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軍+張明+陶培玲+蘇紅霞
[摘 要] 近兩年庫爾勒墾區青楊樹上楊圓蚧發生愈來愈重,及危害林木,又危害庫爾勒香梨,給該墾區的廣大果農造成嚴重影響。本文通過對楊圓蚧的跟蹤調查和實驗,總結出防治楊圓蚧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 楊圓蚧 庫爾勒香梨 防治
[中圖分類號] S6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2-0070-01
1 引言
楊圓蚧是一種存在于青楊樹上的害蟲,以楊樹汁液為食,危害嚴重時,青楊樹主干和枝條上布滿介殼,樹葉發黃變小,提前落葉,樹體迅速衰弱死亡。從2014年開始,楊圓蚧在新疆庫爾勒墾區大面積發生,其若蟲隨風飄落在楊樹邊的香梨上,致使香梨果面、枝條和葉片上布滿紅點,用顯微鏡可見紅點中間有一只楊圓蚧若蟲。楊圓蚧產生的紅點與梨圓蚧危害狀極為相似,導致香梨果品商品性下降,銷售價格從特級降為二級,使當地果農減少三分之一以上收入,嚴重影響了果農生產積極性。
2 楊圓蚧形態及生活習性
楊圓蚧一年發生一代,以二齡若蟲越冬[1]。成蟲殼灰色,呈圓形或橢圓形,長2.0mm左右,殼上肉眼可見一黃色端點。
楊圓蚧若蟲肉眼不可見,用200倍顯微鏡可以看到。在新疆庫爾勒墾區,每年5月中旬,楊圓蚧若蟲開始孵化出殼,一直到8月底9月初都可見若蟲在楊樹上爬行。顯微鏡下,楊圓蚧若蟲呈長橢圓形,淺黃色,半透明,形似縮小版的黃蚜蟲,爬行較快。
楊圓蚧雄成蟲清明節前出蟄,肉眼可見,有黑色翅一對,在楊樹樹干上爬行很快,形似縮小版有翅蚜蟲,用200倍顯微鏡觀察,可見一條比身體還長的交尾器。雄成蟲在楊樹上活動10天左右即消失。
3 楊圓蚧防治方法
2014年至2016年,通過不斷跟蹤調查,實驗,與果農和技術人員一起探討研究,最終發現防治楊圓蚧行之有效的方法。
3.1 防治楊圓蚧效果不顯著的幾種方法
3.1.1 給楊樹鉆孔,用針管注入藥液,藥量太少,效果不明顯。
3.1.2 在樹底下埋入呋喃丹,一株樹300克,緊接著灌水,效果仍不顯著。
3.1.3 把楊樹周邊樹皮斷續砍開,在樹皮內塞入呋喃丹,效果不明顯。
3.1.4 用速撲殺、殺撲磷、辛硫磷、敵敵畏等農藥噴霧防治,可以殺死若蟲。但是楊圓蚧從5月到9月都陸續有若蟲孵出,持續時間長,肉眼又不可見,高峰期較難掌握,并且楊樹高大,一般的噴藥機械噴霧達不到高度,給防治帶來難度。
3.1.5 飛機化防,費用高昂,又因為飛機飛的高,速度快,樹體上能噴到的藥液少,且楊圓蚧若蟲不斷孵化出來長達4個月之久,噴藥一次遠遠不能達到防治楊圓蚧的效果。
3.2 石硫合劑防治楊圓蚧
3月中旬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防治楊圓蚧成蟲效果較好,可明顯見到楊樹上蚧殼減少。缺點就是,楊樹林帶密度大,容易有漏噴的,且當楊樹高10米以上時,噴藥高度達不到,即使楊樹主干低部楊圓蚧明顯減少,中上部楊圓蚧仍然在繁殖活動,不能避免香梨果面上出現若蟲危害的紅點。
3.3 鉆孔滴藥防治楊圓蚧
在楊樹干上鉆孔,向孔里滴農藥。具體做法:用與滴頭匹配的鉆頭在楊樹樹干距地面30-50cm處鉆孔,用果樹滴肥的營養袋內裝農藥,把滴管插入鉆孔內,向楊樹輸藥液,此法殺蟲效果顯著。所用藥液:一瓶350克40%含量的氧化樂果,一次滴入一棵胸徑30cm的楊樹內,若樹干較粗大,則需滴入兩次,時間是6月。用藥后,可明顯看到楊樹枝干上介殼脫落,樹皮變光滑。樹干頂端若還有少量介殼,當年或第二年再次輸藥一瓶,防治率即可達到95%以上。危害就是,由于用藥較重,會造成楊樹落葉,但是很快楊樹又會發出新葉,不會死亡。
3.4 綜合防治
3.4.1 對于防風林和公路林要加強管理,每年灌足水,增強樹體抵抗能力。及時進行病蟲防治,對楊圓蚧蟲害治早治小。
3.4.2 對于植樹造林所用苗木加強檢疫,防止楊圓蚧通過苗木傳播。
3.4.3 瓢蟲是楊圓蚧天敵,保護天敵,維護生態平衡。
參考文獻
[1]王丹桂 王洪欣.楊圓蚧生物學特性及防治方法.綠色科技.2014,(7):61.