羅列的方法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復習,以上兩種方法稍顯枯燥,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這就決定了他們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產生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及時轉變教學方法,通過對數字故事的應用,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從而使學生主動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復習。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或其他方式將所學的重點內容,例如概念的定義、數學的規律等等進行全新的展示,這樣做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3]。
綜上所述,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教師需要及時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將多媒體等設備運用到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數字故事教學法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主動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婉如.數字故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5.
[2]黨榮業.數字故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 考試周刊,2016,67:69.
[3]劉凈.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